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来源:欧得旅游网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 源泉,在教学中让幼儿充分地动起来,奥 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有效途径之一。实践 证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 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 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开发幼儿 的多元智能。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 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多元智能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 教学中如何能让幼儿充分地动起来?奥 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有效途径之一。奥尔 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 家、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 夫创立的,是当今世界音乐著名的、影响 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是 集原本性、即兴性、创造性等三大原则于 一体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它是同动作、舞 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以节奏为基础, 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合教学的 音乐教育,是创造性儿童音乐教育,能唤 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情感, 是培养音乐感觉和音乐情感的金钥匙。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全人格发展和创 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 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 界广泛流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青睐。 一、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如何提 高他们的交往能力一直是教育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 较好地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许多音乐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 的,如合唱、集体舞、小乐队、游戏等,因 口合浦师范学校黄海强 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个体创造和群体 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尊重个 体发展,又注重群体的交往合作。奥尔夫 音乐教学法要求对教学对象年龄特征、 心理、生理状态有充分了解,课程设计周 密准确,能让幼儿从头到尾跟着老师走。 在欢快的唱歌、律动游戏中,幼儿可以慢 慢脱离家长。在简单的打击乐器教学中, 如碰铃、铃鼓,利用幼儿刚学会的基本节 奏,开展一些简单的乐器合奏,如两个声 部,要求幼儿互相听,准确配合好。幼儿 在这个练习中开始注意到有其他小朋友 的存在,知道要与他人好好配合,就能演 奏出好听的音乐来。律动舞蹈对此有循 序渐进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的两人或 多人以上的配合竞赛游戏,小朋友就会 从中明白到要取胜就要尊重小伙伴,就 要与他们好好配合,只有团结大家,才能 很好地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幼儿 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会得到发掘和强化, 也会使幼儿受用终身。 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 趣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 法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幼儿参 加进来,让幼儿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 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幼儿 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 音乐的实地演习。比如老师教一首歌谣 “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 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前两 句老师从低音唱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 唱到低音,动作则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 膝,脚掌平放在地,双手从脚下随着歌声 向上做爬的动作,当唱到爬到头顶上时, 手正好到达头顶,唱下两句时,手又从头 顶爬到脚下。这种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 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 音。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 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 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 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就可有节 奏地敲击,奏出音乐,使幼儿很容易喜欢 音乐。 三、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感觉能力是人认识世界、发展智力、 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通过音乐教育 可提高幼儿听觉的敏锐性等。而具有创 造性的人必然是感觉灵敏的人,奥尔夫 音乐教学法运用于幼儿的音乐教育正是 培养他们感觉的最好途径。奥尔夫音乐 教学法通过音乐教育,鼓励、帮助他们成 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 者,使幼儿从音乐中享受喜悦、乐趣,通 过音乐教育提高幼儿运用音乐的形式进 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一)即兴表演可培养幼儿探索和实 践能力 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 具有特殊的作用。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 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 学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原则。 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 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 式。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就是回归人 的原本性教育,它强调感性(感知、感觉、 感情、感悟)的挖掘、培养。它采用的方法 更是从儿童、原始民族所特有的艺术方 法和形式(综合的、即兴的,更接近人体 的活动)中摄取灵感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以挖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寻求感性 与理性、身心平衡的发展为目的。正如一 切原始形态的艺术活动都带有自发性、 创造性一样,奥尔夫倡导的原始性音乐 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创造。奥尔夫明 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 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有简单复 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 音乐的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 意义,同等价值”。引导创作成了奥尔夫 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幼儿提供一 些原始性的材料(如最基本的音调、最基 本的节奏、最基本的动作方法等),教师 被要求站在幼儿的角度来主持展开音乐 教学活动;幼儿则主要是通过在范例和 教师启发引导下进行集体创作的音乐学 习,幼儿被要求即兴编创歌词或吟诵韵 文;幼儿被要求用自己创造的音响和图 形来记录自己的音乐,创造自己的“乐 谱”等等。通过幼儿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 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培养和发展儿童 的创造力。 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 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 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 即兴活动使幼儿在“做”中扬长补短地主 动学习,想象力、创造性也得到相应的发 挥。奥尔夫音乐教学明确提出,重要的是 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儿童在成长、 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 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 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 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 展。奥尔夫说过,原本性的音乐是让儿童 很早就开始以即兴形式活动,对创造性 的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 材进行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幼儿的 即兴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敏锐的听觉, 精确的节奏感。对于音乐定时、结构的感 知,对于音乐形象、表现的强烈和高度的 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实际上是对 幼儿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奥尔夫音 乐教学中首先唤醒和加以训练的是幼儿 的想象力,因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 即兴活动。 (二)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创新 环境是幼儿的启蒙老师,离开生活 环境的教育是苍白空洞的。同样,如果教 幼儿学习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 这样的音乐活动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 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握幼儿实际生 活中的现象、细节,结合幼儿接受音乐教 育的能力和特点,结合音乐教育实际需 要向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音 乐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 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奥尔夫音乐 教学法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幼儿的 生活经验,他们的认知是建立在已有的 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奥尔夫要求在课程 内容上,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 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 材融人儿童音乐教学中。因此,只要老师 能遵循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恰 当地选用教材,细心地研究教材,从中挖 掘有助于培养能力的教育因素,结合幼 儿的生活经验、学习活动,切合幼儿实际 情况进行音乐教育,幼儿就能得到音乐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幼儿有了一定的音 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技能和生活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和领悟 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 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四、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 现代科学家把人的智能归纳出了七 种,即: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 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 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七种。运用奥尔夫 音乐教学法可在一堂音乐课开发人的多 元智能。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音乐教 育不只是单纯的音乐教学,而是融音乐、 动作、舞蹈、语言、游戏、创作等为一体 的。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极 其注重开发幼儿的创造性及参与性,赋 予幼儿综合的能力。幼儿可以在轻松愉 快的情绪中,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 和掌握原本性的音乐,并且锻炼其他方 面的能力。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 外在的知识灌输和技术训练,而是通过 幼儿的亲自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 例如.老师让幼儿用美术、用线条、 符号及毛线等把音乐表现出来。老师开 始让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现人体最基本 的四种表情——喜、怒、哀、乐。幼儿充分 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黑板上展现 了一幅幅丰富的简单而又形象的表情符 号,他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开了。老师 紧接着又让幼儿用颜色来表现。最后,老 师引导幼儿完成以下任务:让幼儿用线 条、形状、颜色等,分组设计一个音乐故 事,把它画在白纸上,然后再把故事表 演出来。幼儿积极地开动脑筋,编故 事——调颜色——编线条、想符号—— 画故事——表演故事,一步一步地完成 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这堂音乐课大胆地 融入了美术、创造、表演等,把幼儿的潜 能挖掘了出来,让幼儿自信地找到了自 我,尝试到了创作及表演的甜头,更加 增进了幼儿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这样 的音乐课开发的不仅是音乐智能而且 是身体运动智能以及其他多方面的智 能,培养了幼儿的大胆的探索、尝试等 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晋瑗.幼儿园音乐教育[M].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于瑞华.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对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I].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4) [3]李亚秋.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 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1].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11) [4]徐彩云.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 [5]迟艳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 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研究[1].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 (责编黄鸿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