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 Dec.2016 热带农业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第36卷第12期 Vo1.36,No.12 20 1 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① 邓宇驰 )② 王维赞 林善海 张荣华 ) 唐仕云 ) 李 翔 梁 强 ) 段维兴 陆国盈动 韩世健 黄有总 ) 杨业彬 黄燕妮3) 王伦旺 )③ (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2 广西大学 广西南宁530004: 3广西糖业发展办公室 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为了预测和评估2016年广西甘蔗生产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广西6个 甘蔗主产市的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病虫害情况等。结果表明: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苗情比 上年略差.但有足够的苗数和良好的幼苗:螟害枯心率整体低于2015年,螟害综合防治初见成效,黑穗病发生 率高于2015年,并有加重趋势;甘蔗种植面积连续3年下滑的局面得到控制,今年略有增加;得益于“双高” 基地建设。广西蔗区的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良。建议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化学除草、后期甘蔗螟虫和绵 蚜虫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56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12.024 Survey on Sugarcane Production in Guangxi Sugarcane Producing Areas in 2016 DENG Yuchi’ WANG Weizan’) ZHANG Ronghua1’TANG Shiyun’ LIN Shanhai’ LIANG Qiang’ DUAN Weixing LI Xiang’’LU Guoying HAN Shijian HUANG Youzongs YANG Yebin 2)HUANG Yanni WANG Lunwang’’ (1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Guangxi 530007; 2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04; 3 Ofice off Guangxi Sugarcane Industry Development,Nanning,Guangxi 530022) Abstract To predict and evaluate sugarcane production in Guangxi in 201 6,the seedlings situation, variety structure,plantng ariea,insect pests and diseases of sugarcane in six major sugarcane producing cities of Guangxi province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ling situation of sugarcane in 2016 was worse than that of the last year,but the seedlings were suficifent in number and good in quality.The borer in,st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2015.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ugarcane borers has achieved a certain effect.The smut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20 1 5 and tended to increase.The sugarcane plntaing area increased slihtgly this year afte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of decline in planting area.Thanks to the construction of”hih—gyield and -sugar”sugarcane producing base,the sugarcane variety structure in Guangxi sugarcane areas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It wa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field management in time,and to pay aRention to the chemical weeding and controlling of sugarcane borers and aphids. Keywords sugarcane;seedling;variety structure;planting area;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①基金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No.