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往年真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往年真题)

来源:欧得旅游网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往年真题)

一、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如果)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nèn nèng)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 宁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zì zhì),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cào zà.o),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粗糙——(________) 奢侈——(________) 坎坷——(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的句子请你再仿写一个:_______________。

4.蟋蟀出来吃草,它不吃洞口地方的那丛草的原因是( ) A.那丛草好看 出口

5.以上两段文字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那丛草遮阳

C.那丛草可以遮蔽洞口的

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

1 / 14

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是按 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蟋蟀的住宅》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①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②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③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④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⑤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⑥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2 / 14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③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④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⑤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⑥这就是蟋蟀的平台。⑦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屋子里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柔软 柔弱 柔和

(1)妈妈在(______)的灯光下看书。 (2)蟋蟀的挖掘工具很(______)

(3)杂技团的演员们身体都很(______),表演时似乎可以随意弯折。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再进行比较。 (1)原句:它有特别好的工吗?没有。 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比较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出名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二自然段的句子已经标出序号,其中第(______),(______)和(______)句具体写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3 / 14

(2)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是(_______)

5.一边读书一边批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请结合加点词和上下文,在第五自然段选择两个句子,从写法角度批注出体会。

第(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科学锻炼身体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应该如何科学锻炼身体吗?

②锻炼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天气。马路旁、工厂附近、人群密集处污染严重。阴雨天没有阳光照射,空气的含氧量少,会使人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风力大的天气,风会带走人体大量热量,这时锻炼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③锻炼还要注意适度、适量。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安排适宜的运动项目:儿童可以做操、游泳、溜冰等;中青年可以跑步、打球、登山等;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走、打太极拳等。一天中,可以早晚各安排一次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判断运动是否适度,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220—年龄)×80%。例如,年龄20岁的人运动后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为:(220—20)×80% = 160,证明他的运动量比较适宜。如果运动后心跳次数超过了160,就说明运动过量了,此时有可能 出现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现象。

④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怎样科学地锻炼身体了吧?

1.关于如何科学锻炼身体,短文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介绍的。 2.雾天不适宜锻炼身体的原因是( ) A.雾天没有阳光,对身体不好。

B.雾会带走人体的热量,锻炼身体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C.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 D.雾天能见度低,锻炼身体太危险。

3.下列运动项目中不适合老年人的是( ) A.慢走

B.蹦极

C.打太极拳 4 / 14

D.跳广场舞

4.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分类别

B.举例子

C.作比较

D.下定义

5.下面关于锻炼身体的做法最科学的一项是( ) A.只要天气好,爷爷每天早晚都到公园打半小时太极拳。 B.张奶奶特别喜欢在水泥厂附近的马路边慢走锻炼。 C.李叔叔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每天都坚持户外锻炼。 D.虽然今天有大雾,但是妈妈仍然坚持早饭后外出锻炼。

五、 阅读感悟

台湾竹

我爱台湾竹,爱它那新绿的生命,爱它那修长的姿态,爱它那谦逊的品格。

我爱台湾竹,一个不大的花盆里,生长着十几株台湾竹。仔细打量,茎是淡绿的,叶是墨绿的,芽是新绿的,都是那样苍翠茂盛,凝成了那盆台湾竹绿色的整体。轻风一吹,那浓淡相间的绿色相互掩映,绿得像要从叶尖流下来似的。

我爱台湾竹修长的体态。台湾竹细而直的茎有尺把高,茎的顶端簇拥着一堆叶子。说是簇拥,其实排列有序,每层都长着两三片绿叶。数一数几层加在一起,足有十四五片。修长的绿叶成线条状,自然地向外展开,每片叶子上都有纵贯叶子两端的脉纹,远看就像开着的“绿色的花朵”。少女都以身材苗条引以自豪,台湾竹在植物世界里恐怕也算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公主”吧。

