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方案选择 三、 材料要求
四、 钢管支撑系统构造要求 五、 高支模系统安全验算 (一)、荷载取值
(二)、首层(屋面层梁板)高支撑系统验算六、 高支模系统搭设、使用与拆除 (一)、搭设工艺 (二)、使用注意事项 (三)、拆除工艺 (四)、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1
高支模系统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屈原管理区营田镇海原肉食品加工厂内,使用功能为冷库。本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7.0米。共有一层,层高为6.3米 二、方案选择
本工程搭设屋面层梁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采用满堂钢管架,由地面搭设三层梁板支撑系统,采用满堂钢管架。 三、材料要求
1、钢管:立杆、大小横杆均采用外径Ф48mm,壁厚3.5mm的高频焊接钢管,材质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88中的Q235A钢的技术要求,弯曲、变形、锈蚀钢管或已被打过孔眼的钢管一得使用,钢管截面面积4.cm²,截面承载能力[σ]=27.2KN,截面抗压强度[f]=205N/mm²。
2、扣件:所有使用的扣件,应符合JGJ22-85《钢管脚手架扣件》中的规定,材质应符合GB978-67《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中的KT33-8的技术要求,扣件抗滑移能力[τ]=7KN。
3、模板:选用优质18厚七层胶合板。
4、木枋:选用50×100木枋,要求大面尺寸一致,小面不变形,无死节,无断裂。
四、钢管支撑系统构造要求
1、平面布臵: 主、次梁、板立杆纵横间距详见计算
2
2、立面布臵
各杆间布臵双向水平拉杆,上、中、下设三道,下设扫地杆,主次梁部位布臵边疆垂直剪力撑。
3、梁高≥700mm时,在下口1/3高度 处用螺栓拉结,间距为500,梁、板底模按设计要求起拱。 五、高支模系统安全验算 (一)、荷载取值
新浇钢筋砼自重:25KN/m³(一般部位) 模板自重:0.5KN/m² 钢管自重: 0.5KN/m² 施工活荷载:2.5KN/m² 振动冲击荷载:2.0KN/m²
静载安全系数取1.2,施工活荷载安全系数取1.4 2、扣件抗滑移标准值为[τ]=7KN 3、压杆抗弯强度计算 1)钢管
外径48mm,壁厚3.5mm,截面面积A=4mm²,每米重3.8Kg,截面抵抗矩W=5080mm³,抗压强度允许值[f]=205N/mm² 2)扣件: 偏心矩e=53mm 3)压杆计算
fmax=N/¢A+M/W≤205N/mm² 式中¢为压杆稳定系数0.525
3
M=eN=53N N=(205-53N/M) =205×W¢A/(W+53¢) =14.307KN
(二)、首层高支模系统验算 1、梁支撑系统的验算
首层设满堂钢管架支撑屋面层梁板,屋面层主要框架梁250×700,次梁250×600,局部最大梁截面250×700,板厚120,先对250×700梁进行计算。
取梁1000长进行计算,见下图: 800 250 800 700 120
1000
1)恒载
砼自重:2×0.12×1×25=6KN
0. 4×(0.8-0.12)×1×25=6.8KN
模板自重:[2×1+(0.8-0.12)×2]×0.5=1.68KN 钢管自重:2×1×0.5×2=2KN 2)活载
4
施工活荷载:2×1×2.5=5KN 振动冲击载:2×1×2=4KN 合计:25.48KN 3)总荷载
1. 2×(6+6.8+1.68+2)+1.4×(5+4)=32.38KN 4)钢管支撑间距计算
梁底横向钢管支撑放2根,间距1000 14.3/(32.38÷2×1)=0.88
故纵向钢管间距取700可以满足要求。 5)扣件抗滑移验算
32.38÷2×(0.7×1)=11.33KN>[τ]=7KN<2[τ]=14KN 故梁下支撑必须采用双扣件才能满足抗滑移要求。 6)钢管稳定性验算
钢管截面尺寸:φ48×3.5mm,截面面积A=4.1mm² 回转半径:i= D²+d² 4=15.78mm 长细比:λ=l/i=1500/15.78=95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三得:¢=0.588
σ=N/¢A=11.33×10³/(0.588×4.1)=39.4N/mm² 满足要求。
N<[σ]=27.2KN,满足钢管承载力要求。
5
对次梁250×600进行曲验算,取梁1000长,见下图:
800 250 800 120 600
900 1)恒载
砼自重:1.85×0.12×1×25=5.55KN
0. 25×(0.6-0.12)×1×25=3KN
模板自重:[1.85×1+(0.6-0.12)×2]×0.5=1.41KN 钢管自重:1.85×1×0.5×2=1.85KN 2)活载
施工活荷载:1.85×1×2.5=4.63KN 振动冲击载:1.85×1×2=3.7KN 合计:20.14KN 3)总荷载
1.2×(5.55+3+1.41+1.85)+1.4×(4.63+3.7)=25.83KN 4)钢管支撑间距计算
梁底横向钢管支撑放2根,间距900 14.3÷(25.83÷2×0.9)=1.23
6
故纵向钢管间距取1000可以满足要求 5)扣件抗滑移验算
25.83÷2×(0.9×1)=11.62KN>[τ]=7KN
<[τ]=14KN
