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12114010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学时:72 理论课学时:54 实验课学时:18 学 分:3.5
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除系统讲述有关电视教材编导的理论、技巧外,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较多的影视作品观摩分析,并要求在课堂讲授之外安排一定量的电视节目创作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制作的能力和技巧。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教材编导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影视制作技巧。从了解电视教材制作的全过程入手,掌握摄、录、编的基本技巧和基本要领以及摄录设备的性能特点,掌握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熟练利用专业设备根据分镜头稿本拍摄、编辑完成一部完整的电视教材专题;熟悉各阶段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为今后电视教材的编导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电视节目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概况;理解电视节目的分类,能够区分出常见电视节目的类型;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并在电视节目创作中加以实践;了解电视节目编制人员构成及其素质要求;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电视节目的分类及其制作流程;难点是电视节目制作全数字化制作方式。
第一节 电视节目
1.1 电视节目 1.1.1 什么是电视节目 1.1.2 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 1.1.3 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二节 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
1.2.1 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
1.2.2 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及其素质要求
第三节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第二章 电视节目策划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电视节目策划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地位;掌握电视节目策划的界定及其基本原则;掌握电视节目策划所涉及的各个元素,并能具体应用到实践活动之中;掌握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程序;掌握电视节目策划文本的基本写作格式与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深入理解电视节目策划的意义及其原则,电视节目策划的工作流程,电视节目策划书的撰写;难点是电视节目策划涉及元素间的关系辨析以及策划文案的书写。
第一节 电视节目策划的原则
2.1.1 电视节目策划的任务 2.1.2 电视节目策划的原则
第二节 电视节目策划关系
2.2.1 电视观众 2.2.2 广告商
2.2.3 公共关系 2.2.4 媒体定位 2.2.5 主持人与明星 2.2.6 节目形态
第三节 策划程序与内容
2.3.1 项目解读与调研
2.3.2 战略分析 2.3.3 创意
2.3.4 整理书写策划文案 2.3.5 指导策划文案的实施 2.3.6 策划结果评估
第三章 剧本与分镜头脚本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电视剧本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差异性以及电视剧本写作的独特要求;了解电视剧本写作的创意、审查、写作的阶段性要求;掌握剧本的写作格式及剧本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理解镜头与镜头组的含义,掌握根据文字脚本分镜头的方法;理解分镜头脚本的概念及格式,通过实践创作掌握分镜头脚本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理解电视剧本写作的语言特点,电视剧本的格式及结构安排;理解镜头与分镜头的意义及具体方法。难点是电视剧本写作与文学剧本写作的差异性区分,分镜头编辑点的选择。
第一节 剧本 第二节 剧本写作的阶段与格式
3.2.1 剧本写作的几个阶段 3.2.2 剧本格式
2
第三节 剧本结构
3.3.1 剧本的外部结构 3.3.2 剧本的内部结构
第四节 镜头与分镜头
3.4.1 镜头与镜头组 3.4.2 分镜头
3.4.3 分镜头脚本及其格式
第五节 分镜头脚本的创作
3.5.1 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分镜头 3.5.2 采用多种手段强化重点内容 3.5.3 运用影视手法增强艺术效果
第四章 电视摄像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摄像机的发展历史;了解摄像机的分类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熟悉摄像机的各个组成部分;掌握摄像机常见的功能,并能正确维护摄像机;了解是音频数据的记录与存储技术及其优缺点;熟悉摄像机的各性能指标,并能据此正确选购摄像机。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摄像机的构成及其功能的熟悉,在此基础上能熟练应用摄像机;难点是电视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 摄像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摄像机的分类及应用 4.2.1 广播档摄像机 4.2.2 专业档摄像机 4.2.3 家用档摄像机 4.2.4 特殊用途摄像机
第三节 摄像机的构造及功能
4.3.1 镜头 4.3.2 寻像器 4.3.3 机身 4.3.4 话筒 4.3.5 电池
第四节 记录与存储
4.4.1 磁带记录与存储 4.4.2 硬盘记录与存储
4.4.3 可读写光盘记录与存储 4.4.4 半导体存储卡记录与存储
第五节 摄像机的性能指标
4.5.1 摄像机的三大技术指标 4.5.2 其他性能指标
3
第六节 摄像机的维护
第五章 摄像机的使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会如何正确地调整摄像机;练好扛机基本功,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要领;掌握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掌握摄像机常见的功能,并能正确维护摄像机;掌握在特殊环境、特殊天气条件下的拍摄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摄像机的调整和操作要领,掌握常用的拍摄方法;难点是扛机基本功的练习以及特殊条件下的拍摄技巧。
第一节 摄像机的调整
5.1.1 光圈的调整 5.1.2 滤色片的调整 5.1.3 黑白平衡的调整
第二节 摄像机的使用
5.2.1 摄像操作要领 5.2.2 摄像机的运动
第三节 非常规环境下的拍摄
