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校本课程编写方案
王家河小学
一、 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推进“革命传统教育”,着力打造我校革命传统教育品牌,在孩子心田播下一颗红色的种子,有效挖掘适应小学生阅读和教育教学的信息资源,积淀丰厚的革命传统文化,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经研究决定编写题为《民族的脊梁》校本教材,本教材收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红色史记、人物、故事、诗词、传说、童话、儿歌、对联等等。具体分为六个系列篇,即地域文化资源篇、抗战故事篇、君子修养篇、励志求学篇、感恩讲孝篇、诚实自省篇。
二、 编写的组织领导:
(一) 成立编写领导小组
组 长:江望生、 王学民
副组长:张家光、
成 员:李正想、 张永亮、彭运新、杜惠苏、骆汉明、李 曼、张 虹、 郑宝华、
三、组建编写委员会
1、主 编:江望生
2、副主编:李 曼(常务副主编)张家光、张永亮、李正想、
彭运新
3、编 委:张 虹、郑宝华、郭 琼、张 燕、舒友芳、
占勇胜、鲍春华、袁 惠、 严志东、王献芳
4、封面设计:江望生、袁 惠
5、插图:印刷公司设计员(待定)
6、校对:严志东、王献芳
三、应刷经费保障
争取相关领导的支持和公用经费列支,投入经费20000元用于编写和印刷。
四、 编委的分工
1、地域文化篇:江望生、舒友芳、占勇胜
2、抗战故事篇:李 曼、郑宝华、
3、君子修身篇:李正想、鲍春华
4、励志求学篇:张永亮、张 虹
5、感恩讲孝篇:彭运新、张 燕
6、诚实自省篇:张家光、郭 琼
五、 编写资源库
学校藏书室、网络、《黄陂今古谈》、学校校内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师讲述或撰写。
六、 编写进度预期
1、2013年1月1日——2014年2月29日各编委完成初稿(电子稿),交常务副主编初审、主编审定。
2、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15完成初审和审定
3、2014年3月15日——2014年4月1日完成插图、编辑及校对工作。
4、2014年4月15日前完成印刷工作。(1000册)
2013年12月26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