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杰,李高锋,张兰兰,张卫伟(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中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技术是首批试点的5个专业之一。由于现有课程体系是在“1+X”证书制度提出之前制定的,并没有融入“X”的内容。根据我校BIM技能融入课程的现状,提出当前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X”部分内容不仅体现在与现有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方案等内容的融合上,而且体现在高职教师的观念和技能与社会发展的前沿相融合。教学改革需要以普遍联系与发展的眼光看待,为建筑业的信息化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词]“1+X”证书制度;BIM技术;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19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1+X证书模式下BIM相关课程改革研究”(2019243);2019年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
院校级课题“‘1+X’证书制度体系改革研究———以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73);2020年度思想政治精品工作精品项目“基于任务驱动的‘建筑施工工艺’课程思政建设”(JYSZJPXM20-08)
[作者简介]陈红杰(1986—),女,河南商丘人,硕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管理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BIM技术研究;李高锋(1987—),男,河南开封人,硕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研究;张卫伟(1987—),女,山东烟台人,硕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5-0092-04
[收稿日期]2021-03-30
一、
引言差距。但是1+X制度相对于目前的教育体系来讲随着社会新问题、新技能的出现,社会上很多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个制度下需要对当前的课岗位需要技术复合型人才,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程体系进行改革。我校为建筑类院校,以“1+X”证局限于某个专业,而且需要学生具备多项技能,且书制度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能等级证书为例,这项技能与社会科技的发展相适应。
目前,高职院探讨了建筑类相关课程与BIM技能等级证书融合校培养的学生拥有的技能较为单一。这种现实困的相关问题。
境使高职学生较难胜任岗位的要求,导致高校培二、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
养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脱节,企业对毕业生还需1.BIM技术。BIM技术是目前建筑业较新,且要先投入时间、精力和培训费用后才能发挥应有住建部等部门联合推行的虚拟建造技术。BIM技的作用,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造成了高职术模型与传统二维图纸有很大不同,
二维图纸表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现状,因而迫切达的信息有限,且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很难看懂。地需要教学改革,增加高职学生的竞争力。
而三维信息技术下的模型直观易懂,
可实现“所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见即所得”,可以直接感受到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称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
“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不需要参与者有非常专业的建筑知识即可看懂工作”[1]。“1”指学历证书,“X”指职业技能等级证
模型的构造。建设行业利用BIM技术,必须具有能书。该证书制度鼓励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满足一定精度的三维模型,即与模型相关的材质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多类职业信息、
造价信息、进度信息等相对完善。利用带有技能等级证书。[2]未来职业院校、
应用型本科高校信息的三维模型可以进行施工项目的虚拟建造、将启动人才改革,将“X”部分融入课程标准、培养造价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等实际问题的信息方案及课堂中,缩短高校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
化处理,极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项
-92-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45期陈红杰,等“1+X”证书下高职院校BIM课程教改研究目全寿命周期中不必要的损失。
建筑力学等;(2)专业课程,例如规划设计类课程、造2.BIM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BIM技术的应用还价类课程、施工类课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等;(3)技术达不到从项目的规划阶段就开始使用BIM技术的应用类课程,例如各种校内实训、
校外实训课程。正向建模的水平,反而是逆向建模的案例较多。现有的课程不能将企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全例如传统的设计图纸是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只负部包括,因此需要开发一些以前没有但是与BIM技责本专业的施工图,
缺乏整体的协调性,即单独术相关的课程,例如新增BIM技术概论、三维建模拿出建筑、结构或者水、暖、电的施工图,从单专技术及BIM技术应用等课程。与高校课程的融合业的角度去看图纸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一不是简单的加几门课,更不是交给校外培训机构旦把它们放到同一个项目中,情况会变得非常复去完成,
而是需要仔细分析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课杂,传统二维图纸不能将所有的专业都汇聚到一程标准、教学方案等教学资料,同时涉及教师对张图纸上,不能发现不同专业图纸之间存在的矛BIM技术的敏锐性、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国盾。利用BIM技术进行虚拟建造过程中,可以将各家、教育和学校的支持。因此,BIM个专业的图纸汇聚到一个三维模型中,各个专业技术课程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用联系与之间通过特定的软件实现对模型的检查,将检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改革的问题。
结果进行研讨、修改,从而减少图纸问题。图纸问四、现有课程存在的问题
题减少后,能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带来直接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经济效益。
