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学生“减负”的社会舆论正在冲击着应试教育,许多“减负”的措施正在落实到位,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正在恢复正常。提高家庭作业效率,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既要有责任心,又要讲究科学性----分析心理,针对特点,采取措施,提高效率。在如何提高小学生家庭作业效率的过程中,关键在教师,主体是学生,配合靠家长。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直接布置者,也是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轻重的调度者,所以,提高小学生家庭作业效率的关键在教师。首先,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小学生家庭作业过多过重的负面效应和危害性。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诊断,做到有的放矢,贯彻“少而精”原则,彻底屏弃盲目性的、危害小学生健康的“题海战术”。在这一过程中,最终获得“解放”的不仅是学生,而且还有教师。再次,优化学生的家庭作业:一是注重扣住基础和重点知识练习,选择典型题,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边的效果。二是讲究形式,注重新异,诸如操作练、游戏练、竞赛练、录音练、分层次练等。做到生动活泼,有趣味性,避免千篇一律笔头作业。三是控制数量和时间,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防止降低作业的效率。最后要重视作业的批改。小学生作业后都希望教师及时批改,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和差生,他们更希望及时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老师的评价,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鼓舞,改正缺点,进一步努力。
学生是家庭作业的完成者,也是作业的主体。我们要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提高家庭作业的效率。首先开展学习目的教育,激发作业动机。让学生深深懂得,作业架设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和培养能力间的桥梁。今天的作业不仅与昨天的学习有关,而且同明天的学习有关。
前面的作业为后来的学习提供了准备条件,后面的作业是前面的学习的补充和发展。其次,端正作业态度,改变不良作业行为。学生总是互相影响的,教师可以利用班上榜样或范例的力量来博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端正作业态度。对一些后进生,教师应引导分析错误的作业态度,让他们认识不诚实行为所产生的危害性,改变其不良的作业行为,努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认真做”、“独立做”。再次实施成功教育,产生积极的情绪。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帮助差生正确归因,鼓励其自信和进步。对作业实行分层要求,多鼓励性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形成愉快、和谐、乐意作业的良好心态。
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一般回家做,教师不能直接控制,所以家长既是小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督促者,也是提高作业效率的配合者。首先家长要正确了解自己孩子近阶段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态度。其次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帮助措施。例如运用“情感诱导法”----与
孩子一起回顾前面作业的成就,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功给父母带来的喜悦,来帮助那些作业漫不经心的孩子进入作业的最佳心态,因为在这段时间他的感觉会变得很敏锐,记忆力好,思维活跃,作业的效果也较好。再次重在从小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上下功夫。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认真作业,仔细检查,按时完成。而不是代替孩子检查作业,滋长他的依赖性。
总之,我们应重视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应有作用,按照“认真分析对待家庭作业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巩固所学知识,最终内化为学习能力”的思路,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的参与下,提高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