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yīng xióng( ) xiōng huái( ) zhèn xīng( ) háo jié( ) yí huò( ) xùn chì( ) qīng xī( ) fēi fán( ) 二、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岭(qín) 出征(zhēng) 归还(hái) 竹笋(sǔn) ....B.崛起(jué) 模范(fàn) 严肃(shù) 出塞(sài) ....C.淮南(huái) 宁可(níng) 要挟(yāo) 储蓄(xù) ....D.土炕(kàng) 压迫(pò) 纠缠(chán) 出租(zū)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教胡马度阴山 教:令,使 B.欲饮琵琶马上催 催:催促 ..C.至今思项羽 思:思考 D.醉卧沙场君莫笑 沙场:战场 ...3.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 )。 A.抱负 坚强 赞叹 B.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C.卑鄙 蛮横 奸诈 D.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4.下列词语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占领上海 B.藏身租界 C.虚度生命 D.签订合作 5.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同学之间怎能不互相关心呢? B.同学之间不应该互相关心。 C.同学之间难道不应该互相关心吗? D.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 三、选词填空。(3分)
赞美 赞叹 赞扬
1.艺术节上,小徐高歌一曲( )祖国的大好河山。
1 / 7
2.游客们看到“冰雪大世界”里美轮美奂的冰灯都( )不已。 3.小元多次拾金不昧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8分)
①深居( )( ) ②( )( )高远 ③( )( )报国 ④斩( )截( ) ⑤琳琅( )( ) ⑥( )( )不阿 1.以上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品质的词语有 。 2.连长 地对战士们下了最后一道冲锋命令。 五、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作用。(4分)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内容;②表示特定的称谓;③表示着重强调的内容;④表示讽刺或否定。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2.那个有“素质”的人正在随地吐痰。( )
3.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
4.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六、句子练习。(6分)
1.今天我非去上学不可。(改为肯定句)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成转述句) 3.在讨论会上,萌萌首先第一个发言。(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9分)
1.“ , 。”这两句诗是对项羽一生的概括,也表达了女词人 “活着就要奋发有为,死也要死得英勇壮烈”的人生态度。
2.“醉卧沙场君莫笑, ”和“秦时明月汉时关, ”都描写了战争的残酷。
3.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中有两句“ , ”堪与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境相媲美。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
2 / 7
处说理,感悟到伯父所说的“ ”的现状,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 。 八、口语交际。(3分)
假如你是四(2)班的中队长,想邀请一位抗日老战士明天来班级为同学们做报告,你邀请时将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九、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8分)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惩处”一词正确的读音应该是( )。(1分) A.chéng chǔ B.chéng chù C.chěng chǔ D.chěng chù 2.选择一个句子填入第二自然段的括号中,并说明理由。(2分)
A.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B.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选择的理由是 。 3.加点的“这个问题”指什么?用“ ”画出来。文中把“这个问题”比作 ,原因是 。(3分)
3 / 7
4.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2分)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茅以昇的故事
①茅以昇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科学研究、教育和工程建设。 ②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读书人的家庭里,从小学习刻苦勤奋,天资聪慧。一年暑假,爷爷亲自教他学习古文,让他先把文章从头到尾抄录一遍,一面抄写一面讲解,抄完之后再练习背诵讲解。这样,一个暑假小以昇就背诵了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古文。
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南京秦淮河上要赛龙船,因为看龙船的人太多,把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挤塌了。不少人掉进了河里,有的人不幸被淹死。小以昇惊呆了,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长大以后要为人民造桥,造非常结实的大桥。从此以后,茅以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他只要见到桥,总是注意观察桥面桥桩,久久不肯离去。
④1916年,茅以昇20岁。他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漆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⑤但是,茅以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昇回答:“虽然科学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⑥1920年,茅以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茅以昇还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对我国古桥建筑从技术上做了总结。他还为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建设提供了大量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4 / 7
1.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
时间 小时候 事件 茅以昇小时候不但聪明,而且学习刻苦勤奋 ① 1916年 1920年 ② 茅以昇回国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③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完整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文记叙了茅以昇勤奋好学的故事
B.短文记叙了茅以昇为祖国造桥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故事
C.短文记叙了茅以昇从小勤奋好学,立志为人民造桥,留学美国,拒绝聘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桥梁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故事
D.短文记叙了茅以昇“富贵不能淫”拒绝美国优厚待遇,热爱祖国的故事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 描写,表明茅以昇为了 ,宁可 ,从中可以看出茅以异是一个 的人。(4分)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茅以昇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十一、习作表达。(30分)
生活中总有我们想要写信给他的人。那个人或许是和你朝夕相处的伙伴,或许是曾带给你感动的人,或许是你敬佩的一个人。请你写一封信给他(她),倾诉一下你的喜悦、烦恼或困惑。注意书信格式,写出真情实感。
5 / 7
参考答案:
一、英雄 胸怀 振兴 豪杰 疑惑 训斥 清晰 非凡 二、1.D 2.C 3.C 4.D 5.B 三、1.赞美 2.赞叹 3.赞扬
四、①简出 ②志存 ③精忠 ④钉 铁 ⑤满目 ⑥刚正 1.②③⑥ 2.④
五、1.③ 2.④ 3.② 4.① 六、1.今天我一定要去上学。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 3.示例:在讨论会上,萌萌首先第一个发言。 七、1.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2.古来征战几人回 万里长征人未还 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4.中华不振 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八、示例:爷爷您好,我是四(2)班的中队长。我代表全班同学邀请您明天参加我们班开展的抗日英雄事迹报告会,希望您给我们讲一讲您的抗日经历,请问您有时间吗? 九、1.A
2.B 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能表达当时围观的中国人愤怒的情绪 3.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一团烈火 突出周恩来把祖国的安危、民族的希望放在心上,不找到解决办法,内心难以平静 4.示例:我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成为有用之才,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十、1.①茅以昇看到文德桥塌落,立志为人民造桥。 ②茅以昇留学美国,拒绝了美国人的聘请,坚决回国做贡献。 ③茅以昇为祖国的桥梁事业做贡献,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2.C
3.语言 祖国的强盛 放弃美国更好的条件 忠于祖国、热爱祖国
4.示例:茅以昇学习勤奋努力,从小志向远大。他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勇挑重担,兢兢业业,为祖国做贡献。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6 / 7
十一、略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