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判死刑的主旨是根据以下情形:长期横行霸道、逃避义务、犯罪集团主犯、狭隘心理报复、栽赃嫁祸、毁灭罪证、劫掠财物、因歼情、残忍手段、焚尸肢解、杀死多人、极度狂妄、多次故意杀人、杀死孕妇、抗拒抓捕、造成严重后果。
法律分析
故意杀人判死刑的情形:
1、长期横行霸道、作恶乡里的,如村霸、路霸杀人等;
2、为逃避履行义务,故意杀死权利人的;
3、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的主犯,如近年来的涉黑涉恶案件中的首要分子或主犯,判处死刑的几率极大;
4、出于狭隘心理,为泄愤、嫉妒、报复他人,消除对手而杀人的;
5、栽赃、嫁祸于他人而杀人的6、为毁灭罪证杀人的;
7、劫掠财物,图财害命杀人的;
8、因歼情杀人的;
9、采用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如不顾被害人哀求呼救连续打杀、溺水、沉井等;
10、残忍折磨被害人,以增加被害人痛苦杀人的;
11、故意杀人后焚尸、肢解尸体,或以其他方法将尸体销毁的;
12、杀死多人的,此处多人,指2人及以上;
13、极度狂妄,在特定场合杀人的,如在会议过程中,故意杀人等;
14、多次故意杀人的,此处多次,指2次及以上;
15、杀死孕妇的;
16、故意杀人后抗拒抓捕造成新的犯罪或严重后果的;
17、因被害人的死亡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拓展延伸
我国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我国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根据我国刑法第232条的规定,犯罪分子故意杀人罪的最高刑罚是死刑。然而,在具体适用上,我国采取了严格的法律程序和司法实践。根据刑法第4的规定,死刑判决必须由最高人民核准。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等因素,以确保死刑的适用符合法律的精神和正义的要求。同时,我国也积极推进死刑改革,死刑适用的范围,保护被告人的权益。综上所述,我国对故意杀人罪死刑的具体适用,既注重法律规定,又尊重司法实践,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原则。
结语
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是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备受关注的话题。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最高刑罚是死刑。然而,在具体适用上,我国采取了严格的法律程序和司法实践,确保判决符合法律的精神和正义的要求。同时,我国也积极推进死刑改革,死刑适用的范围,保护被告人的权益。综上所述,我国对故意杀人罪死刑的具体适用,既注重法律规定,又尊重司法实践,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