有人认为台湾竹不开花,其实每年百花盛开的时节,台湾竹也悄悄地开出一朵洁白的小花,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因为这花实在不起眼,太不引人注目了。但它却不管你欣赏与否,它都默默无闻地为大地倾吐着自己的全部芳香。是啊,越是普通就是伟大,越是平凡就是具有一种朴素,谦逊二完美。 1.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近义词:姿势—— (_________) 谦虚——(_________) ②反义词:伟大—— (_________) 华丽——(_________) 2.认真读短文,仔细做题

5 / 14

① “绿色的花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公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体现台湾竹品格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用横线画出文中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然后仿写一句拟人句。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想赞美什么植物?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3-6年

级)》2016年第2期) 1.解释词语。

6 / 14

声名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具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这和文章前面一句________相呼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4.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花蕊里的蜜蜂

化君

①一场夜雨,将天空沐浴得格外澄(dēng chéng)澈、明净。 .②园子里愈发清新空灵,花儿万紫千红,争奇斗艳。一只蜜蜂飞过来,落在一朵粉色喇叭花上,爬向花蕊,两条细长的后腿向上翘着,不停地抓挠,柔软而迅疾,在喇叭口边儿上一闪一闪,仿若夜空里星儿的眼睛眨呀眨的。凑近了仔细看,蜜蜂的须细细软软,在窄仄(zè)的喇叭底欢快地抓挠,样子有些好笑,却又让人不禁生出几分疼爱和怜惜。

③熠(yì)熠烁烁的腿和须忽而停下来,原来花上的蜜汁被吸干了,蜜蜂要换个位置。定是为了节省时间吧,蜜蜂仍然头朝下,倒立着往旁边爬转几下,(继续 持续)它精彩的表演。“演”字一出,心里不禁生出一种负罪感,蜜蜂那么忙碌、辛苦,哪里有工夫表演?终于将花儿上的蜜汁都吸尽了,蜜蜂从幽深、窄反的喇叭花底部爬出来,一刻不停地飞向另一朵喇叭花。

④我跟过去,掏出手机,对准花蕊里的蜜蜂,接连不断地按动拍摄键,我想把蜜蜂采蜜的每一个(时间 瞬间)都记录下来。

⑤园子里真静呀,“啪啪啪”的声音听上去震天响。我试探着将手机一点一点靠近蜜蜂,越来越近,几乎要触着喇叭沿儿上蜜蜂抓挠着的后腿了。然

7 / 14

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蜜蜂全然不知的样子。或许它是知道的,顾不得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采蜜,采蜜。

⑥蜜蜂从花蕊里爬出来时,我将手机收了起来,随蜜蜂走向另一朵喇叭花,专心看它采蜜。

⑦我在心里有节奏地数着,一,二,三……数到二十七的时候,蜜蜂直起身子开始往外爬。在这二十七秒,不,是三个二十七秒;不,是一整个上午;不,直到我看累了,离开的时候,蜜蜂从不曾歇息一下。有时花蕊被别的蜜蜂采过了,它蜻蜓点水般在花朵上落一下,接着飞向下一朵。

⑧那片喇叭花田一朵一朵都被飞遍了、采尽了时,我抬脚离开,蜜蜂扇动起翅膀飞向路那边的一朵黄色小花。小黄花的茎(jīng jìng)太过细软,才.被蜜蜂触碰着便朝地面弯下去,幸亏蜜蜂机灵,腾地飞起来,飞向前面的花丛.去了。

⑨蜜蜂那么小,那么弱,却一直不停地忙碌,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采蜜,采蜜。

(节选自《新青年》2018年第12期)

1.用“√”在文中( )里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恰当的词语。 2.第⑧自然段中加点的“腾”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

3.给画“ ”的部分换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文中的句子与改写后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的部分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蜜蜂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秘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

8 / 14

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的退休..费,祖孙两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rú)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 菲薄:(1)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 (2)瞧不起 ..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3.短文第(_____)和第(_____)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9 /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______和______,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6.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写几句连贯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课外阅读。

