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March2017(A)
吴荪甫形象的悲剧性分析
梁吉星
刘朝霞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I207.43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a.2017.03.070
摘
要现代作家茅盾在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中塑造
丰富的艺术内涵及其包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了吴荪甫这一现代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耐人寻味的艺术1充满矛盾性、复杂性的人物性格悲剧
人物形象,它既给人以审美的体验,也给人们以理性的思吴荪甫性格的主要特点刚强果断,遇事沉着理性应对,考。茅盾并不是以一种批判的口吻讲述这个人物,相反是以深思熟虑,善于自控,从不妄自菲薄,总体属于理智型。但茅一种充满激情的叙述语调来塑造这个人物,人物的失败让盾将吴荪甫设置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非常特殊的社会背人感喟和同情。但仅仅把吴荪甫的悲剧归结为时代的悲剧、景和复杂的阶级矛盾中,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是片面的。笔者认为吴荪甫形象中来突出吴荪甫的性格特征,在公债市场的斗争、裕华工人的悲剧性是多方面造成的,他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情的罢工斗争及双桥镇农民反对恶霸地主的斗争这三条战线感悲剧,从更高的角度来讲也是命运悲剧。上拼命挣扎的吴荪甫,经历了事业的大起大落,他满怀实业关键词吴荪甫性格悲剧情感悲剧命运悲剧TheTragicAnalysisofWuSunfuImage//LiangJixing,Liu雄心却因失败压力而颓废,他威严高大的形象背后实际是内心情感的脆弱和狼狈,他强悍刚毅的性格时而表现出恐Zhaoxia
AbstractModernwriterMaoDuninhisrepresentativenovel怖与胆怯,他骑士精神的背后却是道德的伪善,其梦想的希望与破灭、精神的振奋与颓废等交错变化的心理因素,决定\"Midnigh\"shapesthemajorfigure—WuSunfu,whichisonein-
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必然具有其矛盾性和复杂性。triguingartimageinthemodernliterarygallery.Itnotonlygives1.1公债市场斗争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readerstheaestheticexperience,butalsotherationalthinking.吴荪甫把发展民族工业作为自己的目标,他历来看不MaoDundoesn'tdepictthecharacterinacriticaltone,butin-惯拥有大资本的民族资本家杜竹斋等一类人专门做房产交steadusinganarrativetonefullofpassiontoshapethecharacter,易、黄金买卖、投机公债市场等买卖活动,但是到头来他却thereforethecharacter'sfailureletsreadersmakeasighandfeel不能置身事外,依然参与到公债投机市场的大漩涡潮流中;sympathy.ButthetragedyofWuSunfudoesn'tonlyattributeto他憎恨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资本家垄断控制市场,但金钱thetragedyofthetimesorthetragedyoftheChinesenational的诱惑及复杂的利益关系使他一度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赵伯bourgeoisie,itisone-sided.?Theauthorbelievesthatthetragedy韬、封建余孽尚仲礼勾结在一起。在其复杂多变性格中显示ofWuSunfuiscausedbymanyaspects,histragedyisnotonly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thetragedyofcharacter,butalsotheemotionaltragedy,froma买办资产阶级的仇视,存在矛盾,竭力冲破他们的重重包higherpointofview,itisalsoafatetragedy.
KeywordsWuSunfu;charactertragedy;emotionaltragedy;围;另一方面又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tragedyoffate
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极端恐惧,充满敌意,通过依靠腐败的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读罢《子夜》,人们产生的感想与体会不是对吴荪甫的吴荪甫具有理想型的人物性格,他的内心自始至终都深深的憎恶和反感,相反更多的是欣赏、同情和惋惜,是因渴望摆脱帝国主义势力的压制,渴望自由平等的民主政治为小说在重重矛盾中塑造的吴荪甫充满矛盾性和复杂性,面貌。但他所属的阶级和他作为商人的身份又使他与帝国呈现出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内容,它既给人们以审美的体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随着公司的连验,也给人们以理性的思考。本文紧紧围绕“失败的英雄”这续失败,他的动摇、软弱、悲观便充分暴露出来。从失败的结一主题,分析吴荪甫这个艺术典型的悲剧性,进一步挖掘其
果分析,他愿望的根本出发点既是个人利益,又为了实现自
作者简介:梁吉星(1993—),男,甘肃张掖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农业科技管理、乡村治理;刘朝霞(1976—),
女,甘肃庆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西部文化方面的研究。
15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文艺传媒
己振兴中国民族工业之梦不惜用尽各种手段,其野心、贪婪、控制欲膨胀,无法摆脱作为资本家唯利是图的固有本性。
1.2裕华工人运动及农民武装起义斗争中的反动性和进步性
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悲剧命运。英国小说家爱略特说,“性格,既不坚固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活动变化
着的,和我们的肉体一样也可能会生病。”①因为性格复杂性
以及代表所属阶级的利益,吴荪甫主张疯狂镇压工人罢工,反对农民革命武装等体现出“反动性”。例如当他从报纸上知道双桥镇被起义农民占领的时候,“他狞起眼睛望着天空,忽然转为愤怒:‘我恨极了,那班混账东西!他们干什么的?有一营人呢,两架机关枪!他们都是不开杀戒的吗?’②
