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律指南:区分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办理离婚手续及材料准备,离婚后孩子的归属。婚前财产产生于登记前,归个人所有;婚后财产产生于登记后,归共同所有。协议离婚需签订离婚协议并办理离婚登记;诉讼离婚需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后,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特殊情况下可随父方;父母双方可协议安排未成年子女的生活;保护子女利益前提下,可轮流抚养子女。
法律分析
一、如何区分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
区分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如下:
1.产生时间不同。婚前财产一般产生于结婚登记前,婚后财产产生于结婚登记后;
2.财产归属不同。一般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后财产归共同所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其他不同。
二、办离婚的手续有什么,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办离婚的手续和需要准备材料如下:
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签订离婚协议后,带齐结婚证、身份证和离婚协议书等材料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如果是诉讼离婚的,带齐结婚证、身份证、起诉状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判决准予离婚的,判决生效,解除婚姻关系。
三、离婚婚后孩子如何归属
离婚婚后孩子的归属如下: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4.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总结如下:
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的区分主要包括产生时间和财产归属两方面。办理离婚的手续需要根据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情况,准备相应的材料并前往相关机关办理。离婚后孩子的归属主要根据子女年龄和父母双方的协议或法院判决进行决定,以保护子女的利益为前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