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黄河之声 2019年第8期 总第533期朴素与华丽并存——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沈 红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摘 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尊称为“乐圣”。本文所写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的第一乐章自从被收入《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九级后,弹奏的人日益增多、深受喜爱并广为流传。要弹好这首作品并准确把握音乐风格,不仅要对作曲家和写作背景有深入的理解,还要对谱面的每一个细节做精细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演奏技巧,去还原作曲家的所思所想。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曲式;触键一、历史地位突出低音旋律,同时控制住大拇指做到弱而不虚。右手4个小节形成这首《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属于贝多芬早期的作品写于一个呼应的乐句,弹奏时多用指尖给人渐强、向上、积极的感觉。1796-1798年间;从这首作品里不难看出贝多芬在继承海顿热情、典64-65小节是一串音阶加跳音的跑动,手型保持自然的半弧状,手腕雅的音乐风格;吸收莫扎特的技法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带有“贝放松后指尖像小鸡啄米一样贴键平移,弹奏出集中明亮的音色。71多芬”式的音乐形象。这首奏鸣好像是对他第一组(前四首)奏鸣小节的2个音横跨3个八度距离较远且是强奏,此小节需提前准备,曲的总结。前四首奏鸣曲都是四个乐章写成的,这首奏鸣曲是贝多固定好指法后反复练习,不要随意的更换指法;弹奏低音时整个身芬最早写作的第一首三乐章奏鸣曲,他删掉了以往常常作为第四乐体的重心都要向左平移。82-85小节双手齐奏,做到整齐的同时突出章的小步舞曲或诙谐曲,又回到了以前的三乐章制。此后,他便开右手旋律。86-94小节回到主题的附点节奏,四次附点节奏的反复再始了探索奏鸣曲式发展的新途径。一次的强化了主题。94-104小节进入了尾声2个小节形成一个小乐二、音乐风格句,尽量靠手指去将乐句连起来。c小调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通常有着悲怆、斗争、英雄、激昂的情在展开部118小节右手的旋律变成了八度,贝多芬奏鸣曲中的八感基调。这首第五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就是贝多芬早期在c小调上写度弹奏是一个技术难点要做到整齐、实质准确、连奏。这一乐章突成;整首作品在篇幅上虽然没有他后期作品般那样庞大,但他在这首娇强突弱的力度转换要迅速。只有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才能更好的小的作品里将斗争与发展表现的淋漓尽致,做到了朴素与华丽并存。表现音乐。这是一个有着热情积极的爆发力和对比鲜明的戏剧冲突性的乐章,四、踏板的使用它从头到尾都有着一种向上的生命力,有着男性刚毅的性格特征。贝多芬奏鸣曲与同时期作曲家相比,最大的区别不仅是在和三、演奏技巧声、力度与演奏技巧的多变上;而是在踏板上的使用频率和技巧c小调、3/4拍。乐曲开头第1小节由c小调的主和弦强奏开始,上。其中强调踏板的使用尤为突出,众所周知,贝多芬的奏鸣曲在有沉痛感;弹奏时身体重心前移,力量通过大臂传到指尖音色要集力度上的变化会给人听觉上的震撼感,他的作品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中,弹完后立刻放松,让琴弦的泛音来完成一拍半的实质,此和弦钢琴只能演奏抒情“轻音乐”的陈旧映象。双ff、sf等力度记号会像是贝多芬对自己的提问,带有疑问般的语气;紧接着第2小节和经常的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而钢琴本身是一件击弦乐器,人们的手第3小节的第一拍是一连串的附点分解和弦的上行,这一句的弹奏指力量是有限的,这时想要获得更加丰满、宏伟的声音就要借助踏要给人以上升的斗争感,像是要冲破前一拍有着疑问语气的沉重和板的运用。在第一、三乐章中更多情况下在标ff、sf的地方通常采弦带给人们的压抑感,附点的重音始终落在长音上,触键要准确、用的是强调踏板;而小音阶的跑动则可以使用碎踏板(频繁的切坚定;在这之后第三小节的第三拍和第4小节又短暂回到主和弦像像换)在双手齐奏的时,为避免音响浑浊可采用先踩下1/4踏板然后慢是对自己的提问的一次解答,但可惜的是并没有得出想要的答案;慢到1/3、1/2等逐渐松掉。其他的地方应该严格的按照和声的变化来后第5-8小节又以模进的形式在属和弦上以同样的方法又提问了一设计踏板的使用。总而言之,踏板的使用要对乐曲有锦上添花之效。次。乐曲在第9小节时开始发展9-16小节是像叹气一般的下行进行。五、结语16-21小节贝多芬用三连音为自己的问题做了最后的挣扎;第22小节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桥梁,对音乐的前进与用低八度的主和弦又回到了主题;最后28-29小节连续三个双ff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的《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只强奏且又结束在主音上,这似乎告诉着我们他的疑惑终于找到了答是主要从曲式分型、作品风格、演奏的技巧三个方面作了十分浅显的案,而且这个答案一定是光明、完满的。总结,这其中的内涵还有很多的哲理有待我们去发掘,我们只有不断在一整个小节的突然休止后,乐曲开始了圣咏式的旋律。这部的阅读、学习和聆听才能为弹好这奏这首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分的旋律是由四个声部组成的像唱诗班的人们虔诚的歌唱。左手高[参考文献]声部保持,另一个声部下行发展;在演奏技术上,歌唱的旋律可多[1] 朱敬修.西方音乐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3.用指肚高抬指缓慢触键;右手的触键方式与左手一样,高声部的旋[2] 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律要透亮,长音符的地方要运用手腕的力量推送出去。56-67小节左[3] 黄瑞科.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的第一乐章[J].交响手低音是古典主义时期常用的阿尔贝蒂低音的变体,这样的变体加(西安音乐学院报),1995.[4] 蔺晓翔.浅谈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op10.no1的节奏特点[J].北方入了F音作为经过音出现,在音响上增加了和声的色彩。在弹奏上要音乐,20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