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业卫生管理的方法与效果研究

来源:欧得旅游网


职业卫生管理的方法与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 对于职业卫生管理的办法,与此同时对于职业卫生管理的效果做出细致的分析。方法 在本文之中,我们是以某个机械加工企业为对象,首先就是将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建立起来,再就是建立并且完善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对于在职的员工要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相应的还得组织职业卫生的知识讲座。对比分析采取上述职业卫生管理方法的前后效果,该企业的在职员工患病的总人数、职业病预防之后的不良人数以及由于职业病的引发的各类纠纷等等指标。结果 将实施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办法前后效果进行对比,本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之上的效果,在数量之上则是有十分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 充分的结构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应的规定来制定并落实职业卫生管理的办法,这样一来,就十分的有助于控制职业病患的发病率,进而就可以降低职业病预后不良及其导致的各种纠纷。

关键词:职业病;方法;效果

通常所说的职业卫生管理是指,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或是避免企业里职工的身心健康在工作当中受到某些有害的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所开展的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以来,各个企业已经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下面本文就本地的一家机械加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实施职业卫生的管理方法与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市的某机械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本企业共有在职员工500名,其中,男性390名,女性110名,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32.5±2.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0名,大学学历350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0名。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

本企业在2007年的1月起采取的是职业卫生管理的方法,我们针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与2007年1月~2009年1月两个时间段,该企业在职员工患职业病的人数、职业病所引发的纠纷及其职业病不能治愈人数等等的指标。

1.2.2、职业卫生管理方法

该企业在2007年1月起主要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的办法是:

(1)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责任人是企业法人

要坚持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出发,积极的组建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公正的选取总经理或者是主管厂长来作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与此同时相应的还得指派专人来进行负责具体的落实工作。真正的将班组、车间及厂部之中的每个层次都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主管责任人,真正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2)建立并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其中主要涉及到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职业病危险因素检测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疑似职业病的诊断制度、在职员工健康检查制度及其应急预案制度等;对于机械加工行业的一部分职业危害得及时的进行宣传与教育,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尽量的减少职业危害的因素;对于员工在运输或者是搬运及其它工作环境之下,得严格的职业危害因素管理规范之上的工作流程,员工一定要佩戴相应的证件才允许上岗,否则就得严格的按照相应的处罚制度来进行惩戒;要积极的帮助员工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个人习惯。

第一,定期的组织本企业在职工之中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来进行检测,明确员工作业环境之中所存在的职业病危险因素是不是与国家的相关标准相符合。假如在检测确定出来职业病危害因素不达标,就得及时的予以解决或者是与之对应的防护对策,尽量的控制职业病事故的发生率。

第二,定期的组织职业卫生健康知识讲座,主题则是围绕着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来进行展开,期中包括了职业病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操作,介绍职业卫生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最终就可以充分的确保企业员工可以熟练掌握职业病预防及控制有关知识,进而就可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主要是SPSS13.0,利用方差法对其数据进行组间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分析采取职业卫生管理方法的前后,本企业职业病预后不良、职业病所引发的纠纷以及职员工患职业病的人数等等相关情况对比详见表1所示。

表1采取职业卫生管理方法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上述表格中相关数据表明,采取职业卫生管理方法之前,本企业患职业病的人数、预后不良的人数以及由此引发的纠纷的数量分别是10名、2名以及7件;

在具体的实施职业卫生管理的办法之后,本企业患职业病2名,且均可以完全的治愈,在这之中,纠纷案件基本上是没有的。该统计数据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该研究数据有意义。

3、讨论

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也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在《职业病防治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之后,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对自身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提高了重视度。

(1)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各地方政府部门、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职业卫生防治政策,制定合理的、符合当地发展现状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各部门也要通力合作,做好职业病的监测、诊断等工作,并要注重职工职业病工伤保险的开展,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逐步形成一种职业安全卫生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保障职工的工作安全。同时要加强各地疾控中心对职业病的筛查与诊断监测工作,配备相关检测仪器设备和人员,按照国家职业卫生相关规定开展对职业健康的监护与预防工作。安监部门接手职业卫生监管后将承担原来由卫生部所承担的进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组织拟订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工程控制等相关标准、对用人单位依法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和督促、管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工作等职业卫生监管职能。但是有调查显示安监部门对于接手职业病监管目前尚未做好充分准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相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需要监管的行业过多,但监管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少,执法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应积极建立与监管任务相协调的监管队伍,才能保证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

(2)加强对企业的卫生管理体制监管,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

作为职工的直接管理者,企业有责任在保证职工职业健康的前提下,鼓励职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作为职业危害的控制主体,有责任加强对卫生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法制意识建设,还要切实的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责任,改善职工较差的工作条件,加强各种安全措施的实施,将职业安全与卫生意识整合到企业社会责任内,通过引进先进工艺,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减少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危害,做到企业利润、职工职业安全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对职工的卫生知识与自我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保障自身健康。

参考文献

[1]唐连银.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

业,2014,10:14+16.

[2]崔海平.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3]陈薇,周雪薇.中小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安全,2013,01:42-46.

[4]王方,沈毅,单晓峰.企业健康管理员的职业卫生知识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3,01:83-84.

[5]宋交才,陈昊源.企业职业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探讨[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3,05:48-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