桂农科2016YM03、No.桂农科2016YM02);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 发展基金项目(No.2015JZ02、No.2015JZ93)。 收稿13期:2016—08—24;责任编辑/黄艳;编辑部E-mai1:rdnk@163.com。 ②邓宇驰(1984~),男,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甘蔗育种与栽培技术,E-mail:dyxj.32@163.com。 ③通讯作者:王伦旺(1965 ̄),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甘蔗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E-mail:wlunwang@163.com。 ——105—— 2016年l2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36卷第l2期 蔗糖业是广西的传统支柱产业.广西是全国糖 料生产最具优势的区域.是中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 地,常年种植面积约80多万hmz,产糖约600万t, 植面积为69.07万hm。,比2015年增加0.74万hm , 增幅为1.08%。其中崇左、南宁、来宾、河池4个 市种植面积比上年度增加.增幅为1.80%~ 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5%左右.对中国食糖产业有着 重大影响[ 为全面地了解2016年广西甘蔗苗期 生产情况,预测和评估广西蔗区整体形势。广西糖 17.17%,柳州、百色种植面积减少,减幅分别为 5.04%、30.47%。 业发展办公室组织广西糖业协会、广西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所和广西大学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调研 小组,赴广西蔗区几个甘蔗主产市对甘蔗苗情、品 表1 各市种植面积(初步统计) 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等进行调研和评估。 1 调查地点与方法 调查地点包括南宁、河池、柳州、崇左、百 色、来宾6个甘蔗主产市 共调查了6市17县 (区)361个样本区.其中新植蔗184个.宿根蔗 177个 调查于2016年5月26 ̄31日进行.采用 从甘蔗植期结构上看.本次调查的各县(市、 区)新植蔗种植面积比例(表2)有所回升.这与 2015~2016年榨季蔗价回升以及部分企业提早出 台2016 ̄2017年榨季原料蔗保底价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各县(市、区)和制糖企业加大推进自治区甘蔗 “双高”基地建设项目力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内容 包括各蔗区甘蔗每公顷苗数、株高、黑穗病株率、 螟害率等指标.数据收集包括统计各蔗区甘蔗种植 面积、不同品种种植面积、不同品种的生长情况 等。本文中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的统计数据由各相 关市、县糖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 如崇左市、南宁糖业。值得欣慰的是调查县(区) 2016年新植蔗种植面积比例已基本恢复到正常年 景的水平,占总面积的38.84%,南宁市、来宾市 2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情况 2.1.1甘蔗种植面积及植期 蔗区表现最好,占比分别为48.26%、45.37%;蔗 区中多年宿根蔗地所占比例明显减少 从各市初步统计结果(见表1).6市2016年种 表2调查县(区)种植面积及植期 一lO6一 邓宇驰等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续表2调查县(区)种植面积及植期 2.1.2甘蔗品种结构 力不如桂糖42号和桂柳05136.2016年桂糖29号 的种植面积已开始下降 2.2 总体苗情 据糖业部门反映.蔗区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 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减,新品种如桂糖42、桂柳 05136、桂糖29号等面积在逐渐上升,新品种种植 面积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双高”基地建设.因为 “双高”基地种植的大部分为优良新品种. “双高” 基地建设在蔗区品种改良、结构调整确实发挥了较 大的作用E3] 对6个市的蔗区调查结果(表3)表明.宿根蔗 平均发株数比上年减少了0.19万株/hm。.新植蔗平 均苗数比上年增加了0.31万株/hm 。宿根蔗发株最 好的是百色市为l3.28万株/hmz,其次是河池市. 为11.93万株/hm :较差的是来宾和崇左市,分别 为8.07万和8.92万株/hm 新植蔗出苗最好的是百 色市.平均每公顷苗数为l1.7O万株.其次河池 市,为10.94万株;柳州、来宾出苗较差。 从各市看.崇左市新台糖22号约占85%.比 上年度下降了5%.桂糖42号、桂糖29号、桂柳 05136、桂糖31号等新品种面积在逐渐加大:来宾 市新台糖22号约占80%。桂糖42号、桂柳05136、 桂糖32号、粤糖93/159、粤糖00/236等新品种 占15%~17%:南宁市新台糖系列占70%左右.其它 优良品种约占25%.其中桂柳05136和桂糖42号 增幅较大,粤糖93—159、粤糖O0—236和粤糖60 号逐渐萎缩.宿根性强但蔗糖分较低的粤糖 94-128有抬头的趋势 柳州市新台糖22号约占 50%.