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声2017年第21期 浅谈改编钢琴曲 彩云追月 的意义 张利鸽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摘要: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是任光创作的管弦合奏曲。乐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和探戈舞曲的节奏风格深受广 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创作出以后,被许多作曲家进行了改编,其中王建中改编的钢琴《彩云追月》独奏曲最为典 型,还体现出早期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发展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王建中;钢琴曲;彩云追月 一、((彩云追月 的概况 20世纪30年代,一首具有“广东音乐”风格的乐曲《彩云追 月》,被广为流传。此曲原曲为民族乐器合奏曲,创作人任光先生 在1935年夏秋间为百代国乐队创作了这首管弦乐曲。乐曲吸收了江 南丝竹民间音调,旋律优美而舒缓,因为整首乐曲为乐队演奏,所 以使节奏都以典型的探戈为主,同时还被收入早期的探戈交谊舞曲 中,而且被认为是一首具有探戈的曲风格的中国轻音乐作品 。 王建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他把我 国的民族音乐与外国的西方音乐通过创作改编,成功的使二者的表 现手法融为一体,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1975年,王建中民 族管弦音乐《彩云追月》改编为钢琴曲,通过描写云和月的相互辉 映,将云月的整个嬉戏打闹场面以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来,让整个作 品变得更加具有灵性。 二、民族音乐 彩云追月))改编的意义 (一)民乐《彩云追月》改编钢琴曲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意义 民族音乐改编钢琴曲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使 中国钢琴在创作方面变的丰富多彩, 《彩云追月》通过王建中的改 编,让它变成了一首用钢琴来演奏的传统民族音乐,不仅在一个方 面反映了民族音乐的适应性,而且因为钢琴是西方十二平均律的乐 器,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巧妙的使二者融为一体,也体现出钢琴 音乐艺术表现的多元化特征。我国第一首完全成熟且具有强烈民族 特色的钢琴曲,是由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 与1934年的《牧童短笛》,而《彩云追月》与《牧童短笛》在文化 血缘上,与中国传统音乐一脉相承。魏廷格在评论中国传统特色的 钢琴曲说“具有健康、高尚的情趣,面向广大听众,形象鲜明的标 题性、赋予民族气质和时代风格、作曲家的创作个性 。” (二)民族音乐改编钢琴曲对钢琴教学的意义 每一个中国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基本上都会感觉中国的 乐曲比外国的乐曲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一些,而且如果练会一 首钢琴曲以后,长期不去弹奏,在记忆方面也是中国的钢琴乐曲占 据优势,这是什么原因?这其实是我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所决 定的。从古到今,我国无论从建筑、生活还是文化方面都讲究对称 美,而传统的民族音乐也是这样。西方的音乐在和谐与和声上比传 统民族音乐更加的丰富多彩,而传统民族音乐在旋律特色上比西方 音乐更加抒情与规整。由于当代生活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要 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温饱,他们更加追求艺术美与素质美。 传统的民族音乐与西方的古典音乐各有所长,传统音乐注重抒 情而西方音乐注重和谐。所以民族音乐的改编对中国的钢琴教学具 有深远的影响。学习民乐改编钢琴可以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 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更加可以使孩子逐渐养成传统音乐的听觉感 受,对于五声调式音阶、琶音等演奏技巧训练具有深远的意义,也 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修养、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民族音乐作品音 色的处理、音乐的表现力上都具有深远意义。 (三)民乐《彩云追月》改编钢琴曲对原民族音乐的意义 民族音乐改编钢琴曲的发展态势,使传统的民族音乐走向又一 个高峰,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彩云追月》这首传统音乐通 过作曲家的重新构思与创作,在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音色、织体、 调式的转换,在原旋律中用琶音、颤音、装饰音和色彩性音程的增 加,使其变成一首完整的钢琴作品,改编钢琴曲中“线性思维”与 “立体思维”的结合,使旋律简单而流畅,和声的进行也充分的体 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作曲家利用钢琴的特性,使整首曲子婉转而 流畅,而且用保持的手法表现出夜空的浩瀚迷人景色,把传统音乐 雅俗共赏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这首作品一方面把钢琴特有 的技巧与方式完整的变现出来,使其旋律婉转优美,另一方面将原 作品中民族乐器的特色,通过特定的手法加以有效的融合进去,使 得整个旋律简单而又充满特殊的感情色彩。 (四)民族音乐改编钢琴曲对传统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意义 民族音乐改编钢琴曲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重 大贡献。虽然当代钢琴教育受到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但是仍然会 感觉到西方社会拥有对钢琴演奏几乎绝对的话语权。中国民族音乐 与西方音乐之间,在审美与思维方式上有根本性的区别,传统音乐 以单声为基本的思维形态,而西方以多声为基本思维形态,这就使 得国人在审美意识上与钢琴艺术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那么通过民 族音乐的改编就可以降低甚至进一步消除这种差别。我国钢琴的发 展经过上百年的改编之路已经慢慢走向成熟,在歌曲创作与演奏技 巧中正在不断的创新,王建中、贺绿汀等人改编的传统民乐不断的 被人们熟知,他们将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音 乐精髓融入到钢琴音乐中,使传统的民族音乐成功的与世界音乐接 轨,即是把钢琴艺术带给中国普通大众,也使中国音乐换一种方式 发扬广大。这种中西方音乐的相互结合,必将会在未来钢琴事业的 发展中闪耀出独特的光芒,使得传统的民族音乐被世界所接受,在 世界音乐的领域中占有强有力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彩云追月及其改编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2]张丽.钢琴曲彩云追月的民族色彩和音乐文化分析[J].音乐创 作,2o12,O1. 作者简介:张利鸽(1979一),女,渭南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 究方向:钢琴与西方音乐史。 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