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五大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0题) 1、招聘与甄选的核心是( )
A、人与人的匹配 B、人与事的匹配 C、事与事的匹配 D、人与岗的匹配2、下列不属于员工配置的形式的是( )
A、人岗关系型 B、移动配置型 C、充分配置型 D、流动配置型 3、关于人力资源供给的特点说法不正确是( ) A、动力性 B、经济性 C、自我选择性 D、个体差异性 4、面试测评的素质不包括( )
A、耐心 B、兴趣爱好 C、智力 D、成熟度 5、下列不是网络招聘的优势的有( )
A、成本低 B、突破时空限制 C、信息准确度高 D、容量大 更新快 6、下列哪个是应届毕业生适用的招聘渠道( )
A、中介招聘 B、网络广告招聘 C、 猎头招聘 D校园招聘 7、下列属于全国性招聘的网站是( )
A、英才网联 B、前程无忧 C、天际网 D、上海招聘网 8、企业需要招聘招聘中高级人才一般会首选( ) A、猎头 B、报纸广告 C、人力资源市场 D、内部招聘
9、某公司先配置员工,根据员工才能来制定新产品的开发计划,这个公司用的战略是( )
A、 领先战略 B、开发人才战略 C、既得人才战略 D、滞后战略
10、面试官在见到应聘者后很短时间内就根据应聘表格和应聘者外貌做出录用决定的行为 属于(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近 B、因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9题) 1、招聘队伍的组建要遵循哪些原则( )
A、知识互补 B、能力互补 C、兴趣互补 D、气质互补 2、招聘中介的主要职责有( )
A、职业介绍 B、保护求职者 C、就业培训 D、解决劳务纠纷 3、从整体角度看,人的素质包括( ) A、能力 B、人格 C、理念 D、健康 4、下列属于招聘的原则的是( )
A、合法原则 B、竞争择优原则 C、量才而用原则 D、注重效益原则 5、制定招聘纲领时,须制定( )
A、招聘人数 B、招聘标准 C、招聘队伍组成 D、招聘经费预算 6、招聘与配置地法制条件是( )
A、《劳动法》 B、《婚姻法》 C、《就业促进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7、新员工入职培训地方法有( )
精选
A、讲授法 B、研讨法 C、演示法 D、视听法
8、下列属于能岗匹配这一招聘原则的支撑理论是( ) A、冰山模型 B、特质理论 C、特质--因素理论 D、能力理论
9、岗位分析的方法依据不同的标准分为基础分析法和现代分析法,下列属于现代分 析法的是( )
A、职位分析问卷法 B、关键事件法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 1、招聘:
2、人力资源配置:
3、人力资源测评:
C、功能工作分析法 D、管理职位描述法
4、面试:
5、背景核查:
精选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8空)
1、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2、气质是先天形成的,气质学说认为人有四种气质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现代经济的角度看,影响社会人力资源供给数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员工培训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试的基本步骤有准备、________、 _______、结束、_________。 五、简答题(共38分)
1、简述新员工培训的作用(8分)
2、简述招聘笔试常用的方法有哪些?(8分)
3、简述聘用决策的原则有哪些?(
4、员工引荐是企业外部招聘渠道之一,请简述员工引荐的有点有哪些?(精选
8分) 8分)
5、简述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缺陷(6分)
精选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0题) 1`~5 D C B A C 6~10 D B A A 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9题) :1、ABD 2、 AC 3 、ABCD 4、ABCD 5、 ABD 6 、 AC 7 、ABCD 8、 ABC 9、 ACD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
1、招聘: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经营管理目标和完成工作任务,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
具考察和筛选,把外部具有本组织所需要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申请人吸收到空缺
岗位上的过程。
2、人力资源配置:是组织为达成某战略目标和日常工作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的指导下,根据其特点和岗位职务的要求,有效地分配和使用劳动要素即人力资源
的过程。
3、人力资源测评:是指以现代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心里
测量、面试、情景模拟等多种手段、方法对人力资源个体的品德、智力、技能、知
识、经验等素质进行测量、评价的活动过程。
4、面试:是指在一种特定场景下考官有目的地与面试者进行面对面的观察、交流、
互动可控的测评方式,是考官通过双向沟通来了解素质对象的状况、能力特征以及
应聘动机的一种人员甄选手段。
5、背景核查:即对即将录用者的个人背景进行调查核实,是用人单位通过第三者对
应聘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和验证。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8空) 1、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平衡) 2、(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3、(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迁移)(劳动参与率)(劳动时间)。4、(基础性培训)(适应性培训)(非个性化培训)。 5、(引入)(正题)(回顾)。 6、简答题(共38分) 1、(4x2’=8分)
A、有助于减少新员工的焦虑感
B、有利于缩小新员工与所分配职务之间的差异
C、新员工进入群体过程的需要
D、有利于培养新员工的归属感
2 (4x2’=8分)
A、知识测试法
B、能力测试法
C、素质测试法
D、综合测试法
3 (4x2’=8分)
A、用人惟才原则
B、能力重于学历原则
精选
C、高级人才内部选拔优先原则 D、注重发挥人才长处原则 4 (4x2’=8分) A、成本低 B、缩短了招聘时间 C、求职者的素质较高
D、减少了不安和恐惧感,从而可降低辞职率 5 (3x2’=6分) A、容易产生摩擦性失业
B、会出现取得了经济效益而影响以致损害社会效益的可能性
C、市场体制下,用人单位把过剩劳动力暴露出来,推向社会,加入社会失业大军,
会造成社会问题、影响社会效益,对宏观人力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精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