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爱莲说测试题陋室铭.

来源:欧得旅游网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 )朝( )家。 2铭: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在: (2)名: (3)灵: (4)斯: (5)惟:

(6)惟吾德馨:馨, 〔7〕上:

(8)鸿儒: 鸿: 儒: (9)白丁:

(10)调(tiáo)素琴:调,: 素琴: (11)金经: (11)金经:

(12)丝竹: “丝”: “竹”: (13)乱耳:乱,:: (14)案牍(dú): (15)劳形:劳: 三:问答题:

1文章从山和水写起,这是什么写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深刻含义?

3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话的妙处。

4文章中是从那几个方面突出陋室不陋的?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什么不同?

6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这是什么写法?

7请你模仿托物言志的方法:借松、竹、梅、高山、大川等来表述自己的心志。

《 爱莲说》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 )朝( )家。

2说:

一解释词语: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3:不蔓不枝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花之君子者也 二:问答题:

1本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描绘莲的形象的?

2在作者眼里,莲是什么的代表?作者认为像莲花这样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3独爱莲,独爱菊中的两个独字,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4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者写莲花,为什么写菊和牡丹?这样写有何作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

6“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话的言外之意?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用来比喻什么社会现象?请你结合实际就染与不染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联系生活举例,谈谈感想。

8“孟母三迁”以求不受不良环境影响,孟子也曾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何看法?

9人们常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鞭策自己,请你谈谈做人的道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