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民大周边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学习小组:成冰如6004马文君6021
学院:商学院
年级:2010级
班级:经济学
指导老师:蒋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等,这使得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以及隐忧。而学校的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也直接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展开了这一次关于贵州民族大学校园食品安全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让一些潜在的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也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那些广大师生常去的主要餐饮场所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方面所做的具体措施以及他们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态度,可以让一些潜在的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也借此提高师生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调查对象
餐馆老板学生老师及其他消费者
四、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实地考察、访谈法、网上查询法为辅,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借助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同学们对我校食品安全现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处身于校园之中的我们自己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所见所闻。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五、调查地点
贵民大各大食堂及周边各餐饮馆及小吃街
六、调查人:成冰如马文君
七、调查时间
20__年5月23日至20__年20__年5月30日
八、调查内容
(一)食堂调查
分别对学校五个现正在用的食堂,有大食堂、清真食堂、三食堂、四食堂、花果山食堂.
(二)餐饮馆调查
对贵民大四合院的餐馆进行调查,比如兴媛炖鸡饭、伤心凉粉、成都名特小吃、几木几木卤粉店、洋芋焖饭、杨大姐猪蹄饭、开味堂、学府、江南包饺店.
(三)路边临时摊点调查
对于路边临时摊点调查,我们主要调查学校堕落街的小吃,有许多临时摊点无证经营,虽然之前曾受过城管等部门多次制止,可屡禁不止,仍然乱买食品,比如爆炒鱿鱼、炸洋芋、炸魔芋、炸臭豆腐,还有凉粉凉面。
食品,说的普通一点就是人们每天吃的和喝的。具体指的是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安全的食品成为“问题食品”。提到食品安全,人们心中是异常关心的,关注的。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人们饮食文化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注水肉”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随着食品的多样化发展,各种添加剂不断翻新、涌现,不断被加入食物中。肉松中有添加剂,奶粉中有三氯氰胺。这都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们大都是持“眼不见为净”观点。是的,在你吃食物的时候,你不会想食品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你4
也不去想是否真的通过了国家卫生检查,你只是考虑到口感的好坏,但有时吃的是“问题食品”,你却不知道,等到出现问题时,你可能也发现不出是食品原因,当然也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了。生产商这样生产“问题食品”,我认为这不但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亦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声誉,更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食品安全中出现问题,人们都会首先想到出售商和制造商。当然,商家一般都是以最小成本获最大利润,但他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自然是不能丢失了人性。但是他们却向猪肉中注水,向辣椒水中注入颜料和辣料,用地沟油煮汤。即使是一样的职业,有时也会出现利益分配扭曲。因此他们拿消费者的健康来作为利益的代价,这种方式是只追求个人利益,自私的表现。
注:问卷发放份数:50回收份数:50可用份数:45回收率:90%可利用率:90%
根据调查的结果及分析学生的消费特点,我们针对目前校园食品安全现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为此制作了关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表。
根据问卷表所反映的内容,有以下一些情况:
1、有74.6%的学生一般选择在食堂就餐,22%的学生在学校周边的小摊点或小餐馆就餐。对学校食堂的的食品安全的总体评价满意的学生占53.2%,不满意的占30.7%。觉得食堂提供的餐具安全性一般的占80%,不安全的占10.2%;觉得食堂的就餐环境、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满意的占72.9%,不满意的占10.3%;觉得食堂的食材一般新鲜的占65.5%,不新鲜的占30.2%。