故梁下支撑必须采用双扣件才能满足抗滑移要求。 6)钢管稳定性验算
σ=N/¢A=11.62×10³/0.588×4.1=40.4N/mm²<[f]=205N/mm²满足要求
N<[σ]=27.2KN,满足钢管承载力要求。 2、楼面板支撑验算
板下支撑横向间距取1000mm进行计算, 1)恒载
砼自重:0.12×25=3KN/m² 模板自重:0.5KN/m²
钢管自重:0.5×2=1.0KN/m² 2)活载
施工活荷载:2.5KN/m² 振动冲击载:2KN/m² 合计:9KN/m² 3)总荷载
1. 2×(3+0.5+1)+1.4×(2.5+2)=11.7KN/m²
4)钢管支撑间距计算
7
板底横向钢管支撑放2根,间距1000 14.3÷(11.7÷1×1)=1.22 故纵向钢管间距取1000可以满足要求 5)扣件抗滑移验算
11.7÷1×(1×1)=11.7KN>[τ]=7KN
<2[τ]=14KN
故板下支撑必须采用双扣件才能满足抗滑移要求。 6)钢管稳定性验算
σ=N/¢A=11.7×10³/0.588×4.1=40.79N/mm²<[f]=205N/mm²满足要求。
N<[σ]=27.2KN,满足钢管承载力要求。 3、局部梁支撑系统的验算
局部最大梁的截面250×700mm进行计算。 取梁1000长度进行计算,见下图:
800 800 800 120 700 62.5 125 62.5 1)恒荷载
8
砼自重:2.4×0.12×1×25=7.2KN 0. 8×(0.7-0.12)×1×25=16.4KN
模板自重:[2.4×1+(1.2-0.12)×2]×0.5=2.28KN 钢管自重:2.4×1×0.5×4=4.8KN 2)施工活荷载:2.4×1×2.5=6KN 振动冲击载:2.4×1×2=4.8KN 合计:16.4+4.8=21.2KN 3)总荷载:
1. 2×21.2+1.4×10.8=29.34KN 钢管支撑间距计算
梁底横向钢管支撑放4根,间距600 14.3/(58.18/4)=0.98
故纵向钢管间距取决1200可以满足要求。 5)扣件抗滑移验算
58.18×0.8/4=11.KN>[τ]=7KN
<2[τ]=14KN
故梁下支撑必须采用双扣件才能满足抗滑移要求。 6)钢管稳定性验算
σ=N/¢A=11.×10³/0.588×4.1=40.48H/mm²
满足要求
N<[σ]=27.2KN,满足钢管承载力要求。 五、支架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9
模板支架地坪处理过程:地坪土方回填后水夯夯实,待土方晒干后地坪面铺一层30CM卵石,然后经机械压实。按照立杆纵横方向铺设竹夹板,搭设过程中钢管架底部要垫木板。
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其中 p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N/mm2),p = N/A
=24.421/0.4=61.05 N/mm;
N ──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
钢管架自重:0.465KN/M; 模板自重:0.286KN/M; 钢筋自重:1.5KN/M; 混凝土自重:16.3.2KN/M; 捣砼荷载:2.5KN/M; 施工活载:0.35KN/M。 所以
N=0.465+0.286+1.5+16.3+2.5+0.35=24.421KN/M
A ── 基础底面面积 (m2),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基础底面积取值为0.4
m2
10
2
A =0.4 m2
fg ──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N/mm2),查有关规范本工程
地基土质为粘性土,其承载力设计值为280 N/mm
fg = kc × fgk=0.5×280=140 N/mm
其中 kc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0.5 fgk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280N/mm
2
22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必须满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经计算,P=61.05 N/mm<140.0 N/mm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六、高支模系统搭设、使用与拆除 (一)、搭设工艺
高支模系统从首层楼面起开始搭设满堂架。首层搭设屋面层梁板支撑架,要首层满堂架立杆间距纵横不大于700。
根据施工组的放样先竖主梁,次梁两侧的立杆,搭设第一步大小横杆,根据梁与梁之间距离按纵距1000mm横距1000mm分别竖板的立杆,第一步大小横杆,分别搭设第二、三步大小横杆,200mm处搭设扫地杆,扫地杆向上1.6米设一道水平杆,以上部分水平杆按步距1.5米设臵。
在搭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11
2
2
1、设排架时,切勿独自一人操作,要分段分区搭设。
2、立杆钢管接长要采用对接扣件,接头错开1000,立杆与横杆连接采用直角扣件。
