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方面。 A.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
B.评价对象前期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 C.评价对象的性质
D.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
2、立柱支撑群架体外侧每隔__设置一道剪刀撑。 A.3m B.5m C.6m D.8m
3、建设项目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投产前,安全评价机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__。 A.安全专项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4、__是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A.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 B.具备犯罪构成的证据 C.具备犯罪构成的现场 D.具备犯罪构成的条件
5、依据《消防法》的规定,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__。 A.交通便利区域 B.城市繁华区域
C.城市边缘或者相对的安全地带 D.水源充足的区域
6、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主要是__。 A.行政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 D. 7、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设备的__是设名异常或故障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设备故障诊断的客观依据。 A.状态向量 B.系统特性
C.寿命 D.性能
8、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主要由国家__负责。 A.煤监局 B.安监局 C.人事部 D.民政部
9、大型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达到其年销售收入的()时,可提出缓提的申请。 A.1% B.2% C.5% D.10%
10、采用__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A.工程技术 B.密闭 C.通风 D.吸附 11、()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A.初始评审 B.内部审核 C.管理评审 D.外部审核
12、行政处罚的目的是__。
A.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安全建设
B.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D.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权利
1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监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__规定的资质条件。 A.行业 B.国家 C.企业 D.地方 14、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类别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现状,安全评价的业务范围划分为两大类,以下属于第二类的是()。 A.煤炭洗选业
B.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C.非金属矿采选业 D.医药制造业
15、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方式、模式、思想和理论是在__进入我国的。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16、__是用于矿井局部地点通风的,它产生的风压几乎全部用于克服它所连接的风简阻力, A.主要通风机 B.辅助通风机 C.局部通风机 D.补充通风机
17、__是一部调整安全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专门法律。 A.《》 B.《安全生产法》 C.《工会法》 D.《劳动法》
18、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__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 A.评价 B.控制 C.辨识 D.规划
19、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属于__。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20、《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__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A.本单位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机关 D.工会
21、擅自开采煤矿的,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拒不停止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__。 A.吊销安全生产许可 B.吊销营业执照
C.吊销煤炭生产许可 D.开除矿长 22、根据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和__等。
A.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检测结果 B.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从业人员的工作经历
D.从业人员的工作业绩
23、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__、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 A.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 B.事故发生的可能预测评价法 C.事故伤亡人数评价法 D.事故多发时间评价法
24、安全标准是规范市场准入的__条件。 A.主要 B.重要 C.基础 D.必要 25、职业安全健康__的目的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 A.目标 B.管理方案 C.运行控制 D.应急预案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可分为__。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彻底性 D.连续性 E.指导性
2、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和__。 A.公共关系 B.应急人员安全 C.消防和抢险 D.泄漏物控制 E.应急场面清除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__。
A.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C.特种设备的日常维修记录
D.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E.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4、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下列有关事故处理的说法中,
属于”四不放过”原则要求的是__。 A.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 B.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C.事故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E.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刑事处罚不放过 5、安全带的存放应注意__。 A.干燥 B.通风良好
C.避免化学物品的侵袭 D.密闭
E.不得接触高温、明火
6、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__。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E.3.00m
7、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__。 A.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
B.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 C.导致重大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D.导致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后果 E.造成财产损失
8、重大事故应根据__实行分级响应。 A.事故的性质
B.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 C.事故的严重程度 D.事故的发生时间 E.事故持续时间 9、《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工伤职工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A.下岗人员
B.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C.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D.拒绝治疗的
E.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10、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如下__材料。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身份证或户口簿
C.与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D.家庭成员和家庭收入情况
E.医院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书)
11、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察煤矿执行__的情况。 A.《煤炭法》 B.《建筑法》 C.《合同法》 D.《矿山安全法》 E.《安全生产法》
12、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分别给予__的行政处罚。 A.罚款 B.警告
C.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D.取消其相应资格 E.没收违法所得
13、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有______。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E.季节性安全检查
14、操作人员上下通行时,不得采用__的方式。 A.随起吊模板上下 B.乘施工电梯
C.利用拉杆或支撑 D.攀登非规定通道 E.利用吊车臂架攀登
15、劳动防护用品以预防伤亡事故为目的分类的有__。 A.防坠落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冲击用品 D.防水用品 E.防放射性用品
16、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依法实施的行政处罚有__。 A.开除 B.撤职 C.罚款
D.没收违法所得 E.警告
17、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__的方法进行分类。 A.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B.参照事故类别
C.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 D.因素性质
E.危害程度
18、本质安全是__。 A.事后补偿的
B.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C.很难做到的
D.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E.操作失误
19、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__。 A.LEC法
B.因素图分析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E.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20、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__。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E.事故树分析法
21、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__。 A.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B.防止中断供电 C.减少线路损耗
D.防止漏电火灾事故 E.监测一相接地故障
22、__等装置的安装属于卫生技术措施。 A.防尘 B.防毒
C.防噪声与振动 D.通风 E.保温
23、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有__等。 A.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 B.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 C.安全文化知识竞赛 D.事故现场分析会
E.每周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
24、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__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__审批,__下达结案通知。
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
B.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 C.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监管总局
D.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E.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25、生产性毒物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包括__。 A.有机磷生产
B.有机氯、有机氮生产 C.由化工原料合成单体
D.单体经聚合或缩聚成聚合物 E.聚合物的加工、塑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