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江苏5月各地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选修3-3、3-5

来源:欧得旅游网


2012江苏5月各地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选修3-3

(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A.(选修模块3-3)(12分)

1、⑴(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昆虫水黾可以站在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 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运动不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花粉自发的运动

C.物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内能可以为零 D.天然水晶是晶体,但水晶熔化后再凝固就是非晶体

⑵(4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B→C、C→A三个变化过程,设气体在状态A、B时的温度分别为TA和TB,已知TA=300 K,则TB = ▲ K;气体从C→A的过程中做功为100J,同时吸热250J,则此过程中气体内能是增加了 ▲ J.

⑶(4分)氢能是环保能源,常温水中用氧化钛晶体和铂黑

作电极,在太阳光照射下分解水可以从两电极上分别获得氢气和氧气。已知1mol的水分解可得到1mol氢气,1mol氢气完全燃烧可以放出2.858 ×105J的能量,阿伏伽德罗常数NA = 6.02×1023mol-1,水的摩尔质量为1.8×10-2 kg /mol 求:

① 1g水分解后得到氢气分子总数;

② 1g水分解后得到的氢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江苏省苏、锡、常、镇2012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二)

A.(选修模块3-3) (12分) 2、(1)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示斥力,F<0表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d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由c到d做减速运动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1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分子势能一直减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通过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经三

个过程变化到状态B.气体在状态B时的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状态A时的分子平均动能;气体在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 (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利用油膜法可粗略测定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若已知n滴油的总体积为V,一滴油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这种油的摩尔质量为,密度为.求:①一个油分子的直径d;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N.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苏中三市2012届高三5月第二次调研测试)12A.(选修模块3-3)(12分)

3、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被公认是洁净的能源.(1)一定质量的页岩气(可看作理想气体)状态发生了一次循环变化,其压强 p随热力学温度

p2 p1 p b c a T 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O、a、b在同一直线上,bc与横轴平行.则 ▲ .

A.a到b过程,气体的体积减小 B.a到b过程,气体的体积增大 C.b到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D.b到c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O T1 T2 第12 A (1)图

(2)将页岩气经压缩、冷却,在-160℃下液化成液化天然气(简称LNG).在液化天然气的表面层,其分子间的引力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斥力.在LNG罐内顶部存在一些页岩气,页岩气中甲烷分子的平均动能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化天然气中甲烷分子的平均动能. (3)某状况下页岩气体积约为同质量液化天然气体积的600倍,已知液化天然气的密度4.5102kg/m3,甲烷的摩尔质量M1.6102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试估算该状态下6 .0m3的页岩气中甲烷分子数.

2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淮、连、宿)2012届高三5月第三次质量检测)12A.(选修模块3-3)(12分)

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伽利略空气温度计是根据水的热膨胀原理来设计的,不受外界气压影响 B、分之间作用力总体表现,与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力的变化情形相同 C、水不浸润于玻璃,水银浸润于玻璃 D、任何永动机都不可能制成

(2)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图上画出了三条等长线AB、AC、AD,在这三条线上物质微粒的数目均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可以得出结论:晶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填“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

(3)夏季车辆长途行驶时,车胎内气体温度最高可达77℃。某型号轮胎说明书上标注的最大胎压为3.5×105Pa。若给该轮胎充气时,胎内气体温度恒为27℃,不计充气及车辆行驶时车胎体积的变化,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该轮胎刚充完气的气压不应超过多少?

(南京师大附中2012届5月高三模拟冲刺物理试题) 12A.(选修模块3-3)(12分)

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B.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内能的增加量 C.因为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

3

动也叫做热运动

D.液体的表面层就象张紧的橡皮膜而表现出表面张力,是因为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紧密

(2).将1ml的纯油酸配成500ml的油酸酒精溶液,待均匀溶解后,用滴管取1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200滴,则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______ml。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200cm2,则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如图所示,一直立汽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导热良好,开始时活塞被螺栓K固定。现打开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p;

(2)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

A B K

2012江苏5月各地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选修3-5

(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C.(选修模块3-5)(12分)

6、⑴(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来源于原子核

B.光电效应表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玻尔原子模型中电子的轨道是可以连续变化的

D.电子束通过铝箔形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⑵(4分)原子核中没有电子,β衰变的实质是核内中子转化产生的,并在转

4

化过程中释放光子,其转化方程为 ▲ ▲ ▲ ;转化前原子核的动量 ▲ 转化后电子与新核的总动量.(选填“等于”、“不等于”)

⑶(4分)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10-7 m的绿光时,每秒内只要有6个绿光光子射入瞳孔即可引起视觉.已知普朗克常量h = 6.63×10-34J·s,真空中光速c = 3.0×108m/s,求 ① 绿光光子的能量为多少?

② 若用此绿光照射逸出功为 3.610-19J的某金属,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两位有效数字)

(江苏省苏、锡、常、镇2012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二) C.(选修模块3-5)(12分)

7、(1)按照玻尔原子模型,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则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子绕核旋转半径增大 B.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C.原子的能量值增大 D.电子的动能增大 (2)如图所示的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光控继电器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A、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部分组成.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

①要能在电路中形成电流,图中b端应是电源的 极. ②如改用强度比绿光小的蓝光照射,电路中 (填“能”或“不能”)形成电流.