”
字里行间都是他的咬牙切齿的声音;因外货倾销和军阀混战造成公司巨大损失,他企图吸尽工人血汗弥补他在股票债券投机市场上所受到的损失,收买工人、动用反动军警破坏工人罢工运动,暴露出他刚愎自用、凶恶和残暴。
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
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③
吴荪甫沉着干练,
精力充沛,争强好胜,精明能干又不失魄力,具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是具有超群手腕和魄力的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从这方面讲毕竟也有“进步性”的一面。他认为,“只
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因
为他已经把自己的事业与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在讨论对朱吟秋等人的救济上,尽管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但是也是出于民族工业发展的角度考虑,不想这些工厂沦落到买办阶级手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反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爱国思想;他拿出了所有的财产打算同赵伯韬最后一战,尽管结果一败涂地,但吴荪甫这种比较坚决的同代表帝国主义利益的买办阶级斗争的精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无疑是一种“进步性”的表现。
2在各种人物矛盾关系中的情感悲剧
吴荪甫的悲剧是时代发展必然形成的,但是如果仅仅把吴荪甫的失败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民族的不幸,是片面的。吴荪甫在与家人的情感关系、与下属的情感关系、与同事间情感关系三种人物矛盾关系中的情感悲剧是进一步加速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情感悲剧主要表现在与家人包括妻子的关系中,他始终是被孤立的,他得不到来自家人的情感关切,也没法给予家人他们想要的情感关心;在与下层人物的关系中,无论他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发展他的事业,压榨工人、收买工头甚至动用军警镇压工潮都暴露出了他作为资本家的残酷天性;在与同僚的关系中,他果敢而又干练,既令他们心生畏惧又感佩他的才能,最终在轻信下断送了自己的全部事业。2.1与家人间淡漠生疏的情感关系
156
作为大企业家的吴荪甫其家庭关系却是令人无比担忧的。小说以吴家老太爷的死讯作为开头,为人物的悲剧性埋下了伏笔,预示了吴荪甫家庭存在的种种不平衡的情感关系问题将会引发吴荪甫的家庭危机、事业危机等等,为故事的发展布上了沉重的阴影。吴老太爷与吴荪甫之间“封建”与“进步”的对立关系直到吴老太爷死去,父子之间的冰层都未能解冻;以事业为中心的吴荪甫忽略了对妻子情感上的关心,也忽略了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两个人之间的情感长期得不到正常交流,属于失衡状态;吴荪甫对自己的弟弟阿萱与妹妹惠芳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他们努力学习知识科技文化,寻求进步早日能够出人头地,然而,样子呆痴的阿萱让吴荪甫深感失望,现实的悲剧把吴荪甫人生最美好的理想撕得粉碎。
2.2与下属复杂紧张的情感关系
领导者处理好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吴荪甫的工厂却存在罢工和武装暴动的局面。他镇定自若,在底层人物面前显示出十足的“大丈夫”的威严气质,极力不流露焦虑和不安,但是随着罢工、抗议接踵而至,事态发展恶化,他暴跳如雷,向下属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例如账房先生莫干丞因工厂工人罢工而束手无策时,向吴荪甫汇报时的小心翼翼和唯唯诺诺;费小胡子冒着生命危险替吴荪甫去双桥镇处理债务,刚收债回来还停歇被责备又急匆匆赶往双桥镇,却不敢表示半点怨言;屠维岳以敢说敢做、不惧胁迫、精明能干且深藏不露的大将风度得到吴荪甫重用,但是吴荪甫无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无法清楚地认识屠维岳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平息工厂的混乱,他对屠维岳自信的怀疑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质疑,因为他自己工厂的发展和生存已经不能被他控制,这是最大的不幸和悲哀。
2.3与同僚间虚伪功利的情感关系
丘吉尔说的好:“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④
但吴荪甫对同事很信任,正是这种过度信任送他走到事业的终点。吴荪甫的野心随着势力在扩大,他要把这些庸庸碌碌的企业家全部打倒,实现吞并他们的工厂,控制在自己铁腕中。他与孙吉人、王和甫等人因利益合作的关系成立益中公司,联合起来用极低价钱轻易地吃掉了陈君宜的绸厂、朱吟秋的丝厂,吞并了火柴厂等八个日用品制造厂,斗争关系可谓剑拔弩张。商场如战场,没有绝对的信任,在商场上理想化、情感化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尽管对杜竹斋很了解,但其“反叛”仍然可以说是给吴荪甫致命的打击。吴荪甫错误地将私人感情与事业交流混在了一起,与杜竹斋关系判断失误或者说轻信这个一直在身边的姐夫,是导致加速其失败悲剧的重要原因,而他在内心防线崩溃的同时也深深地陷入情感的困扰与纠结中。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总第379期2017年3月(上)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379
March2017(A)
3处于新旧时代夹缝中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悲剧3.1时代重压下的命运悲剧
毋庸置疑,吴荪甫是兴办民族工业的一员猛将,他以发展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己任,实现国家工业化强盛,抵抗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家的钳制,加速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这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要求。
20世纪30年代是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开始走下坡路的时期,经过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各种缺陷暴露了出来,此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中国,终不过是“半浮在空中的荒唐虚无的海市蜃楼”。正如茅盾指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虽有些如法兰西资产阶级性格的人,但是因为193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同于18世
