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摘 要 目的:对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方法:2010年1~10月每月随机抽取5天门诊药房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共抽取50天,计2025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不合理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计149张(抽查处方的7.36%),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不当、给药次数不当等方面。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是合理的,但应注意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关键词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其使用的合理性与医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为了解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笔者抽查了2010年1~10月门诊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资料与方法
从门诊药房2010年1~10月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5天门诊药房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共抽取50天,计2025张,统计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张数,进行归纳分析。 结 果
在2025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单独用药的处方1281张(抗菌药物处方的比率63.26%)。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处方744张(抗菌药物处方的比率36.74%),其中二联处方共计732张,三联处方共计
12张。不合理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49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7.36%)。结果,见表1。 讨 论
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数扩大,合并用药机会增多,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提高。在本次处方分析中发现我院抗菌药物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合理使用情况。
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近些年来,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抗菌药物新品种不断涌现,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亦十分严重【sup】[1]【/sup】。抗菌药物的使用程度与细菌的耐药性息息相关,滥用抗菌药物必将导致耐药菌株的快速增长和扩散,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掌握耐药菌的生物特点大为重要。在本次处方分析中发现使用经静脉给药的抗菌药物处方中,与抗病毒药物联用的处方有332张,表明多数感冒都使用了抗菌药物,特别是儿科处方。因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相似,有些医生为了“双保险”而强调预防用药,将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反而可能引起耐药性或菌群失调等。因此,在临床诊疗时,实验室检查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使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有适应症,无适应证时切忌滥用。 联合用药不当: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对混合感染或未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扩大抗菌范围,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从本次抽取的处方中发现不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用,如林可霉素类、大环内
酯类与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联用。②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用,如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③重复用药,如克林霉素+硝基咪唑类,两者均对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④不良反应相加,如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使两种药物均具有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重。 给药次数不当:有些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当血药浓度超过对致病菌的mic后,其杀菌作用并不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而是与抗菌药物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密切相关【sup】[2]【/sup】。如克林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每天需给药2~4次,门诊用药由于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患者依从性两个方面的因素,多采取1天药量1次给完,这样血药浓度虽然很高,但高于mic的时间较短,临床疗效常难以保障。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各种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抗菌谱、禁忌症等,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力求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廖洪菊,陈学高,徐莉珠,等.住院病人抗生素应用现状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0,9(2):79-80.
2 彭元香.门诊外伤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4):2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