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3期 2 0 1 1年5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 1.28。No.3 May,2 0 l l 职业安全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刘 影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 摘要:职业安全与卫生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覆盖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课程 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安全与卫生;教学改革;内容;方法;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47(2011)03—0106-r02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ygiene LIU Y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griculture,AHUT,Ma’anshan 243002,Anhui,China) Abstract:The features of the cours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ygiene are rich in contents,wide coverage.and strong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we should do refornl in course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and evaluation ways etc.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s in learning and promote tachieng quality. Key WOldS: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ygiene;teaching reform;contents;methods;means 一、课程特点 三、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安全与卫生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覆盖面广,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和本课程的特点,本着“注 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劳动 重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 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危害及预防、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 求知欲,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科研与创新能力”的指导 的特点和防护(毒物、粉尘、物理因素、致癌因素等)、职 思想,实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业有害因素的评价和检测、职业卫生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提高对课程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职业卫生个体防护工程和职业卫生管理工程等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场白、恰当地 涵盖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如何学好这门课,并最大限 引入新课都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兴趣、启迪 度地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专业课产生兴趣, ]。这 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 使学生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1题。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改 门课程有一半的内容是理论教学,学生兴趣不高,注意 革,以适应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力难以集中,通过与部分学生交流,发现他们更喜欢分 析、计算等形式的课程。针对这一现象,在给学生上第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次课时,可以先从案例、视频资料开始,介绍职业卫 是内容多而宽,而授课学时相对较少。随着教 学好职业 学体系改革的深人进行,理论授课学时不断缩减。如 生在安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让他们知道,何在短时问内完成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已 卫生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就业和发展空间,另一方 面对今后从事安全工程相关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 成为教学环节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是教学手法和手段相对单一。教学手段是教与 值,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二)改革教学内容,划分教学模块 学的媒介,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职业安全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合的教学手法和手段,使学生学 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感,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 的中心。针对本课程涵盖的内容多、涉及面广、信息量 我们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关联性和实 的,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 大的现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 用性为教学目的,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职业卫生病 理和毒理、职业卫生个体防护技术和职业卫生管理3 作用。 三是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 个教学模块和1个实践模块(见表1)。如此划分,课程内容体系清晰完整,学生一开始就 至关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对技能型与创新型这类社会 急需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学习职业安全与卫生 能把握整个课程的脉络。每个模块以教材为核心,多 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际应用。但目前针对这门课 方参考各种书籍、资料,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不断更新参 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大多还停留在以传授书本知识 考教材的内容,合理规划课程。围绕教学模块,根据教 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基本是老师讲, 学大纲和教学体会以及学生的课程反馈,确定教学内 充分做好授课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听的灌输式,处于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状况, 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每个部分都从事故案 太过注重知识的传授,抑制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开发, 例开始,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进 阻碍和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一收稿日期:2010-12—14 基金项目:安徽省建筑环境与设备r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0O367) 作者简介:刘106 影(1979一),女,安徽阜阳人,安徽_T业大学建筑下程学院讲师,博士。 刘 影:职业安全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表1教学模块结构与内容 教学知识模块 职业卫生 病理和毒理 教学内容 常见化学类毒物中毒及其预防 常见生产性粉尘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常见物理性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督促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 个 妻 譬显 叁 龚备原理及使用 术 展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颖 性。数字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课件,也 可以是专门制作的幻灯片、录像片等,例如,在每次课 前都要让一两个同学报告最近发生的与安全生产有关 的新闻报道,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关注安全、关爱生 命的意识。在每章开讲之前先以简短的视频和相关事 故案例引入等,改变课程从理性到感性认识的模式,预 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专业使命感,激发学生的思 职尝螽生 曩 耋蓁 譬 进管理 观看视频案例 实践模块 参与毒理性演示实验及个人防护用品认 识使用实验等 而展开具体内容。在具体讲解每个部分内容的时候, 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着重阐述,使学生对这些基本内 容能够概念清晰,掌握牢固。例如职业病的相关概念 和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病理机理等。同时在职业卫 生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又采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 用不同方法对其做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引发学生思考 和发现,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其内容。在讲到各 种不同行业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危害因 素及其预防措施时,采取提问和探讨的方式,理论联系 实际,把所讲授的内容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提高了他们上课的兴趣。如;讲 到粉尘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时,首先让他们结合认知 实习和生产实习先探讨粉尘的来源、特点和危害,然后 再进一步探讨应该怎样进行防护等。通过一系列的提 问与讨论,既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强实践力度,培养学 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一些实践 性较强的内容特别设计了专门的实践模块,包括了毒 理的演示实验、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实验和个人 防护用品的认识使用实验等。例如:讲到职业卫生个 体防护工程时,可以将一些防护用品带入课堂,采用现 场讲解的方式介绍其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同时让学 生自己动手使用,了解个体防护用品对预防职业危害 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预防意识。 . (三)改革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为了调动学生对专业课的兴 趣,就要根据课程特点适时调整和更换教学方法,充分 整合各种资源和手段,再配以教师充分的准备和积极 投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使学生每堂课 都有收获。 由于职业安全与卫生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性很强, 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需要丰富多彩,教师除安排常 规讲解外,还可安排习题课、演习课、课堂提问讨论等 开展教学。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采用传统的讲 授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紧随教师思路积极 思考,并能让学生有时间记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巩固。 在讲课过程中,可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 的参与意识。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给每个小 组安排一个知识论题,让其共同学习和交流,最后形成 成果报告并在课堂上演讲汇报,老师可对其进行点评, 维积极性,使他们对安全工作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L2 如:汞的危害视频、铅中毒及预防的视频、常见 事故伤害的现场救护视频、粉尘危害视频等,特别是各 种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治,其每个章节前的相关图片 信息的内容,都给学生很大冲击,增强了他们想进一步 了解和学习的欲望,增加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通过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通过课前提问、留讨论题、留课后作业等形式,引 导学生去复习和预习。每次上课前先通过提问的方式 对前一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再提问两个与本次 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积极引入案 例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事故案例说明理论知识,在 讲解完某一重要知识点后,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对 一两个案例进行分析,以此来巩固和考察学生对这一 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3l并对踊跃发言和回答问题较好的学生给 予加平时分的奖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了解学生对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的主要手 段,但期末考试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对此课程的 掌握程度,因此一般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 结合的考核方式,而且强化了课堂互动学习,提高了平 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到课率、课堂互 动、平时作业三个部分,其中以课堂互动为主,并留出 一定的分数作为机动分数,加给那些课堂踊跃发言的、 做好复习和预习功课的以及回答问题较好的学生。从 实际的课程评价效果来看,这种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 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期末考试的题型也做了相 应的改革,一改以往单选题、名词解释、回答题和案例 分析的模式,增加多选题和分析题的比例,旨在考察学 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 程度。 考试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几轮期末考试分析, 我们发现,单纯的闭卷考试并不能达到学生掌握和运 用理论知识的目的,所以,考核方式的改革还需要进一 步探索。 总之,教学改革是一个常改常新的过程,只有不断 深化教学改革,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 让学生更加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和学有所用,在安全领 域中为社会培养更具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的 综合性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如林.《井巷工程》课教学改革探索[J].晋东南师范专科 学校学报,2002,19(5):72—73. I-2-1任国友.安全上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96-101. [3]张元沽.案例教学法在法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1.山西高 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105—107. . (责任编辑陈国梅) 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