很容易在纸面上达到融合的目的,但是能否真正3.BIM技能人才现状。虽然,BIM技术的兴起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专业教师。高职人才培养需为建筑业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是高校的要质量保障措施,高职院校能否具有有力的保障BIM人才培养却与企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高校措施是实现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在
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建筑业的最新发
理论和现实上融合的关键[4,5]。我校是以建筑业为
展需求,因此BIM人才是建筑行业最为急缺的人
主的高职院校,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对我校才。BIM技能等级证书作为“1+X”证书制度下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校各建筑专业的培养方案筑业的一个重要证书,将企业对BIM技术的需求均是在1+X证书试点之前制定的,势必与技能等与高校的培养联系起来,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毕业级证书的要求有脱节的地方,具体表现如下。
后能为企业所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1.BIM理论学习宽泛,不深入。BIM技术发展迅量,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因此,“1+X”证书制度猛,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教材能够对其确切定下的BIM技能等级证书对建筑业的学生具有普遍义。BIM理论知识更新很快,对相关知识往往只有的适用性。但是目前建筑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课描述性的阐述,没有更深入的解读,使学生只解其程标准及教学方案没有与BIM技能等级的要求相表,不明其里,造成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对BIM技结合,同时融合度也不够,因此从BIM教学一线出术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到位。
发,探讨BIM技术职业标准的要求与课程改革的2.重视建模,忽视应用。目前,各个专业的BIM相关问题。
技术的学习限于AutodeskRevit系列软件的学习,三、BIM技术标准涉及的相关课程
重视软件的操作和熟练度,对建模完成后的合成BIM技能等级的课程标准参考中国建设教育
和应用缺乏,不是完整的BIM技术。建模完成只是协会编制的“1+X”《全国BIM应用技能考评大纲》[3],
BIM技术的一部分,
它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发挥在这个考评大纲来自企业,与企业的需求最为接近。后期应用中,而这部分的学习与应用明显不足。
通过对考评大纲的研读,
可以发现这个标准的综合3.教师缺乏实战经验,与企业需求脱节。教师性很强,涉及的课程较多,需要学生有真实可用的参与BIM社会服务的比例较小,不了解企业的真正先进技能。从BIM职业技能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涉及诉求,对BIM应用的深度和具体流程的了解较少,的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点集中在以下几类:(1)专业导致学生毕业后,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基础类课程,例如建筑识图、
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力培养新入职的员工。由于实战经验的缺乏,
造成-93-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11月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
能力,
使其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可以积累一定的4.案例简单,
缺乏创新。BIM课程选用的案例实战经验,可以具体了解企业运用BIM的具体流经久不衰,经年不变。一些新的结构和新的应用点程,加强自身的BIM理论学习深度,实现教学相不能及时引入课堂,导致教师每年的授课内容一长。去企业兼职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对企业的样,每届学生学的一样,很难适应BIM技术迅猛发需求更加清楚明了,有利于科学修订培养方案、编展的要求,导致课程学习的进度落后于时代发展制教学标准、
建设在线课程及教材等。的速度。
4.将BIM理论、BIM技术的应用融入相关课程5.技能易学,却难以考核评价。BIM技术人才中。BIM作为建筑业的新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对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要实际项目中,高校教学不能只是知BIM,还要会求高。BIM技术软件操作容易掌握,
但是应用背后BIM,更重要的是用BIM。BIM知识的融入不是简单的知识与能力却不易被表现出来,导致考核时只的增加内容,而是有机的与现有课程融合。融合的注重软件操作,却忽略了规则规范的应用。
方式有“点”式融合,例如专业基础类课程中的建当前BIM技术理论学习选取的内容新,但是筑识图、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这些课程是为理解的深度不够;BIM技能的学习重视软件操作,BIM技术打基础,这一阶段的融合可以将BIM技术忽视规则、规范的要求,最终导致模型不可使用;的概念引入,
建立对BIM技术的初步认识;还有一案例的选取不能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使学生思种“面”式融合,例如增加BIM技术概论、三维建模维固化,
缺乏创新;教师与企业的脱节导致不能及技术等BIM技术的相关课程,这种融合方式是对时准确的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造成企业无人可现有知识体系大面积的补充。这两种融合方式如用;BIM技能考核深度不够,难以保证学生胜任工图1所示。在校内、校外实训课程中,需要利用BIM作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针对“1+X”证书制度的技术真正解决建设项目上的问题,对BIM技术的BIM课程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认知和技能的要求处于最高层级。因此,掌握BIM五、教学改革的建议
技术绝不是一门课的事,而是需要多门课程的教BIM技术归根结底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部师在相关领域深入应用,开发相关知识点的课程分,而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中缺乏案例,使BIM技术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思维与手BIM技术的系统设计。高职教师对BIM技术的理解段去解决教学问题和工程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和应用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针对当前BIM课程存BIM技能,缩短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在的问题和BIM技能相关的课程改革,提出如下5.加强技能等级考核,鼓励学生获取“1+X”几点建议。
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传统学生技能的考核以1.加强顶层设计,
使BIM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操作为主,学生拷贝项目的情况防不胜防,
导致教相互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先设计实践教学中的案例,设计时要思想,突破思维定式,发挥想象力,从零散的应用点中抽出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理论学习内容的设计,并与实践内容相互印证,加深对BIM技术的理解。
