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佳路径》案例分析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一、案例描述

  《最佳路径》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路径设计策略,最终,其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

  课上大家畅所欲言,经过讨论,孩子们知道了年老的葡萄园主买葡萄的方法与其他园主不同,孩子们也选择去老太太的葡萄园买葡萄,因为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而这做法也使格罗培斯深受启发,于是大师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巴黎。课文分析到这,正准备讨论大师是如何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的。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格罗培斯不直接叫司机调头回去,而要去摘一篮葡萄呢?” 我不禁一愣,教学这么多年,自己从未注意过这句话,也从来没听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

  我突然反应过来,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于是我也采用了年老葡萄园主的方法,给孩子们自由,让他们自由讨论。于是孩子们像炸开了锅一样,有的三五个围成在一起小声讨论,有的人低头苦思冥想,有的人一会抓耳挠腮,一会若有所悟……几分钟很快过去,我让大家安静下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们纷纷举手,我看见一个孩子怯生生地举起小手,我就让她先说,她小声地说:“老师,我觉得格罗培斯是想谢谢这位老太太。”我点头同意,继续追问道:“为什么,要谢谢她呢?”她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这时旁白你有同学迫不及待,于是我笑着请他坐下,请其他同学来说,一个孩子自信地说道:“因为是老太太给他启示的,让他设计了很久的路径,终于想到该怎么设计了。”另一学生补充说:“我也认为是想通过买葡萄这种方法表达对老太太的感谢,是老太太让他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我笑着说:“有可能哦,还有别的想法吗?”接着,一个学生站起来,不太自信地说:“我觉得格罗培斯可能想体验一下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方法”“很好,你给大家打开了思路”我故作神秘地说,“大师仅仅就想体验一下吗?大师的想法可能没那么简单哦。”一阵沉默片刻,几个学生似乎恍然大悟,高高举起手来。一个大声说道:“我觉得大师,不仅仅就是体验,他体验的目的是为设计路径在做准备。”我非常赞同的点点头,另一学生更加坚定地说道:“大师一定是想亲眼看看老太太的葡萄园里被游客走出来的路,是不是哪葡萄长得又多又好,那走的人就多了,路可能就宽了;如果葡萄长得不多的地方,路应该就窄了。”接着,又有学生进一步补充说:“对,就和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一样,大师其实是在进一步思考路径该怎么设计,用老太太的这种方法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否合适。毕竟刚才只是有了一点启发,具体怎么做,还要进一步思考呢。”我用赞赏地目光看着他们,“你们可真会读书,大师可不是简单的买点葡萄,他在进一步思考路径设计的具体做法,所以他进葡萄园是去观察的。此时你们觉得格罗培斯是一位怎样的人?”孩子们脱口而出,有的说:“他很敬业,爱观察,善思考。”有的说:“格罗培斯做事考虑周全,一丝不苟。”还有的说:“大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我们发现不了的东西。”我最后总结说:“是啊,大师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也只有细心观察,善于思考,才能从老太太买葡萄的方法得到启示,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二、案例反思

  1. 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不正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顺其自然”的心境吗?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的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理,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思维。所以,新课程设计必须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本案例就充分让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的讨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2.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意外的问题。教师若装聋作哑,则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教师应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应变能力,了解“意外”背后的真相,巧引妙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

  本案例中,一个孩子提出的极富好奇心的问题,看似与研读课文没有关系,近乎“打横炮”。然而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对研读全文的价值,果断地改变了原先的设计,跟着学生的问题走,不仅牵一发而“通”了全文,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鼓励了他们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留足时间,大胆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本案例也是源于一个孩子的质疑,才引发了一场精彩的讨论,进而对课文人物的理解更进一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材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问错了没有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