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操作规程板

来源:欧得旅游网


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目的:制定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确保安全运输。

范围: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危货运输汽车驾驶员、押运、装卸人员

内容

1 基本要求

1.1 汽车运输危险货物应符合JT617-2004(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的规定。

1.2 危险货物的装卸应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

1.3 在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设置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装卸作业区。

1.4 进入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

a) 禁止随身携带火种;

b) 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

c) 严禁吸烟;

d) 穿着不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和不带铁钉的工作鞋。

1.5 雷雨天气装卸时,应确认避雷电、防潮措施有效。

1.6 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在一般道路上最高车速为60km/h,在高速公路上最高车速为80 km/h,并应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车间距离。在遇雨天、雪天、雾天等恶劣天气,最高车速为20 km/h,并打开示警灯,警示后车,防止追尾。

1.7 运输过程中,应每隔2h检查一次。若发现货损(如丢失、泄漏等),押运人处理不了的,应及时联系当地有关部门或本车人员予以处理。

1.8 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4h应休息20min以上,24h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h。

1.9 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发生故障需修理时,应选择在安全地点和具有相关资质的汽车修理企业进行。

1.10 禁止在装卸作业区内维修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

1.11 对装有易燃易爆的和有易燃易爆残留物的运输车辆,不得动火修理。确需修理的车辆,应根据所装载的危险货物特性,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消防员监控下作业。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运输装卸作业要求

2.1 出车前

2.1.1 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有关证件、标志应齐全有效,技术状况应为良好,并按有关规定对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故障立即解除。

2.1.2 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车厢底板应平坦完好、栏板牢固,车厢或罐体内不得有与所装危险货物性质相抵触的残留物。

2.1.3 检查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配备的消防器材,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或修理。

2.1.4 驾驶员、押运员应检查随车携带的“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是否与所运危险货物一致。

2.1.5 夏季运输应检查并保证瓶体遮阳,防止日光曝晒。

2.2 运输

2.2.1 运输中,低温液化气体的瓶体及设备受损、真空度遭破坏时,驾驶员、押运员应站在上风处操作,打开放空阀泄压,注意防止灼伤。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驾驶员应将车辆转移到距火源较远的地方。

2.2.2 压缩气体遇燃烧、爆炸等险情时,应向气瓶大量浇水使其冷却,并及时将气瓶移出危险区域。

2.2.3 从火场上救出的气瓶,应及时通知有关技术部门另做处理,不可擅自继续运输。

2.2.4 发现气瓶泄漏时,应确认拧紧阀门,并根据气体性质做好相应的人身防护。

a) 施救人员应戴上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处抢救;

b) 易燃、助燃气体气瓶泄漏时,严禁靠近火种;

c) 有毒气体气瓶泄漏时,应迅速将所装载车辆转移到空旷安全处。

2.2.5 除另有限运规定外,当运输过程中瓶内气体温度高于40℃时,应对瓶体实施遮阳,冷水喷淋降温等措施。

2.3 装卸

2.3.1 装卸人员应根据所装气体的性质穿戴防护用品,必要时需戴好防毒面具。

2.3.2 装车时要旋紧瓶帽,注意保护气瓶阀门,防止撞坏。车下人员须待车上人员将气瓶放置妥当后,才能继续往车上装瓶。在同一车厢内不准有两人以上同时往车上装瓶。

2.3.3 气瓶应尽量直立运输,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得大于气瓶高度的四分之一。不允许纵向水平装载气瓶。水平放置的气瓶均应横向平放,瓶口朝向应统一;水平放置最上层气瓶不得超过车厢栏板高度。

