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美好的情境,并有感情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生物科普知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动物的情感。
知识目标: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恰如其分地表现小动物们在雪花的呼唤下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的意境。
2、唱好歌曲中有#2和弱拍起唱的乐句。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视听相结合、启发引导式、合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在自学中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如:音不准时借助竖笛练习或者请音准好的同学教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铃儿想叮当》
2、出示课件—雪景图片,讲解各个城市因气候原因不同的冬天。 冬天里有哪些活动啊?这时候却有许多小动物们在做着甜美的梦 二、新课
(一)听
1、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思考: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内容?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一句话。
3、想知道这首歌到底讲述些什么?老师用歌声来告诉你,不过你要仔细的听,歌声中我唱的两个梦到底是哪两个梦?
冬天的梦 甜蜜的梦
4、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两个梦
5、那这些美丽的梦都是谁做的呢?让我们看歌谱,在音乐中寻找答案吧。 (二)唱 1、录音范唱
2、听唱几遍后验收成果,逐句逐句纠正错误 3 完整的唱一唱。 4、带着问题聆听全曲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雪花都告诉哪些小动物了? 用歌声该如何表现?
这两个乐句感觉像吗?他么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用怎样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 第一句神秘的 第二句亲切的呼唤 第三句温柔的 第四句期待的 5、轮唱学习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飘到东,飘到西,一遍又一遍的告诉小动物们该冬眠了,我们能结合刚才开头的那个小游戏,变化第三乐句的演唱形式?
1)、师生配合进行轮唱,让学生去发现。 2)、师生对换进行轮唱练习。
3)、学生分组进行轮唱的演唱。 4)、师总结这个演唱形式——轮唱。 6、完整地演唱歌曲。
7、和录音带配合(第一次:生听生加小动物回答声 第二次:生唱老师加小动物回答声) 8、跟琴唱:生唱生自己加小动物回答声。 (三)编
1、小动物们在冬天一直睡觉这种现象叫什么——冬眠。那你们思考一下,除了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以外,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让我们也用歌声来告诉他们冬天来啦。把他们代入到歌词中唱一唱。
2、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大家都有环保意识,才能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健康美丽。
(四)拓展
老师再请大家欣赏还是与冬天有关的歌曲。——踏雪寻梅 思考:演唱的形式——合唱
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是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关于这个骑驴赏梅还有个典故呢,古人为什么喜欢骑驴赏梅?预知答案,请上网查找,下次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答案。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范文2 《堆雪人》教案案例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表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观精神。
能力目标:学会用气息支持的方法,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二声部的合唱,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目标:掌握三拍子的节拍韵律 教学重难点
1.学唱平行三度为主的二部合唱。 2.学生对新歌能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能主动参与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聆听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 2.师生问好。 二、导入铺垫
在刚才《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声中老师突然联想到了一个特殊的节日。是什么?——圣诞节。在这里祝同学们圣诞节快乐。怎么样的圣诞节气氛更加浓厚?(下雪)
揭题:那么在这个圣诞节来临之际,我们也来学一首圣诞歌曲《堆雪人》。
三、新课教学
1、聆听范唱,感受情绪。 2、范唱第一段歌词。
问:哪句话开始旋律起伏有明显的变化呢? 3、师范唱第一部分歌谱。
问:找出相同节奏、结构的乐句。 4、师生合唱全曲歌谱。
5、学生唱全曲歌谱。(一半竖笛伴奏 交替)
6、听范唱学歌词。填歌词 注意咬字 时刻提醒学生的唱歌方法 嘴形 7、跟伴奏练习。
8、(二声部合唱练习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而定) 四、歌曲处理
1、师:我们怎样把歌声唱好听呀?讨论:注意唱好衬词\"啦\". 你还可以在什么地方加上衬词?学生讨论。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表演。舞、伴奏、多种唱、加衬词。 五、聆听《乘雪橇》
看,在这个浓浓的节日里,圣诞老人驾着马车乘着雪橇也来了,今天我们除了学习《堆雪人》外,还要看欣赏一首《乘雪橇》。
1、初听全曲
设问:歌曲情绪如何变化?出现最多的旋律是什么?
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 2、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第一主题,仿佛是圣诞老人乘着雪橇向我们招手;
第二主题,仿佛是圣诞老人和人们一起欢度圣诞,描绘了马蹄嗒嗒声、扬鞭催马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心中愉悦的情感;
第三主题,用小号吹奏,力度增强,使乐曲富有爵士音乐的特征,奇峰更为热烈;
第四主题,最后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雪橇载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向远方奔驰而去。
3、分段再次聆听一遍。 4、歌曲的风格? 来自美国的爵士风格音乐 六、拓展延伸
介绍爵士风格音乐:爵士乐(Jazz),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音乐形式。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名叫爵士乐的音乐,具有显著美国特色的音乐从默默无闻、起源于民间的音乐发展成为美国本土产生的最有份量的艺术种类。
爵士乐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聆听几个片断 七、总结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范文3 《七色光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以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机勃勃的情绪。
能力目标:初步感受二声部,并唱一唱。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上波音记号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初步感受二声部。 难点:
1.以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 教学方法
听唱法、对比法、启发引导式、合作表演式……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互动话题:彩虹,人人都见过。谁来说说彩虹?它有什么特点?(像桥,有七种颜色??)
听了你们有声有色的描述,我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又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是的,雨后的七色彩虹,是那样的美丽、生动,令人赞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色光之歌》
(板书:七色光之歌) 二、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 (1)情感体验
A、听完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B、歌曲的情绪怎样? (2)师范唱歌曲(出示歌谱) (3)分段
如果让你给歌曲分段,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归纳:齐唱、合唱)
(在歌曲学唱中启发歌曲情绪,使歌曲与情感教学自然结合) (4)A段学习 A、出示幻灯片
你发现了什么?(切分节奏、相似乐句)
B、听a段录音,轻声跟唱。(休止符:遇它点点头) C、情绪处理并跟琴唱
(1)一、二乐句(活泼)(2)三乐句(连贯)
D、跟琴完整唱 (5)B段学习 A、出示第二段旋律 你又发现了什么? 归纳(1)相似乐句
(2)上波音:师范唱对比——跟琴唱
秋天的太阳柔细飘洒,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有收获,学会《七色光之歌》现在就让我们各显神通,去收获秋天的果实吧:(出示幻灯片\"各显神通\")
分组演唱、器乐组、舞蹈组 分组讨论(伴奏)
表现(师伴)(老师也加入你们的队伍为你们伴奏)
(通过学生多形式的表演,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表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
拓展 许愿
冬天的太阳温暖明媚,它能让人抵御严寒,甚至面对雨血冰灾、地震海啸、人们都能敞开阳光般的爱心,给灾区人民送去温暖,送去阳光,下面也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在太阳卡上写上自己美好的愿望吧。(将太阳卡片发至每组学生手中,让学生写下愿望)
五、课堂小结
心里装着阳光,我们的天空就会晴朗,阳光能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幸福健康快乐的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