抬起头来做人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拿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大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上走出来,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对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0 / 14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量力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把捐款当作“功课”,他希望把这一门“功课”做好,你认为他这样想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还要多。”这是为什么呢?你赞同妈妈的话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天,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小男孩为什么能做到不自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举行捐款献爱心活动,你认为是多捐好呢,还是不在于多少,只要尽力就行呢?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藏——(_____) 倾斜——(_____) 立刻——(_____)

11 / 14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藏——(_____) 平坦——(_____) 安静——(_____) 4.用“△”画出第三自然段中蟋蟀建造动词。 5.用曲线画出拟人句。

6.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tí 如果 nèng 宁静 zì cào 2. 光滑 简朴 平坦

3. 拟人 早晨,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4.C 5.从外到内

6.因为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很简单。 二、

1. 三个和尚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三个和尚都争抢着挑水。唯恐落在后面。

2.古时候 山上的一座庙里 三个和尚 3.时间 开始 不久 后来

4.水缸里不能没有水,只有大家不相互推诿,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5.三个和尚都开始争先恐后地挑水了,水缸里的水又满了。净瓶里有了水,柳枝就又恢复了生机。 三、

1. 柔和 柔弱 柔软

2. 它没有特别好的工具。 第一句好。设问句自问自答,更能强调它的工具不好,所以才会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12 / 14

3.因为蟋蟀会唱歌,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所以蟋蟀出名。 4. ④ ⑤ ⑥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5. ① 从“朝着阳光”“隐藏”等词语可以看出蟋蟀的住宅是精心挑选的,与上下文的“不肯随遇而安”相呼应 ⑦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蟋蟀的叫声当做“弹琴”,语言风趣,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 四、

1. 选择地点、天气 注意适度、适量 2.C 3.B 4.B 5.A 五、

1. 姿态 谦逊 平凡 朴素 2. 台湾竹的叶子 台湾竹 默默无闻

3.修长的绿叶成线条状,自然地向外展开,每片叶子上都有纵贯叶子两端的脉纹,远看就像开着的“绿色的花朵”。

但它却不管你欣赏与否,它都默默无闻地为大地倾吐着自己的全部芳香。 太阳出来了,向日葵们笑弯了腰。

4.梅花,因为梅花在最寒冷的冬天傲然开放,不畏寒冷,高洁的品格我很喜欢。 六、

1. 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 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 3.B

4.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七、

1.chéng 继续 瞬间 jīng 2.示例:蜜蜂非常机灵,起飞的速度极快

3. 蜜蜂那么忙碌、辛苦,没有工夫表演 文中的句子是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表现出蜜蜂的忙碌、辛苦,没有空闲表演。

13 / 14

4.示例:作者发自内心地对勤劳、专注的蜜蜂感到敬佩。 5.示例:身体弱小,却一直不停地忙碌,专注地采蜜,非常勤劳。 八、 1.(1)√ 2.B

3. ④ ⑤

4.老师和这个小男孩的秘密。秘密是老师用铅笔给小男孩批改作业。 5. 动作 神态 善良、懂事

6.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和您拥有同一个秘密的××,是您的关心和爱护,让我走过了那段最泥泞的路。现在我也做了一名老师,我要像您一样,把我的爱无私的献给孩子们。 九、

1. 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做事或出力。 自己感觉不如人,过低地估计了自己。

2.他这样想不对。捐款本身是一种善意之举,捐多捐少都是心意,不像做功课那样要做到最好,应量力而行。

3.因为小男孩的家庭并不富有,捐出5块钱,已经可以代表自己的心意了。我赞同妈妈的话,对于捐款这样的事,只要尽了力,有一份爱心在,就是可贵的,并不由捐款的多少而定。

4.因为小男孩觉得自己和家庭在捐款上已经尽了全力,虽然比其他同学少,仍然感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所以能自信地面对宣读的成绩。 5.尽力就行,捐的意义应在于此。 十、

1.蟋蟀的住宅

2. 躲藏 歪斜 立即 3. 出现 陡峭 热闹 4.扒 搬 踏 推 铺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6.因为蟋蟀建造住宅结构复杂,而蟋蟀身体弱小,要完成扒土等繁重任务,太奇怪了,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