2.3.4 妥善固定瓶体,防止气瓶窜动、滚动,保证装载平衡。

2.3.5 卸车时,要在气瓶落地点铺上铅垫或橡皮垫;应逐个卸车,严禁溜放。

2.3.6 装卸作业时,不要把阀门对准人身,注意防止气瓶安全帽脱落,气瓶应直立转动,不准脱手滚瓶或传接,气瓶直立放置时应稳妥牢靠。

2.3.7 装货时,漏气气瓶、严重破损瓶(报废瓶)、异型瓶不准装车。收回漏气气瓶时,漏气气瓶应装在车厢的后部,不得靠近驾驶室。

2.3.8 装卸氧气瓶时,工作服、手套和装卸工具、机具上不得沾有油脂;装卸氧气瓶的机具应采用氧溶性润滑剂,并应装有防止产生火花的防护装置;库内搬运氧气瓶应采用带有橡胶车轮的专用小车,小车上固定氧气瓶的槽、架也要注意不产生静电。

二氧化碳罐车装卸操作规程

1. 充装操作

1.1 充装前充装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具。

1.2 检查充装站的充装泵及其控制系统是否完好,各气、液相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1.3 检查槽车的压力表、液位表、安全阀是否完好,各气、液相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1.4 将充装泵的液相与槽车的液相、储罐的气相与槽车的气相分别用高压软管连接好。

1.5 先开启储罐与槽车之间气相管路上的小放空阀,然后缓慢开启储罐侧的气相阀将管路完全置换后,关闭小放空阀;最后再开启槽车上气相阀,使储罐与槽车气相相通,压力平衡。

1.6 先开启充装泵与槽车之间液相管路上的小放空阀,然后缓慢开启充装泵侧的液相阀将管路完全置换后,关闭小放空阀;最后再开启槽车上液相阀。

1.7 启动充装泵进行充装,并观察槽车的压力和液位。

1.8 根据公司要求确定充装量,如需装满,在充装约35分钟时打开槽车上的测满阀进行观察,待其排液后关闭测满阀,然后停泵,并关闭高压软管两侧的液相阀和气相阀。

1.9 开启气、液相充装管路上的小放空阀,将气、液相管路内的压力泄尽,拆下高压软管,装车完毕。

1.10 注意事项:

1.10.1 管路冻结时,严禁敲打或火烤;应用电吹风或温水升温进行解冻。

1.10.2 阀门冻结时,严禁敲打、火烤或强力开关,应用电吹风或温水升温进行解冻。

2. 卸车操作

2.1 卸车前装卸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具。

2.2 检查槽车上的压力表、液位表、安全阀是否完好,各气、液相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3 检查槽车上的充装泵及其控制系统是否完好,并连接好电源。

2.4 检查储罐上的压力表、液位表、安全阀是否完好,各气、液相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5 将储罐的液相与槽车上卸液泵的液相、储罐的气相与槽车的气相分别用高压软管连接好。

2.6 先开启储罐与槽车之间气相管路上的小放空阀,然后缓慢开启储罐侧的气相阀将管路完全置换后,关闭小放空阀;最后再开启槽车上气相阀,使储罐与槽车气相相通,压力平衡。

2.7 先开启储罐与槽车上卸液泵之间液相管路上的小放空阀,然后缓慢开启储罐侧的液相阀

将管路完全置换后,关闭小放空阀;最后再开启槽车上液相阀。

2.8 打开卸液泵的冷却阀,然后启动卸液泵进行卸车,并观察槽车和储罐的压力和液位。

2.9 根据液位表计算液量并确定何时停泵。

2.10 根据公司要求卸完液后,关闭高压软管两侧的液相阀和气相阀。

2.11 开启气、液相充装管路上的小放空阀,将气、液相管路内的压力泄尽,拆下高压软管,卸车完毕。

2.12 注意事项:

2.12.1 管路冻结时,严禁敲打或火烤;应用电吹风或温水升温进行解冻。

2.12.2 阀门冻结时,严禁敲打、火烤或强力开关,应用电吹风或温水升温进行解冻。

2.12.3 卸液时不得将槽车内的液体完全排净,必须留存不少于150kg的液体而且罐内气相压力不低于0.7MP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