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分析

来源:欧得旅游网
杳苑论坛品位•经典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分析O李丹(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 要】本文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和呼和浩特市《中考说明》,以呼和浩特市地区中考试题

为例,兼顾不同的文体,将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类考点按照其在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性和答题思路与方法探究两 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通过对中考试题的分析和研究,为学生点拨更加方便灵活的答题思路,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更

有针对性的中考现代文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关键词】课程标准;中考说明;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方法探究一、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类题在

第18题:“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的理解o ”又如,议论 文阅读第27题:“下面四项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性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占到了 30-35分, 是整套试卷的重头戏。近5年,呼和浩特中考对于“全

正确的一项是()。”然而,有时关于“理解与概括”能力的考察也是 隐含的,题干中不会出现“理解”“概括” “筛选”“提

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类题考了 14次(理解类考了 8

取”这类词或短语,但我们仍然要引导学生去判断。 辨识的标志有:题干中含有“思考” “哪些”“怎样”等

次,概括类考了 6次);段落的理解与概括类5年考了

10次。文章内容理解概括类题的分值最高时占到21

分。无论哪一种文体的阅读都离不开对内容的理解 和概括能力的考察,离不开对其中的字、词、句、段的 理解。要想在此处拿高分,必须得讲究科学的思路和 方法。字眼;题干含有“为什么” “含义(意思)” “原因”等字 眼。如2018年呼和浩特中考试题第15题:“'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

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 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

二、答题思路及方法探究出来。”结合文章的背景,请你说说作者在这段话中

包含了哪几层意思。(提示:可以从这三个层面考虑,

(_)具体答题思路为什么说“结结巴巴”?为什么说“一定是”?又为什

1.分文体、审考点。中考现代文阅读通常分为记

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因此,在实际的做题中 首先要区分文体,然后根据不同的文体,甚至是不同 的文学体裁来明确个人的答题思路和做题方法。接

么说“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2019年呼和浩特中考第29题: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肩负历史使命。你认为青 年的历史使命共有几项?你是怎样确定的?着根据题干的要求来明确考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以上试题可以看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 括能力的考察,出题面广,不仅要有根据题干中显性

与概括。凡是题干中有内容理解、要点概括、信息的 筛选与提取等明显短语或词语出现时,能够准确判

词来判断考点的能力,也要有从题干中的一些隐性 词来确定考点的能力。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凡是回

断出考点。如,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记叙文《日出》 【作者简介】李丹,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学教师。103李丹/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分析答“是什么” “为什么”的问题时,都可以考虑是不是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类题型。2. 锁定答题区域,圈画重点。明确了考点之后,

还要判断是对段落的理解与概括还是对全文的理解 与概括,然后选择是通读全文还是全段。以部编版九

下《孔乙己》思考探究为例:“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

'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笑。 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从这道题的题干中我们明白“笑”是线索,那么 答题区域一定是锁定在全文。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凡

是写到人们“笑”的地方都是我们留意的重点,通过 阅读具体语句体会出“笑”的含义。2019年呼市中考题:“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肩负

历史使命。你认为青年的历史使命共有几项?你是 怎样确定的? ”从第五段开头部分“弘扬五四精神, 肩负历史使命……”后面是五个“要”,据此将答题区

域锁定在第五段便不难找出答案。因此,在做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类的题时,一定要 正确无误地锁定答题区域,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取

关键信息,才不至于“一答就偏” O3. 找关键词句,兼顾题意和文意。“找关键词句

法”不但是分析题干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捕捉有效

答案的“灵丹妙药”。下面就用“抓关键词句法”来提 取有效信息进行举例。2014年呼市中考《人脸识别技

术的新发展》:“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人 脸识别技术'? ”对于这道题来讲,就可以用“抓关键

词法”给“人脸识别技术”下定义。一定要抓住被定义 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如“生物识别技术”“面 部特征”“身份信息”等词。并且根据第二段对人脸识 别技术概念进行诠释的关键语句“……便给出每个

人脸的位置、大小……与数据库中人脸对比,判断该 人脸的身份信息”,用“……是……”或“……叫……”

的方式进行表述即可。4. 总结概括,正确表述。前三步对于记叙文、说明

文、议论文的文本阅读均适用,但在第四步表述答案 时仍须扣回“文体”这一关键因素。由于文体的不同, 所使用的专业术语都要有所区分。记叙文的内容理

解概括倾向于“记叙六要素”;说明文的内容理解与 概括倾向于“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议论文的内容理

解与概括倾向于“论点、论证思路”。因此,在第四步 表述时千万要关注文体本身的特点。104(二)答题方法举隅1. “一找,二比,三判断”法。“文章内容的理解与

辨析”的客观题的作答方法笔者归纳为:一找,二比,

三判断。一找,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原文内容,某句 或某段,或根据题干将所提的问题对应到原文,锁定 区域去答题。二比,在“比”的过程中,要注意选项中

表时间、数量、肯否定、程度范围的词语,注意事件因

果的偏与全,注意语气的肯定与推测,从而得出正确 的答案,当找不到与选项对应的原句时,就需要先弄

清选项的意思,再结合原文找与其相关联的段落或 句子,甚至是需要我们对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最

