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872585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6.30
(21)申请号 201920801236.3(22)申请日 2019.05.30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820833673.9 2018.05.31 CN(73)专利权人 金陵科技学院
地址 21116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
道99号(72)发明人 冒薇 王柯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代理人 戴朝荣(51)Int.Cl.
A61G 7/015(2006.01)A61G 7/05(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辅助床(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辅助床,该种辅助床的支撑板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底板和滑动板,底板和滑动板内均镶嵌有可横向滑动的滑块,滑动板能底端下方安装有齿条,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带动滑动板向上运动,滑动板能的顶端为柔性床板,滑动板向上运动时柔性床板沿着弧形滑轨向上滑动形成弧形靠背,此时,底板和滑动板内镶嵌的滑块相互交错,在拉动扶手时可以带动滑块向外运动,辅助坐在滑块上的病人下床。
CN 210872585 UCN 21087258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辅助床,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所述的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床体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板(1)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底板(3)和滑动板(4),所述的滑动板(4)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其中滑动部能够沿着底板(3)前后滑动,所述的固定部的上方两侧安装有竖着设置的弧形滑轨(6),所述的滑动部的顶端安装有柔性床板(17),所述的柔性床板(17)在滑动部向上滑动时能够沿着弧形滑轨(6)向上滑动,并且柔性床板(17)两侧依靠弧形滑轨(6)形成支撑;
所述的底板(3)和滑动板(4)内均镶嵌有可以横向滑动的滑块,所述的底板(3)内镶嵌有下滑块(9),所述的滑动板(4)内镶嵌有上滑块(10),所述的滑动板(4)的滑动部端部向上滑动到弧形滑轨(6)顶部时,上滑块(10)能够运动到下滑块(9)上方,所述的上滑块(10)和下滑块(9)相互嵌扣,所述的下滑块(9)能够带动上滑块(10)向外滑动;
所述的支撑板(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扶手(7)和第二扶手(8),所述的第一扶手(7)固定安装在下滑块(9)的一端,第二扶手(8)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上,所述的第一扶手(7)可以向下转动,所述的第一扶手(7)的长度与下滑块(9)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所述的第一扶手(7)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固定安装有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床腿(2),所述的支撑板(1)为长方形,所述的床腿(2)设置在支撑板(1)底面的四角内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滑轨(6)的竖直截面边缘为内凹的四分之一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床板(17)的竖直截面边缘为弧形,所述的竖直截面圆弧与弧形滑轨(6)相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部下表面两侧设置有齿条(11),所述的齿条(11)的下方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驱动装置(12)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12)镶嵌在底板(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12)包括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所述的驱动齿轮与变速箱输出轴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的变速箱为减速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滑块(10)与第一扶手(7)连接的一侧面水平并列开有左固定孔和右固定孔(15),所述的第一扶手(7)上安装有前转轴(13)和调整转轴(14),所述的前转轴(13)和调整转轴(14)均穿过第一扶手(7)并可在第一扶手(7)上伸缩运动,所述的前转轴(13)可拆卸固定在左固定孔内,所述的调整转轴(14)与右固定孔(15)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的第一扶手(7)与上滑块(10)连接后,所述的第一扶手(7)可围绕前转轴(13)向下转动,所述的第一扶手(7)远离前转轴(13)一端安装有后转轴(16),所述的后转轴(16)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底板(3)的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床头板(5),所述的弧形滑轨(6)与床头板(5)固定连接。
2
CN 210872585 U
说 明 书一种辅助床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辅助床。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十年来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病人会通过手术来进行疾病的消除,病人在手术后的恢复阶段需要下床来运动,但是,传统的病床并不能够让病人方便的下床,同时医护人员或病人亲属也不能够很方便的帮助病人起身和下床。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床,该种辅助床能够辅助病人从床上横下移动到床体外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辅助床,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床体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板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底板和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其中滑动端能够沿着底板前后滑动,所述的固定部的上方两侧安装有竖着设置的弧形滑轨,所述的滑动部的顶端安装有柔性床板,所述的柔性床板在滑动部向上滑动时能够沿着弧形滑轨向上滑动,并且柔性床板两侧依靠弧形滑轨形成支撑;[0006]所述的底板和滑动板内均镶嵌有可以横向滑动的滑块,所述的底板内镶嵌有下滑块,所述的滑动板内镶嵌有上滑块,所述的滑动板的滑动部端部向上滑动到弧形滑轨顶部时,上滑块能够运动到下滑块上方,所述的上滑块和下滑块相互嵌扣,所述的下滑块能够带动上滑块向外滑动;