纪的法国,因此,中国资产阶级的前途是非常暗淡的。”
⑤
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中,国内军阀混战的影响、买办阶级的钳制、帝国主义的入侵、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威胁,即使吴荪甫具有强大魄力和铁腕,也是无力回天,因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与资本家发展本民族工业的理想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吴荪甫悲剧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吴荪甫事业上的连连失败,他那腐化堕落、道德败坏、动摇、悲观就暴露出来了,落得众叛亲离的悲剧。他不能控制工厂里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运动;他机关算尽收买兼并过来的小厂成了自己脱不下的“湿布衫”;他和孙吉人、王和莆所苦心经营的益中信托公司在农村破产、工厂生产过剩、军阀混战以及赵伯韬的大规模经济封锁之下一败涂地,时未两月,“雄图”已成为泡影,他的悲剧命运也随之达到了高潮。3.2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导致的命运悲剧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一方面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的不满意;另一方面又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仇视与恐惧。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政府镇压工人农民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他的命运悲剧。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反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吴荪甫希望国家发达强盛,环境安定和平,可以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在国内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国外代表帝国主义利益的国民党当局,从来不想真正发展民族工业;帝国主义为改变本国经济危机,转移人民视线,对他国政治、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军阀混战愈演愈烈,人民在水生火热中饱受生活煎熬;被剥削压迫下的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起了争取民族革命和民族解放的大旗。
茅盾将吴荪甫置于这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这样一
个典型的畸形社会环境中塑造出了这么一个极具悲剧色彩命运的典型人物形象,通过对吴荪甫复杂的性格特点的描写,意在揭示20世纪30年代当下中国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同时对吴荪甫悲剧命运的安排,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附和了国民党反动派,仇视共产党和工农大众,终究也不会逃脱失败、破产的历史悲剧。
4关于吴荪甫悲剧形象的思考
吴荪甫最后终于失败了,成为“一个在无可抗拒的命运或环境下受到打击的一个传统的悲剧主角”。⑥吴荪甫的奋斗历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生存境遇的真实写照,其形象的悲剧性是多方面造成的,在深刻的时代原因和社会原因影响下形成这种充满矛盾性、复杂性的悲剧人物性格,既是性格悲剧,也是情感悲剧,从更高的角度来讲是命运悲剧。作品通过人物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性历史遭遇和命运,说明通过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实业救国道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行不通。另一层含义揭示:个人的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会实现,一切建立在反人民反社会基础上的梦想终将破灭。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和生存危机之际,争取人的经济社会地位和人的政治权利是当时人最主要的愿望,它远远超过了发展民主工业的理想。任何违背这一愿望的理想都将注定以失败而告终,即使像吴荪甫这样有能力、有手段、有着法国法兰西性格的人也不能幸免。注释
①白杨.性格决定人生全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②茅盾.子夜[M].3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36-137.③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J].语丝周刊,1925(15).
④19世纪英国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名言.二战时期,英苏和解,英国首相丘吉尔解释时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⑤茅盾《.子夜》是怎样写的[N].新疆日报(副刊):绿洲,1939-06-01.⑥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0-51.
参考文献
[1]宋聚轩.失败的英雄———吴荪甫形象新论[J].齐鲁学刊,1998(5):62-63.
[2]吴秀仁,张宏伟.令人遗憾的“子夜”人———论吴荪甫形象的艺术缺陷及其形成原因[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9(3):69-74.[3]高宗池.浅析《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138-139.
[4]刘伟.超越的悲剧与悲剧的超越———论《子夜》的现代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2):84-86.
[5]孙中田.关于吴荪甫形象的思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67-73.
编辑李前锋
15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