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短信恐吓他人判什么罪

短信恐吓他人判什么罪

来源:欧得旅游网

法律分析:单纯的威胁恐吓行为,在刑法分则中并没有单独作为犯罪行为加以规定。但是没它可以成为许多犯罪的手段行为。将其作为手段行为最典型的罪名有以下几个。

1、敲诈勒索罪

以非法取财为目的,引起被害人恐惧心理。

2、强奸罪、猥亵他人罪

为了违背妇女意志奸淫或者猥亵他人为目的而恐吓妇女等。

3、妨害作证罪

威胁相关人员作假证或者不做证。

4、受贿罪

通过威胁恐吓手段暗示索要贿赂。

5、强迫引诱他人卖淫、吸毒

用恐吓方法强迫他人卖淫、吸毒等等,这方面有几个独立罪名。

6、成为其他犯罪的教唆犯行为

以此手段威胁恐吓他人,诱使逼迫他人实施犯罪行为。这方面的罪名十分宽泛,参照实行犯行为定罪处罚。

因此,单纯的短信威胁恐吓,不加以其他目的动机等因素,是不能得出是否犯罪结论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六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六)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