桂柳05136约占30%.其它品种还有桂糖42 号、柳城2号、桂辐98/296等。百色市新台糖22 号约占80%.粤糖94/128占7.5%.其它新品种主 株高方面.宿根蔗和新植蔗平均株高分别比去 年同期矮8.4和5.2 cm.除百色市和南宁市的宿根 蔗外.其他各蔗区宿根蔗和新植蔗株高均比去年同 期矮。宿根蔗株高最高的是崇左市为48.5 cm,其 次是南宁市和百色市.分别为46.8和45.9 Cm。新 植蔗株高较高的是南宁市和来宾市.分别为33.6 和32.6 cm:其次是百色市和崇左市.平均株高分 别为30.1和29.0 cm:株高最矮的是柳州市,平均 株高只有23.9 cm 宿根蔗平均株高比新植蔗高 il.9 cm。 要为桂糖42号、桂糖31号、粤糖00/236、桂柳 05136。河池市桂糖21号、台优、ROCI6等的种植 面积进一步萎缩:甘蔗新品种桂糖42号、桂柳 05136发展势头良好:桂糖29号在宜州市已成为 当家品种.但由于桂糖29号的丰产性和抗倒伏能 从数据可以分析,2016年度百色市、河池市、 柳州市苗情略优于2015年.而来宾、南宁、崇左 市则比2015年略差,由于来宾、南宁、崇左市种 植面积占比百色、河池、柳州市高。因此2016年 全区总体苗情比去年略差.出苗数与去年相当.但 1 07— 20l6年l2月 株高比去年矮 热带农业科学 第36卷第12期 逐年上升趋势.说明部分蔗农的管理仍不到位 2013年以来河池蔗区的黑穗病感染率逐渐下降. 并且感染率很低.但2016年则略有反弹。这与个 别蔗区原有抗黑穗病较差的桂糖2l号所占比例仍 较大(如金城江的白土乡)以及近年来新推广的抗黑穗 病虫害方面.全区甘蔗枯心苗率发病率低于去 年.新植黑穗病发病率与去年相当.宿根黑穗病发 病率高于去年。全区宿根蔗枯心苗率比新植蔗高, 来宾市宿根枯心苗率最高.达到8.99% 2016年黑 穗病率宿根同比增加0.63%.新植蔗与去年相当, 病较强品种桂糖29号、桂糖32号等品种的比例下 减少0.04%:崇左市宿根蔗的黑穗病株率最高.达 到9.77%。从各调查点最高螟害枯心率来看,仍呈 降有关 表3不同蔗区甘蔗生长情况比较 3讨论与结论 3.1 甘蔗种植面积连续3年下滑的局面得到控制 面积为69.O7万hm .比2015年增加0.74万hm。. 增幅为1.08% 此外.新植蔗种植面积比例已基本 恢复到正常年景的水平,占总面积的38.84%.蔗 区中多年宿根蔗地所占比例明显减少 3.2整体苗情比上年略差 由于2012 ̄2013至2014~2015榨季的原料蔗 收购价格连续下跌后.普通蔗农的种蔗收益下降. 甘蔗种植大户全线亏损.加上前2个榨季部分制糖 企业不能按时兑现蔗款.甘蔗种植面积连年下滑. 受前期低温冰冻阴雨寡照天气的影响.2016 年全区总体苗情比去年略差.出苗数与去年相当. 但株高比去年矮 各蔗区宿根平均发株同比减少了 O.19万株/hm .新植平均苗数比上年增加了0.31万 株/hm 宿根蔗和新植蔗株高分别比上年同期矮 8.4和5.2 cm 至2015年降至最低点 2015 ̄2016年蔗价恢复到 440元/t以后.蔗农对蔗价虽然还不十分满意.但 农民种植甘蔗意愿已有回升.部分蔗农愿意扩大新 植面积.甘蔗种植面积连年下降的局面基本得到控 制。从调查的6个主产市初步统计.2016年种植 一108一 邓宇驰等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虽然2016年总体苗情比不上2015年.但每公 顷苗数总体上是够的.并且蔗农管理的意愿比 2015年积极,如果中、后期风调雨顺,并加强管 理.单产有望与2015/2016年榨季持平或略高。 3.3螟害枯心率整体低于2015年 除来宾、南宁蔗区宿根蔗的螟害枯心率高于 2015年外.其他蔗区甘蔗螟害枯心率均低于2015 年 除了因前期低温阴雨冰冻天气影响螟虫的产 卵、幼虫孵化及生长发育外,近年推广的螟虫化学 结合生物防治也起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如南宁市和 河池市2个蔗区的制糖企业通过手机信息平台.发 布螟害发生时间和防治适期.指导蔗农选用适用农 药防治螟虫。部分蔗区推广蔗田释放性诱剂、人工 释放赤眼蜂防治螟害等综合措施初见成效.蔗区螟 害率逐年下降£ 3.4黑穗病发生率高于2015年.并有加重趋势 2016年黑穗病率新植与去年相当.但宿根蔗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77%.这主要是受到蔗区主栽 品种的影响。以崇左市蔗区为例.崇左蔗区的当家 品种仍然是高感黑穗病的新台糖22号.占总面积 85%.2016年宿根蔗黑穗病株率为各蔗区中最高. 达9.77%[ _8l 3.5蔗农管护甘蔗的积极性提高.但扩种甘蔗的 意愿仍然不高 本次调查中发现.除了百色部分蔗区外大多数 蔗区的蔗农管护甘蔗的积极性比2014和2015年 高.最明显的表现是今年虽然雨水多,但蔗地杂草 防除工作比前2年到位.往年出现的“草比甘蔗 高”的蔗地今年极少发现:崇左蔗区部分蔗田蔗农 主动拔除黑穗病株.南宁市蔗区蔗农施肥费用比去 年增加100 ̄200元.且宿根蔗普遍已经施肥管理. 部分种植较早的新植蔗已经施肥培土:河池蔗区甘 蔗管护工作也比前2年做得好。通过交流发现.部 分蔗农对2015 ̄2016年榨季的原料蔗收购价还不十 分满意.对2016 ̄2017年榨季的蔗价能否再上升持 怀疑态度.如甘蔗收购价回升到蔗农认为合理的程 度,将扩种甘蔗。否则将改种或出租土地给别人。 3.6 “双高”基地建设在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及品 种改良中发挥积极作用 2014年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启动以来.在 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及新品种推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 由于各蔗区“双高”基地基本种植优良新品 种.因此极大的促进了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及蔗 区的品种更新换代.