238234(3)在真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92U发生衰变后变成一个90Th并放出一个动能为E1的粒子,①写出衰变的核反应方程;②如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的形式释放,真空中的光速为c,原子核的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数之比,.求衰变过程中总的质量亏损.

5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苏中三市2012届高三5月第二次调研测试)12C.(选修模块3-5)(12分)

8、1930年泡利提出,在β衰变中除了电子外还会放出不带电且几乎没有静质

30量反中微子e.氚是最简单的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方程为31H2He+-1e+e,半衰期为12.5年.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氚原子组成一个氚气分子,经过12.5年后,其中的一个氚核一定会发生衰变 B.夜光手表中指针处的氚气灯放出β射线撞击荧光物质发光,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

C.氚气在1大气压下,温度低于25.04K时可液化,液化后氚的衰变速度变慢 D.氚与氧反应生成的超重水没有放射性

3He的动量大小为p1,沿(2)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一静止的氚核发生β衰变后,2反方向运动的电子的动量大小为p2(p1< p2),则反中微子e的动量大小为

30▲ .若31H、2He和-1e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光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氚核β衰变释放的能量为 ▲ .

(3)电子撞击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激发后能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则电子的动能至少为多大?

n ∞ 4 3 2

E/eV 0 -0.85 - 1.51 - 3.40

1

第12C(3)题图

- 13.6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淮、连、宿)2012届高三5月第三次质量检测)12C.(选修模块3-5)(12分)

9、(1)下列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物理理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

A、普朗克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6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其动量P、波长λ,满足h pC、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D、波尔的定态理论和跃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相比较,以验证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出的普朗克常量h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一致的。下图是某次试验中得到的两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关系图象,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若光电子的电荷量为e ,

根据图象可知:普朗克常量h=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金属的逸出功关系为W甲____________W乙(选填“>”、“=”或“<”)。

(3)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和一个质子。其核

4171反应程为147N2He8O1H。在些反应室内有“α粒子、氮原子核、质子、氧的同位素”共存,它们间常发生碰撞。设有速度为v的氮核与静止的质子发生弹性正碰,求碰撞后两个粒子的速度。已知氮核的质量mN质子的质量mH(只要求写出方程或方程组即可,不要求解方程)。

(南京师大附中2012届5月高三模拟冲刺物理试题)12C.(选修模块3-5)(12分)

1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B.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C.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β射线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

(2)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级。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7

光照 K

A V P μA 6.0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__,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_______(填“为零”或“不为零”)。

222(3)一个静止的22688Ra,放出一个速度为v1的粒子,同时产生一个新核86Rn,并释放出频率为的γ光子。写出该核反应方程式,求出这个核反应中产生的新核的速度v2。(不计光子的动量)

2012江苏5月各地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选修3-3、3-5答案

1、(1)AD(4分)

⑵ 300 (2分) 150 (2分)

⑶ ① 由题意1g水分解得到的氢气分子总数为N =

mNA ( 1分) M1103 22 236.0210N =个= 3.3×10个( 1分) 21.810

11034 52.85810② 氢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Q =J=1.6×10J ( 2分)

1.81022、

8

3、(1)C(3分)

(2)大于(2分) 等于(2分)

V(3)天然气的质量 m (1分)

600m甲烷分子数 n (2分) NA

M代入数据解得 n1.71026 (2分)

4、⑴D(4分) ⑵不同 各向异性(每空2分) ⑶车胎内气体初末状态的温度分别为T1=273+27=300K,

p1p2 得 (2分) T1T2T2=273+77=350K (1分) 由查理定律

p2T2p23105Pa (1分) T15、(1).BC

(2). 0.005ml 51010m

(3). 解:①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活塞受力平衡

mgp0SmgpS 解得 pp0

S

②由于气体的温度不变,则内能的变化E0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Q(p0Smg)h

6.⑴ B D(4分)

⑵ 10n → 11H + 0-1e (+ hν) (2分) 不等于(2分)

hc⑶ ① 绿光光子能量E = hν = =3.810-19J (2分)

 ②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hν = Ek + W (1分)

9

所以Ek = hν – W = 2.010 J (1分) -20

7、

8、(1)B(3分)

(2)p2- p1(2分) (m1m2m3)c2(2分) (3)氢原子能放出光子的种类数

n(n1)26,则量子数n=4 电子的能量至少为 EE4E1

解得 E12.75eV 9、⑴D (4分) ⑵ek < (每空2分)

⑶mNv = mNvN + m.HvH 1mNv2 =1m2 2

22NvN+1m2HvH(4分)10、(1).AD (2). 4.5eV 为零

(3). 22688Ra222486Rn2He 由动量守恒:4v1222v2

则v22=111v1=0.018v1

10

(2分)

(1分)(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