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驾驶人的日常教育与继续教育操作规程

来源:欧得旅游网

驾驶人的日常教育与继续教育操作规程为进一步提高驾驶人综合素质,让驾驶人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认识和把握道路运输中事故因素及发生规律,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制度,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置知识和方法,督促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事故隐患,保证运输安全,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一、教育培训的要求

1.教育以赋予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为主;培训以赋予完成工作所必要的技能为主。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做到日常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与公司的生产任务和各项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体系、有计划地实施,待条件成熟时设置专门教育培训机构。

3.充分考虑教育培训的需求与方法,有计划地对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对教育培训进行跟踪反馈,确保教育培训取得实效。

4.驾驶人必须积极接受公司以及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5.加大教育培训场所、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保证教育培训费用。

二、教育培训的内容及方式

分为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安全规章制度岗位知识培训、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培训、职业道德及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应急处置技能培训、急救、自救知识培训。

其中:“法律法规”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道路运输相关法规和规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知识。“安全规章制度”是指公司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安全生产为保证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而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典型事故案例”是指与驾驶人职业有相关性的交通事关案例,特别是重特大交通事故案例。“职业道德”是指从事道路路运输驾驶人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职业健康”在工作中易生产和诱发损坏人身健康各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安全操作技能”是指为了安全地完成操作任务,经过训练而获得的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主要是发车前、行驶中和收车后的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技巧。“应急处置技能”是指对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及运输过程的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如车辆发生侧滑、制动、转向失灵、爆胎等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在运输途中遇到乘客突发疾病或者遇盗窃、抢劫等治安事件的应急处置。“自救、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乘客及驾驶人、乘务员等发生人身伤害或突发疾病,所进行的必须和简单的救助方式、方法和动作要领,目的在于近最大可能挽救人员伤亡。

采取内部培训和自学为主、外部培训及聘请专业人士指

导为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

三、教育培训的管理组织各单位负责对所属驾驶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分管安全负责人为此项工作的的管理者,总公司负责协调,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教育培训流程

1.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地点、授课人、受培人员、培训内容;

2.制作培训教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音像、图片、文字等相关资料,做好培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组织实施,培训人员签到、管理人员签到、做好培训记录;

4.考核评估,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试卷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再培训,对培训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和奖惩;

5.建立健全驾驶人日常教育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培训记录、考核及奖惩情况)。

五、日常教育培训的实施

1.依据《规范》按年度培训计划每月分两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进行组织实施。

2.结合人、车、天气、道路状况及其它不安全因素进行组织实施。

3.驾驶人违法违章行为发生后。

4.驾驶人营运线路调整、新增线路时。

六、外聘教育培训的实施

1.新的法律法规释义;

2.道路旅客运输行业重大问题决策与分析;

3.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推广与应用;

4.优秀驾驶人交流;

5.其他需聘请专业人士授课的教育培训。

七、继续教育的实施

1.年度计划综合培训;

2.按《规范》要求每两年进行一次;

3.国家相关规定、行业行业相关要求专题教育;

4.驾驶人违章违法以及违反职业道德准则行为发生时;

5.季节性、针对性继续教育;

6.其他要求进行驾驶人继续教育的情况发生时。

八、培训方法

1.讲课、讲演

2.小组讨论

3.会议、讨论会

4.在岗培训

5.利用电化教学设备

6.工作实习法

7.案例研究

8.研究、表达、演示、解说[论文、口头]

9.游戏法

10.函授培训

11.外聘教育

12.读书会、培训资料的发放

13.参观、考察

14.其他

九、培训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培训要根据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体系、有成效地实施,要考虑紧急度和重要度,从必要性高的部分开始实施。

2.培训要制定周密的日程、严谨的课程,事先准备好培训教材、会场、设备、工具等,做到准备充分周到。

3.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能力等因素,要明确设定培训要点、目的、目标、实施方法,做到切实可行,调动参培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培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