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来源:欧得旅游网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九小学 韩巍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作者通过巨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所引起的花园景象的变化,告诉人们:自私自利只能得到孤独郁闷,而宽宏大度,付出爱心,就会得到快乐和幸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童话故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领悟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领略童话语言的精美生动,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目标

1、在今天有着温暖阳光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走进美妙的童话世界,再次光临巨人的花园,来感受花园那神奇的变化吧!

2、学生齐读目标,并默记在心。

(引导语:《巨人的花园》是十一册课本中最长的一篇课文,怎样高效地来完成学习目标呢?我们就仿照读书方法中的“把厚书读薄、薄书读厚”,今天的学习方法就是:“把长篇读短、短篇读长”。)

二、自主探究,感受花园景象的变化

(引导语:我们先来把课文读到最短吧。)

1、说一说这篇童话故事发生在哪里(板书:花园),再找出主人公(板书:巨人、孩子)。

2、启发谈话:我们开始把课文一点点地读长吧。这原本是一座什么样的花园呢?(板书:美丽)后来,变成了什么样的花园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与“美丽”相对应的词语(板书:凄凉)。在故事的结尾,花园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板书:美丽)?

(引导语:我们接着来把课文读得更长一点,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花园的景象变化的。)

3、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1)找一找:分别勾画出描写花园“美丽”和“凄凉”景象的句子。

(2)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花园景象的句子。

(3)想一想:巨人的花园为什么会有神奇的变化?

4、班级交流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只作以引导、补充或归纳。

三、合作探讨,体会巨人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1、出示自学指导(二):

同桌合作,共同品读:

(1)找一找:勾画出描写巨人的态度和行为变化的语句:

(2)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3)想一想: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班级交流朗读:

根据问题提示,读一读描写巨人态度和行为变化的语句,体会巨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与花园景象变化之间的关系。

(1)当巨人从朋友家做客回来,看到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嬉笑玩耍,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巨人独自坐在“凄凉”的花园里,他自言自语地说了些什么?

(3)当孩子们偷偷地来到花园,花园又变得美丽时,巨人有什么感慨万分的话?

(4)孩子们看到巨人来了,吓得撒腿就跑,花园里只剩下一个最小的孩子时,巨人是怎么做的?紧接着巨人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5)在故事的结尾,他有什么感悟?

3、在学生充分的自主朗读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指导理解其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师生共同品读:

(1)“你们窜到这儿来干什么?”巨人粗暴地问道。

(2)巨人小心翼翼地走到他的背后,把他轻轻地抱起来,放在树枝上。

(3)出示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句:“我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可是最美丽的花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引导学生理解:

①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王尔德在给儿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讲到这里,他流泪了,儿子问他为什么流泪,他说,鲜花和孩子都是最美丽的事物,他为一切美好的事物而感动,而流泪。那么,同学们,你们读了这句话后有什么想法呢?

②这是巨人发自肺腑的一句话,请你用简洁的词语评价一下此时的巨人?(学生说出一个词语,教师就在板书的下面画上一朵花。)

③(教师指着板书中画的花朵)我们看,这些花朵代表了改正错误后的巨人的美好品质,看来,巨人的心里也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啊!读了这篇课文,老师就有一句想说的话: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开满美丽的鲜花,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和温暖(出示老师事先写好的花朵卡片贴在黑板上)。那么,孩子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呢?(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总结课文,领悟课文的内涵

教师总结课文后,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在花朵卡片上写感悟——“凡人妙语”,写完后在班级展示交流,并把花朵卡片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进行展览。

五、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1、请你用自己的话填空:

当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时,花园( );当巨人赶走孩子们时,花园变得( ),巨人感到( );巨人醒悟后拆掉围墙,花园里又( ),巨人感到( )。

2、学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想对巨人说点什么?请写一写。

(附:课后作业:和同学一起编排课本剧,或者把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读一读王尔德的童话作品。)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有了孩子 美丽

巨人 赶走孩子 凄凉 花园

留住孩子 美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