2.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人员担任BIM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企业教师将项目上应用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带入课堂,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企业的需求第一时间传达到课堂中,使得学生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无缝对接。
3.教师有目的地去企业挂职锻炼或去企业兼BIM技术知识点或知识面职。挂职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眼界和
图1BIM技能点融入方式
-94-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45期陈红杰,等“1+X”证书下高职院校BIM课程教改研究师难以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技能等级考核可以实践学习相互促进。按照BIM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创造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可以考核学生对的要求,编制BIM课程的教学标准,完善教学内容。BIM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对BIM建模技术的熟其次鼓励教师参与BIM相关的技术服务,真正做到练程度,考核结果可以作为某些课程成果的参考。
“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六、结语
人才。找准企业的需求,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中重要的高职教的深度实施,
按企业要求调整培养方案,优化现有育改革方向,BIM职业技能作为首批5个试点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对之一,也是建筑业信息化改革的方向。我国建筑业接BIM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处在改革转型的重要时期,BIM人才的缺乏极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满足社会对BIM人才知识与地影响了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而高校的人才培技能的要求。将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联系起养方案、教学标准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教师的知识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对学历证书的有效补充。
面和技能与建筑业的信息化发展有差距,因此需参考文献
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的改造或加[1]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入BIM相关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具体措施如下:加[EB/OL].(2019-02-13)[2021-03-09].http://www.gov.强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走访企业,获得BIM技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术应用点的一手资料;将案例拆分,抽出应用点和[2]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来了![EB/OL].(2019-04-17)
技能点,
形成知识的相互支撑与印证;组织企业、[2021-03-09].http://www.gov.cn/fuwu/2019-04/17/conten教师研讨BIM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实施方案。依t_5383660.htm.
[3]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全国BIM应用技能考评大纲[M].北
据上述措施,提出适应BIM职业技能的课程改革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6-29.
方案。
[4]林夕宝,余景波,刘美云.1+X证书制度下高职专业教学
总之,高职院校BIM技能的课程改革是一项
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系统、复杂的工程。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
建立更2020(1):4-11.
加科学、合理的BIM课程教学体系,使理论学习与
[5]丁振国,郭亚娜.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与保障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0):53-56.
ResearchonTeachingReformofBIMCourse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underthe“1+X”
CertificateSystem
CHENHong-jie,LIGao-feng,ZHANGLan-lan,ZHANGWei-wei
(SchoolofConstructionManagement,JiangsuVocationalInstituteofArchitectureTechnology,
Xuzhou,Jiangsu221116,China)
Abstract:The“NationalVocationalEducationReformImplementationPlan”proposesto“startthepilotworkof1+Xcertificatesystem”,and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technologyisoneofthefivemajorsinthefirstbatchofpilotprojects.Theexistingcurriculumsystemwasformulatedbeforethe“1+X”certificatesystemwasputforward,andthecontentof“X”wasnotintegrated.AccordingtothecurrentsituationoftheintegrationofBIMskillsintocourses,thispaperputsforwardsomecommonproblemsinthecurrentcourses.Itisemphasizedthatthecontentof“X”isnotonlyreflectedintheintegrationwiththetalenttrainingscheme,coursestandardandteachingschemeoftheexistingcoursesystem,butalsoreflectedintheintegrationoftheconceptsandskillsofhighervocationalteacherswiththeforefrontofsocialdevelopment.Teachingreformneedstobeviewedinthelightofuniversalconnectionanddevelopmenttotrainqualifiedtalentsfortheinformatizationofconstructionin-dustry.
Keywords:certificatesystemof“1+X”;BIMtechnology;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eachingreform
-9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