第六章 电视照明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光、电光源和照明灯具的基本知识;了解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自然光特点及其对画面拍摄的影响;掌握不同方向光线及其各种造型光的特性,以达到更好地完成画面造型的任务;掌握电视布光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电视布光的方法;难点是各种电光源的特性及其造型特点,复杂环境下的电视照明,动态布光和多人物布光。
第一节 照明基本知识
6.1.1 光的基本知识 6.1.2 光线的性质 6.1.3 光线的方向
6.1.4 自然光线条件和效果分析 6.1.5 造型光的分类
第二节 照明器材
6.2.1 电光源 6.2.2 照明灯具 6.2.3 灯架 6.2.4 调光设备
第三节 电视布光方法
6.3.1 室内人物光线处理 6.3.2 室内白天场景布光 6.3.3 室内夜景布光
第七章 电视画面构图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电视画面构图的概念和特点;知道电视画面构图的形
4
式元素和结构元素,并且能在实际情景中合理运用;根据不同表现目标,能灵活调度摄像机机位进行拍摄;了解标清电视与高清电视画面构图的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结构元素、运动元素、造型元素及心理元素等的合理运用,摄像机机位的合理布局;难点是摄像机机位的选择以及造型要素的合理安排。
第一节 电视画面构图概述
7.1.1 电视画面构图的概念 7.1.2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第二节 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
7.2.1 光线 7.2.2 色彩 7.2.3 影调 7.2.4 线条 7.2.5 质感 7.2.6 立体感
第三节 电视画面构图的结构元素
7.3.1 主体 7.3.2 陪体 7.3.3 前景 7.3.4 背景 7.3.5 空白
第四节 摄像机机位的选择
7.4.1 拍摄方向 7.4.2 拍摄高度 7.4.3 拍摄距离
第五节 高清电视画面的构图 第八章 电视后期编辑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蒙太奇的由来,理解蒙太奇的概念,体会蒙太奇的作用;掌握镜头组接的原则、技巧及跳轴的方法;能根据节目内容需要,合理选择画面编辑点和声音编辑点;了解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组成及工作流程;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数字合成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蒙太奇的概念、作用,镜头组接的常用方法,编辑点的选择,非线性编辑基本操作;难点是蒙太奇理论的理解,镜头组接的技巧,非线性编辑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第一节 蒙太奇艺术手法 8.1.1 蒙太奇的由来 8.1.2 什么是蒙太奇 8.1.3 蒙太奇的分类
5
8.1.4 蒙太奇的作用
第二节 镜头的组接
8.2.1 镜头组接的原则 8.2.2 镜头组接的技巧 8.2.3 镜头转场的技巧
第三节 编辑点的选择
8.3.1 画面编辑点 8.3.2 声音编辑点
第四节 后期编辑
8.4.1 线性编辑系统 8.4.2 非线性编辑系统
8.4.3 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第五节 数字合成
8.5.1 数字合成的基本概念
8.5.2 数字合成的基本过程
第九章 电视特效、动画与字幕的制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数字化电视特效、动画与字幕制作的发展现状和设备;了解数字化电视特效、动画与字幕制作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数字化电视特效、动画与字幕制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电视特效、动画与字幕的制作过程;难点是各类特效的应用场合以及动画的创意。
第一节 数字化电视特效制作
9.1.1 数字化电视特效概述 9.1.2 数字化电视特效的种类 9.1.3 数字化电视特效制作系统 9.1.4 数字化电视特效制作流程
第二节 数字化电视动画制作
9.2.1 动画制作概述 9.2.2 关键帧动画技术 9.2.3 程序控制动画技术
9.2.4 动作采集技术 9.2.5 动画变形技术 9.2.6 模拟动画技术
9.2.7 数字化电视动画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 9.2.8 数字化电视动画制作系统
9.2.9 数字化动画制作流程
第三节 数字化电视字幕制作
9.3.1 电视字幕的种类和应用
6
9.3.2 电视字幕制作设备
9.3.3 电视字幕制作方法
第十章 电视节目音频制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了解电视节目中常见的声音类型及其作用;学会电视节目制作中所需的音频设备的使用;掌握后期配音及音响合成的方法;能熟练操作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后期数字化音频制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电视节目后期配音及音频合成,非线性编辑软件后期制作音频的常规操作;难点是电视节目音频制作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技巧。
第一节 电视节目的声音类型
10.1.1 语言 10.1.2 效果声 10.1.3 音乐
第二节 音频制作设备
10.2.1 话筒 10.2.2 调音台
10.2.3 数字音频工作站 10.2.4 录音仪表
第三节 电视节目音频制作
10.3.1 声音的录制
10.3.2 音响合成
10.3.3 电视节目制作后期数字化音频制作
四、实验环节
本课程实践环节分为电视节目的前期摄录和后期制作两部分,实验项目汇总表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实验项目 数字摄像机的调整 固定画面拍摄 运动画面拍摄 肩扛式执机方式 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素材的采集 电视拍摄技巧 电视节目制作合成 学时 2 1 1 1 4 1 4 4
7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学时 理论课学时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合 计 2 1 12 6 8 3 12 6 2 2 54 实验课学时 3 7 1 3 3 1 18 合计 2 1 12 9 15 3 13 9 5 3 72 六、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七、推荐使用教材
1.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王润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2.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程,南国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乌美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制 订 人: 审 核 人:
修订时间:二零一一年七月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