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少年在表演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变化。
2、通过学文,使学生感受并学习少年这种直面失败,勇于拼搏,走向成功的精神。
3、学习作者注重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把事情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少年在表演过程中的变化,学习少年这种直面失败,勇于拼搏,走向成功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文,导入新课
1、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刻苦学习的范仲淹,坚持不懈的涅利,机智勇敢的纳塔莉,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少年——顶碗少年。
2、回顾学习方法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生根据 要求自学(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2)、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
三、深入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为什么说顶碗少年是强者,是勇于拼搏的人呢?(在两次表演失败的情况下,能勇于面对失败,继续拼搏,并最终取得成功。)
2、他是怎样失败的,失败后表现怎样,又是怎样取得成功的?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把课文2—6自然段读一读,拿出笔,画出相关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完成之后和同桌或前后桌互相交流。
3、学生交流
4、全班交流
①第一次是怎样失败的?
②第一次失败后,他表现怎样?(出示:台上并没有慌乱……鞠了一躬)
学生谈感受、体会
指导朗读
③第二次是怎样失败的?他的表现怎样?
(出示:台上……不知所措)
学生谈感受
体会当时少年的心情
指导朗读
④第三次他是怎样取得成功的?
⑤是谁?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静下来表演,并取得成功? 引出老者。
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猜测这老者是谁?
从哪里看出是老者给了少年重新镇静的力量?(老者的神情、动作、语言)
想像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⑥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励,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师引:少年不仅仅稳住了碗,还稳住了__?(学生交流。)
当学生说到观众时,引导学生找出前两次少年表演时描写观众的神情的句子,品读感悟。
少年稳住了一切,他成功了!全场沸腾了,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听着这掌声,少年__?(笑了),老者__?(笑了),观众__?(笑了),他们为何而笑呢?
写话练习: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少年笑了,因为________
老者笑了,因为________
观众笑了,因为________
学生动笔写,写好进行交流。
⑦这样的一场表演,这样的一位少年给作者怎样的启迪?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读,画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⑧学生交流
⑨小结: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不放弃,再拼搏一下,成功就在下一刻等着我们。
四、总结全文。
五、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把事情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六、作业:同学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也曾遇到过失败,在失败面前,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下课后与同学相互交流一下,把它写在日记里。
板书:
顶碗 失败 失败 成功
少年 不放弃 拼搏 强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