如扶绥县新台糖22号2014年 以前面积占95%以上.通过2年多的“双高”基地 建设.目前新台糖22号种植面积已下降到75%以 下,一些新品种如桂糖42号、桂糖29号、桂柳 05136开始得到大面积推广 在本次的苗情调查 中.大多数“双高”基地的甘蔗生长情况优于周边 的普通农户. “双高”基地建设成果值得肯定 4建议 4.1 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加快广西甘蔗品种的 更新换代 目前广西自育品种桂糖42号、桂糖29号、桂 糖32号、桂糖31号、桂糖46号、桂柳05136等 一批新品种已得到糖厂、蔗农的广泛认可.要充分 利用“双高”基地建设的契机,通过示范现场会、 观摩会、推介会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新品 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蔗农看得见、摸得着、用 得上.发挥优良新品种的增产增收作用.加快促进 广西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 4.2加强甘蔗良种繁育推广基地建设.确保充足 而优质的种源 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自治区良种繁育体 系建设。为蔗区提供更多优良新品种 特别一些蔗 区有秋植蔗的种植计划.有关部门应提前做好优良 新品种的供应和调配计划.确保有充足的种源.进 一步稳定甘蔗种植面积.促进甘蔗产业的稳定发展 4.3加强现阶段的甘蔗田间管理 4.3.1 加强对蔗农防除杂草的技术指导 蔗地化学除草是一项省时、省工、省力,节约 成本的一项栽培技术.近年来已经被蔗农接受.但 要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必须根据杂草的种类选择 适合的除草剂。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 。因此, 加强对蔗农防除杂草的技术指导是当前甘蔗田间管 理的重点任务 4.3.2加快甘蔗施肥和大培土 当前是甘蔗施攻茎肥的关键时期.各地应利用 雨前或雨后土壤水分适宜的时机.加快甘蔗施肥和 1 09— 2016年12月 热带农业科学 第36卷第l2期 大培土,重施攻茎肥,确保甘蔗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争取有较大的单茎重 建议新植蔗的攻茎肥在施足 基肥的基础上.每公顷施用尿素375 ̄450 kg.氯化 钾15 ̄20 kg:如果至今未施肥的宿根蔗每公顷施氮 磷钾总含量45%以上的复合肥750 1 125 kg+尿素 [3]周爱芳.崇左市甘蔗“双高”基地建设问题与建议[J]. 南方园艺.2016,27(2):27—29. [4]雷崇华,于凤良,李廷化,等.蔗田释放赤眼蜂防治甘 蔗螟虫效果分析[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5(6): 44—46. [5]何志强.岑延新.陆驰.等.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大 300 ̄450 kg 施肥后即时进行大培土.提高肥料 的利用率 4.3.3做好螟虫和绵蚜虫的防治 田示范及效益分析[J].中国糖料.2015,37(2): 61—62. [6]潘雪红.黄诚华.应用性诱剂防治甘蔗螟虫[J].中国 6月下旬至7月初第三代螟虫将发生.尤其第 三代条螟.将引起大量刚拔节不久的蔗株枯心造成 枯梢.各地应根据糖厂的虫情预测预报.做好喷药 防治工作.确保不受螟虫为害.以提高有效茎数, 增加产量和蔗糖分[11-13] 6月下旬至7月初和9月 是绵蚜虫重点防治时期.建议在6月下旬每公顷用 lO%P ̄虫啉可湿性粉剂140 ̄225 g.或5%吡虫啉乳 油300 ̄450 mL.或用50%辟蚜雾水剂750 ̄900 mL, 兑水675~900 kg喷雾防治 9月如果仍发现有绵 蚜虫危害的蔗田.用上述药剂再次喷雾防治.以确 保甘蔗正常成熟.提高甘蔗蔗糖分和蔗汁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杨瑞,杨丽涛,谭宏伟,等.广西甘蔗栽培技术的 发展进步[J].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0):1 770— 1 775. [2]刘全跃,周海涛.南糖公司、凯利公司在武鸣县实施 “双加双带”新模式推动“双高”新发展的调查报告 [J].广西糖业.2o15(3):3-5. 一ll0 糖料,2o12(1):63—66. [7]农雪萍.甘蔗品种在崇左市江州区对比试验初报[J]. 广西糖业,2016(3):1l一13. [8]韦昌联.广西蔗区新台糖22号种性退化现状分析及对 策措施[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 113—2 1l7. [9]闫青云,梁元耀.方峰.等.4种除草剂防除甘蔗田 恶性杂草试验[J].西南农学报,2011,24(6):2 234—2 237. [1O]李贵.吴竞仑.除草剂对作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J].安微农业科学,2007,35(29):9 157—9 159. [11]潘雪红,黄诚华,魏吉利,等.卵寄生蜂对甘蔗螟虫 寄生情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糖料,2015,37(6): 53-55. [12]李文凤,尹炯,黄应昆,等.甘蔗螟虫为害损失研 究[J].植物保护.2016.42(4):205—210. [13]李毅杰,段维兴,王泽平,等.2015年广西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J].中国植保导刊, 2016(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