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综合课教学模式探索
石羔中学音乐教研课题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音乐课的素质教学模式方法多样,无一定衷,关键是要明确素质教育的特征(1、要面向全体学生;2、要发展学生整体素质;3、建立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4、学习过程力求主动活泼;5、教学方法要启发内化转化;6、教学环境力求和谐愉悦共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几年来,紧紧围绕中学阶段宽基础,全员化的实验课题,进行了教学模式探索。“拍一拍,说一说,看一看,唱一唱,演一演”,五环节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音乐素质明显提高。
一、 拍一拍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便不成为音乐,因此,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十分重要的。而综合课中的“拍一拍”,一定要为歌唱内容作还好铺垫。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得出:一是把歌曲中节奏难唱的选出来“拍”。例如:在《大鹿》中,最后一句出现了由一个八分音符组成的较复杂的节奏( ),而且要求学生在前半拍后急速抢气( ),因此,难度很大。于是在教唱《大鹿》前我就先选出这些典型的节奏型让学生练拍,(2/4)
1
。从而为教唱《大鹿》时作好了充分的铺垫。二是与念歌词结合来“拍”。例如:在《大鹿》教学中,我这样“拍说”结合训练。 2/4 大鹿 站在 | 房子 里,| 透过 窗子 | 往外 瞧 |…… ▄ ▽ | ▄▽ ▽ | ▄ ▽ | ▄▽ ▽| (▄ 跺脚,▽ 拍手)
生通过这样“拍说”结合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感,并为“唱一唱”做好了铺垫,还将歌曲的情感表达与歌唱技巧训练贯穿起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歌曲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唱的表现。
二、 说一说
在歌唱教学中,积极创造语言表达氛围,给学生说的机会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的好办法。教学中需要说的形式和内容很多,我在教学《大鹿》中采用以下“说”的形式。
1、歌词
说歌词的目的是对歌曲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进一步唤起学生表达歌曲的情感。例如,“我在教学《大鹿》时,让学生首先说说歌词写的是什么内容?有几段?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中出现了哪些新的乐理知识?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说歌词,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歌词,而且通过学生之口实现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思想教育的渗透。
2、说故事
意境是艺术创造的灵魂,创造欲望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必然结果。根据歌词内容自编故事,然后说给老师和同学听,不仅能加深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而且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反过来又帮助学生更加理解了歌词的内
2
涵。“说”为了下一步教学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3、说感受
感受是学生对教学全过程的一个回味和小结,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感受了解教和学的情况。在说《大鹿》一课的感受和体会时,学生可能会这样说:“这首歌非常好听,非常活泼,还有幽默感。”“歌曲把我带进了活动中”等等。通过学生说感受,不但加深了对教材和音乐知识的理解,而且促使学生产生了更新、更高的追求欲望——投身到音乐表演中去。
三、 看一看
在音乐教学的诸多功能中,它的美育功能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功能。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学生做审美主体,怎样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教师就要按照音乐教育的自身规律,发挥音乐艺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特殊功能。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手段,来培养青少年的综合审美素质。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特意地加了“看”这个环节。“看”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对歌词意境的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演”作好了准备。例如:我在教唱《大鹿》时,潜心挖掘教材中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内涵,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投影出巨幅森林画面和故事情节画面。学生通过“看”提高了感受歌曲的意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音”、“像”、“说”完美结合的教学氛围中去,展开了丰富的想像与联想。而后,又让他们把通过视觉和听觉捕捉到的歌曲的艺术形象,融入进歌的表演中去,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
四、 唱一唱
3
唱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唱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通过唱可以培养学生优良品质,陶冶情操,学会音乐知识和技能。“唱一唱”的教学任务有三:一是学习带感情的演唱;二是学会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三是准确的把握节奏和音高、音准。教学时我首先在感受、理解教材上下功夫,怀着真挚、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唱歌,在充满情感交流的双边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产生情感共鸣。其次,我采用师生接口唱、学生分角色演唱等方法帮助全体学生学会唱歌、唱好歌,共同完成“唱一唱”的教学任务。
五、 演一演
表演是中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种音乐活动形式,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较为注重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尝试自己创编表演成功的乐趣。如在《大鹿》教学中,在学生“看投影”的基础上,我把全体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按分配的饰演角色让他们讨论、自编表演动作。老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演、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这一表演活动中来。而后选派学生代表上前表演,又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创编兴趣,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创编能力。
“音乐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尤其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更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放在首位。中学音乐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普及教育。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艺术素质。“拍一拍,说一说,看一看,唱一唱,演一演”,拍是铺垫,看是过渡,唱是基础,说是关键,演是提高,五者息息相关,紧密联系,都有各不同的功能,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活运用,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