后进行仔细对比,辨析正确选项。三判断,根据对比 结果最终确定答案,同时也可使用排除法。如2015年

呼市中考第23题(说明文阅读,选择题):对“用’动商’诠释校园足球的意义”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A. 改变人们对足球的偏见,让校园足球发挥教

育功能。B. 让体育回归教育,全面解决青少年体质连续

下降的问题。C. 体育运动既培养了学生冒险的精神,又能使

动商、智商、情商相互促进。D. 在踢足球时,踢别人一脚,或者被别人踹一

脚,在碰撞中可以学会宽容别人。用上述方法完成这道题就是阅读有关“动商”的

内容,抓住选项各句表达的要点,——对应到文中, 判断正误o A项的说法对应文章第④段“校园足球要

发展,必须改变人们对足球的偏见”和第⑤段“…… 重振校园足球……让校园足球发挥教育的功能”这

两句话,正确;B项对应原文第⑤段第一句,通过判 断,错误;C项在文中第⑥段第一句,。项由第六段“在 碰撞中可以学会说’对不起’和宽容别人”判断,错

误。通过这种“一比、二找、三判断”的方法,轻松地选 出正确答案。再如2016年呼市中考第13题(记叙文阅读),也

可用此法轻松解决,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是哪 一种文体,只要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辨析”的考察, 这种“一找、二比、三判断”的方法都行得通。2. 摘录法。摘录法,也可称为“抓关键词句法”,

因为所要摘录的部分一定是与题干和文意密切相关

的关键词句。具体操作为,根据题干要求,直接摘录

李丹/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分析答案或摘录后再加以组合、压缩、变换以形成答案的 方法。题干中要求“摘录文中语句作答”自不必说, 就是要求“用自己的话”作答的,用“摘录法”也能对

付;即使硬要“用自己的话”作答,摘录后换一个同义 说法,也比自己直接作答来得快且准确。这种方法显然适合答“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类考 点的主观题。同时它不限制“篇章”或“段落”,不限制

是“理解”或“概括”,是一种使用较广泛,又行之有 效的答题方法。如,2015年呼市中考第17题:“请写出

《济南的冬天》作者的原名。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与 北平的冬天有何不同,与伦敦的冬天又有何不同。”使用摘录法完成这道题:从题干中“作者认为”

可知是要从作者的角度分析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 天有何不同,与伦敦的冬天又有何不同。选文三第① 段就明确阐述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的冬天的 不同。即摘录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济南的

冬天是响晴的\"。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阅读中,因为要对信息进

行筛选和提取,所以使用“摘录法”再正常不过了;在

议论文中也更常见,有时中心论点就是原文的语句, 所以,“摘录”就更必要了。真可谓是“万能法”。3.要素归纳法。要素归纳法,最简单常见的要数

在记叙文阅读中的应用,就是按照记叙的“六要素”

对一篇记叙文进行内容的概括和整合。如2018年呼 市中考《一面》,阅读时可以按照三个层面的问题,

就是“说了什么” “怎么说的”“有何反思”来进行。

如,在“说了什么”中首先要读出“时间为1932年秋 天”“地点为上海内山书店”“主要人物'我'、内山老

板、鲁迅”以及故事概况“1932年秋天,'我'在内山书 店,见到了鲁迅先生,先生送'我书',并且影响激励 着’我’,使’我’更加坚强的故事”。将这些要素组合

在一起就可以回答试题中的第13题(这篇文章的题

目是《一面》,你认为“一面”是什么意思?文章可分 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 激励。请你写出第一部分最后一个句子)了。要素归纳法,更适合记叙文阅读时“概括全文的 主要内容”这类考题。它能够防止漏点、以偏概全,因 此对于纯粹意义上的记叙文阅读来讲是大有裨益的。4.段意整合法。段意整合法就是把每段大意综

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各段大

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 连贯。还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

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九上《敬 业与乐业》(议论文阅读)思考探究:“认真阅读课文, 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阐释和论证的? ”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 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第1段),之后

分别从“有业”是前提(第2段)(举例、对比论证),“敬

业”最为必要(第6段)(举例、引用论证),“乐业”是 最高境界(第8段)(对比、道理论证)三个方面进行阐

释和论证的。这其中的“有业是前提” “敬业最为必

要” “乐业是最高境界”都是各段的原句或通过对段 意的概括得出来的结论。运用此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概括每一段

的段意,然后根据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概括出同类事 件,最后对其进行整合。整合时要多概括出几点,防

止漏掉关键性信息。综上所述,无论是答题思路还是答题方法,都需

要在中考现代文复习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实践、去

应用。所有的方法都不是“模式化的答题技巧”,它须 要灵活地运用和不断地总结归纳,使其成为通用的

_般的答题思路。这些方法,旨在能够方便于广大教

师和学生使用,同时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和推广。需 要强调的是,以上四种方法并不是孤立使用,而是应

当将其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才会

跳出“一答就偏”的怪圈。【参考丈欢】[1]谢灵峰.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