[0007]所述的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所述的第一扶手固定安装在下滑块的一端,第二扶手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的第一扶手可以向下转动,所述的第一扶手的长度与下滑块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所述的第一扶手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固定安装有滑轮。
[0008]为优化上述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0009]所述的床体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床腿,所述的支撑板为长方形,所述的床腿设置在支撑板底面的四角内边缘。
[0010]所述的弧形滑轨的竖直截面边缘为内凹的四分之一圆弧。[0011]所述的柔性床板的竖直截面边缘为弧形,所述的竖直截面圆弧与弧形滑轨相切连接。
[0012]所述的滑动部下表面两侧设置有齿条,所述的齿条的下方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镶嵌在底板内。[0013]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所述的驱动齿轮与变速箱输出轴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的变速箱为减速箱。
[0014]所述的上滑块与第一扶手连接的一侧面水平并列开有左固定孔和右固定孔,所述
3
CN 210872585 U
说 明 书
2/3页
的第一扶手上安装有前转轴和调整转轴,所述的前转轴和调整转轴均穿过第一扶手并可在第一扶手上伸缩运动,所述的前转轴可拆卸固定在左固定孔内,所述的调整转轴与右固定孔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的第一扶手与上滑块连接后,所述的第一扶手可围绕前转轴向下转动,所述的第一扶手远离前转轴一端安装有后转轴,所述的后转轴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侧面上。
[0015]所述的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床头板,所述的弧形滑轨与床头板固定连接。
[0016]该种辅助床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为:[0017]第一,滑动板顶部的的柔性板能够保证上滑块和下滑块相互啮合时,柔性板能够托起病人的上半身。[0018]第二,上滑块和下滑块相互啮合时通过拉动第一扶手能够带动上滑块和下滑块共同向外运动,同时带动坐在上滑块病人向床体外运动。[0019]第三,第一扶手能向下旋转形成支撑。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床的结构原理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床上滑块和下滑块嵌扣处的结构原理图。[0022]图例说明:1、支撑板;2、床腿;3、底板;4、滑动板;5、床头板;6、弧形滑轨;7、第一扶手;8、第二扶手;9、下滑块;10、上滑块;11、齿条;12、驱动装置;13、前转轴;14、调整转轴;15、右固定孔;16、后转轴;17、柔性床板。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24]一种辅助床,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所述的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床体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板1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底板3和滑动板4,所述的滑动板4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其中滑动端能够沿着底板3前后滑动,所述的固定部的上方两侧安装有竖着设置的弧形滑轨6,所述的滑动部的顶端安装有柔性床板17,所述的柔性床板17在滑动部向上滑动时能够沿着弧形滑轨6向上滑动,并且柔性床板17两侧依靠弧形滑轨6形成支撑;
[0025]所述的底板3和滑动板4内均镶嵌有可以横向滑动的滑块,所述的底板3内镶嵌有下滑块9,所述的滑动板4内镶嵌有上滑块10,所述的滑动板4的滑动部端部向上滑动到弧形滑轨6顶部时,上滑块10能够运动到下滑块9上方,所述的上滑块10和下滑块9相互嵌扣,所述的下滑块9能够带动上滑块10向外滑动;
[0026]所述的支撑板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扶手7和第二扶手8,所述的第一扶手7固定安装在下滑块9的一端,第二扶手8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上,所述的第一扶手7可以向下转动,所述的第一扶手7的长度与下滑块9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所述的第一扶手7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固定安装有滑轮。[0027]本实施例中,床体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床腿2,所述的支撑板1为长方形,所述的床腿2设置在支撑板1底面的四角内边缘。
4
CN 210872585 U[0028]
说 明 书
3/3页
本实施例中,弧形滑轨6的竖直截面边缘为内凹的四分之一圆弧。
[0029]本实施例中,柔性床板17的竖直截面边缘为弧形,所述的竖直截面圆弧与弧形滑轨6相切连接。
[0030]本实施例中,滑动部下表面两侧设置有齿条11,所述的齿条11的下方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驱动装置12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12镶嵌在底板3内。[0031]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2包括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所述的驱动齿轮与变速箱输出轴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的变速箱为减速箱。[0032]本实施例中,上滑块10与第一扶手7连接的一侧面水平并列开有左固定孔和右固定孔15,所述的第一扶手7上安装有前转轴13和调整转轴14,所述的前转轴13和调整转轴14均穿过第一扶手7并可在第一扶手7上伸缩运动,所述的前转轴13可拆卸固定在左固定孔内,所述的调整转轴14与右固定孔15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的第一扶手7与上滑块10连接后,所述的第一扶手7可围绕前转轴13向下转动,所述的第一扶手7远离前转轴13一端安装有后转轴16,所述的后转轴16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底板3的侧面上。[0033]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床头板5,所述的弧形滑轨6与床头板5固定连接。
[0034]本实施例中,滑动板4顶部的的柔性板17能够保证上滑块10和下滑块9相互啮合时,柔性板17能够托起病人的上半身。[0035]本实施例中,上滑块10和下滑块9相互啮合时通过拉动第一扶手7能够带动上滑块10和下滑块9共同向外运动,同时带动坐在上滑块10病人向床体外运动。[0036]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手7能向下旋转形成支撑。[0037]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
CN 21087258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