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安徽黄山市徽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罗利群
[摘要]当前在我国,建筑业作为仅次于交通、煤矿等的最危险的行业,大量事故都源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不完善或者失误。因此其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又不得不引起我们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思考,要把安全管理放在建筑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安全管理就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
活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从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出发,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安全管理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大大减少了各
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建筑业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力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自建国以来,在所有的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约中,专门针对建筑业的却只有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2004年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但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够强和体系不健全,导致部分法律法规还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现象。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法规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缺陷和问题。而在政府方面,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下达的有关安全管理的文件没有很好地贯彻实施,使得监管失控状况十分严重,这些都给规避监管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事故隐患大量存在。
2.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落实
所谓安全管理机构是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落实
者,对安全生产负有重要责任。
然而在我国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企业中缺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职安全员很少,大部分都是挂名。这些都致使工地的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施工管理混乱,从而使安全生产没有
切实的保障。另外在管理制度方面,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产值利润,只注重一时的利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只注重进度和效益,安全技术措施专用资金不足,有些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措施也不愿花钱,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些都导致建筑企业往往容易忽视安全生产。
3.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
由于建筑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使得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而作为建筑方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就是用最少的钱干最大的事情,一
般不是很关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因素。
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有资质的大的建筑企业甚至还与小型资质不足的施工企业通过金钱交换的方式出售自己本企业的资质材料,让那些资质低、级别低的小企业以他们的身份去投标。这种不择手段、不规范甚至违法的行为,长此下去,势
必造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率低下、
发展滞后,也冲击了正常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助长了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腐败行为。
4.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的大部分建筑企业中,工地的施工工人都是临时招聘的农
民,施工方和民工队的
“包工头”签订单项工程承包合同。因此,施工工人素质较差,不能适应安全施工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专业技术素质差,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操作也很不规范,其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却非常欠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更少,素质低,远远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专业水平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化工程安全施工的要求。
二、解决策略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领导到制度,从检查落实到责任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专门针对建筑业的却只有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2004年施行的《建
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现有的法律法规也暴露出了不少的缺陷和问题。因此,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国外
—404—
优秀经验的同时,对国内现有的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整合。
同时,还可以查缺补漏,制定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给我国建筑业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2.要不断创造安全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在恶劣的施工环境施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
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在严寒、
高温等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季节,在高空施工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做好安全措施,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得到保障。此外,施工环境要采用合理的色彩,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减轻眼睛及全身的疲劳。同时,还要减少噪声、粉尘等对施工人员的不利影响,使施工人员在良好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
3.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在安全监管工作中要统筹考虑对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加强“市场”与“现场”联动,在施工资质的审查环节以及招投标监管环节,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关。不断充实、优化、整合建筑监管资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改变重审批轻
监管的管理方式,将有限的监管资源调整到安全监管工作方面。
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主动出击,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从重点监督检查施工主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尽快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各方主体不良记录档案,定期在报纸、网站等媒体上公布不良行为记录。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者提供便利,逐步在建筑领域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4.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素质
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作为监理、施工人员,要在专业素质、知识结构、执业技能、职业道德方面
必须加强训练和培训。因此,
只有统一安全监理的程序和标准,完善安全监理资料,规范安全监理行为,提高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管水平和工地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使监理人员安全监理意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到位、能力到位,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5.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活动,坚持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
首先,作为施工企业要把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有机结合起来,确保
安全生产效率和上岗操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对本企业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特别要注意针对薄弱环
节,提出防范措施并加以落实。
特别要针对哪些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安全监管薄弱环节加大检查力度。
三、结语总之,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因此相关部门只有不断地探索,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防止施工过程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1]王泉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分析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5,5
[2]黄献强.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7,12
[3]段力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4]黄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建筑安全,2005,4[5]张德新等.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实施评价[J].科学与信息技术,200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