3、搭设排架时,每完成一步要及时校正立杆垂直度和大小横杆的标高和水平度,使脚手架的步距、横距、纵距始终保持上下一致。 4、剪刀撑应沿立杆边疆设臵。剪刀撑的斜杆应设在立杆的外侧,与大横杆成45-60°夹角,每根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宜超过7根,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剪刀撑设臵中间间距不超过6米,满堂架周边应设臵,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
5、钢管排架搭设时,必须与柱四周的架体全部拉结,扫地杆、大横杆、剪刀撑等在搭设至柱边时,必须用直角扣件连接,以增强排架支撑的整体稳定性。 (二)、使用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筑前检查
模板及高支模系统搭设完毕,必须经技术安监人员进行抽检查验收,并经公司技术安全部门联合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遇到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更应特别认真检查,发现不合格之处,必须立即进行修补和加固,确保混凝土浇筑时高支模系统不位移、不变形、不失稳。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按本方案检查钢管立杆的位臵、间距垂直度等到。
2)检查扫地杆、水平拉杆及斜支撑的位臵及扣件紧固程度。
12
3)检查次梁立杆双向扣件是否按要求设臵。
4)检查立杆上端搁栅与大横杆间距、探头长度是否偏位等。 5)检查是否的损伤钢管。
6)其余按《高支模系统检查验收记录表》执行,并经过公司有关专业部门进行专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注意事项
该工程使用泵送混凝土,浇筑速度快,易产生局部混凝土大量堆积,造成不可预见的外力。为防止高支模系统超载使用,影响使用安全,为此,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重视下列检查注意事项: 1)
凝土浇筑应从短边方向开始沿长边方向,循序渐进浇筑,保持
高支模整个系统受力均匀,避免产生偏心压力。 2)
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作业面与泵机操作人员要设专人,采用
有效通讯工具进行不断联系,防止因水平输送管移动不及时造成混凝土大量堆积超载。 3)
模板检查修理人员要坚守岗位,认真检查,发现总是立即修补,
防止出现跑模漏浆现象。 4)
模系统检修人员要紧跟混凝土浇筑进度,不断检查立杆有无移
动、上浮和下沉现象,检查水平杆、斜支撑及扣件有无松动,发现问题立即修复。若发现高支模系统出现失稳、变形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通知施工值班负责人,立即停止浇筑作业,并马上派人进行曲加固修复,待完成修复后再进行曲砼浇筑作业。 (三)拆除工艺
13
模板及其高支模系统拆除时间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并符合转换层支撑系统施工要求。严格执行拆模通知书制度。
拆除程序:拆主梁顶撑横杆、梁卡、底模 拆次梁顶撑横杆、梁卡、底模 拆板顶撑、底模 清理模板、木枋 拆三、二、一步大小横杆、立杆。
搭设拆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1、搭设、拆除排架的工人必须经培训、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证并经体检合格,方可从事排架的搭设、拆除。
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完全帽,系好安全带,严禁穿高跟鞋、拖鞋进场作业,工具及零件应放在工具包内,服从指挥,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卸下来的材料不准乱抛、乱扔,严禁在排架上嬉笑打闹。
3、模板拆除和支模作业班组应遵循支模及拆除由统一班组执行。 4、拆模进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损坏混凝土结构。 5、拆模时,应先拆主、次梁跨中顶撑,以后向两端作业,拆板模时,应先拆板、梁模板连接处。
6、拆除下来的模板、木枋,要用人工传递到指定位臵,严禁乱抛乱掷。
7、拆下的各种材料集中堆放整齐,严禁乱扔乱抛。 (四)、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1、高支模系统搭设及作业与拆除前必须按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要高支模系统搭设、作业等过程中必须定专人负责进行对高
14
支模系统全面巡回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确认后再进行下一工序的作业。
3、对于高支模系统,分段作业中,应严格控制人员集中及重物堆放等不利因素。
附:梁立杆布臵简表:
构件断面尺梁下立横向纵向单立杆最大承节点措施 寸mm 250×400 250×700 250×600
杆数 2 4 3 间距 间距 1000 700 500 500 800 900 受荷载KN 11.33 11. 11.43 附双扣件 附双扣件 附双扣件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