2、认为学校周边的小摊点或小餐馆卫生状况一般的学生占58.7%,认为较差占27.2%。认为学校周边有存在不卫生的餐饮摊点的学生占89.8%。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未关注小摊点是否有卫生许可证,看到哪儿有好吃的就坐下吃。许多学生同时还反映学校周边摊点存在碗筷较油腻、不卫生、好像没有消毒等现象;蔬菜没洗干净、有黄叶;工作人员未穿工作服帽、指甲未剪、戴手饰等情况也比较多;基本卫生设施不够完善、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饭菜质量不高。
3、多数人买商品时很少注意食品的标签,买食品时大多数人都会看生产日期,只有少部分不看。
4、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关注食品安全,从不关注的比例趋近于零
5、对《食品安全法》,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点都不知道的状态
6、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了解途径多种多样,网络宣传占主要
7、食品安全常识和安全现状已经收到们的重视
8、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是多数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而其他方面基本不受关注。
9、在商场和超市购买商品是人们最为放心
10、经常遇到或从来没遇到不安全不安全食品安全的侵害所占比例较小
11、之所以对食品感到担心主要是受到电视和电台的影响,还有报纸和杂志等
12、当购买了不安全的食品时,人们大都汇自认倒霉,奉劝同学不要购买此产品
13、普遍认为安全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企业追求利益、主管部门职责不明、惩罚力度不够、体制不完善而造成的
14、对食品安全的问题,同学主要通过与商家理论,举报的很少。一、学校食品安全现状
(一)学校食堂安全现状
全校共有6个食堂,现有学生食堂5个,还有一个正在装修中,在校就餐学生一万二千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70人,初步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学校食堂5个。一餐食材都是新鲜的,制作环境相对卫生,碗筷都经过消毒处理.就餐时间会有工作人员及时清理餐桌上的剩饭,保持清洁。部分学校食堂承包后管理不善。学校食堂均为市场运作,承包给个人经营,个别承包人受利益驱动,在采购食品原辅料时追求最低价格,忽视食品卫生问题。
(二)学校小吃街安全现状
1、学校周边小杂货临时摊点屡禁不绝,进货渠道混乱,食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私营餐馆均有卫生许可证,在超市抽查的食品均未过期.生意不错,当天卖的东西可当天卖完
2、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货渠道主要有自购和配送两种形式。从食品来源看,有的是从小食品市场批发的,甚至还有个别经营者直接从小作坊或者小加工厂购进“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经营者在进货过程中只考虑价格因素,不注重对食品质量和生产者资质条件的审查,只要便宜就收,有利就卖,食品质量难保证。二、学校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校食堂的监督检查和调研,发现学校食堂和学校周围餐饮馆在软硬件和内外部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我校各大食堂分布无序,不能对全校的饭菜进行集中处理
2、食堂工作人员不戴口罩,这样不卫生.
3、食堂餐具作为一个大碗,容易造成浪费饭菜的情况
4、夏天食堂偶尔会出现蚊子
5、超市会卖一些制作及其不卫生的廉价麻辣垃圾食品.
6、同学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不够高
7、牛羊肉粉馆通常都是用自来水直接煮面、粉之类的
8、有时候饭菜里会出现头发之类的东西
9、临时摊点上的油炸品所使用的油大多数都是同一锅的,而且是重复加油
10、临时摊点经常停留在马路边,扬起的灰尘不时飘落在食品上
11、临时摊点上的工作人员,自身也不讲究卫生,他们不穿工作服,不戴工作帽,更不戴卫生手套。在我们的同学去买食品时,他们往往一手接钱,一手拿食品,钱上的细菌就连带到了食品中,有时他们擤完鼻涕之后不用洗手,就直接继续卖东西了
三、我校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从国家来看:
1、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力度不够,对人民的宣传食品安全不够透彻,后续解决能力差。
2、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制造商固然有他们应该负担的责任,但是国家有关部门的官员也不能从旁而立。以人民利益为重,依靠国家法律法规来维护民众健康是他们的责任,有句俗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此,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是重中之重,如今《食品安全法》已让部分民众吃了颗“定心丸”。食品安全已有标准,但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标准”,有时是标准不能贯彻落实的。
(二)从学校来看:
1、学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学校领导对学校食品卫生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不能有效地履行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二学校没有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没有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对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不能做到有效监控。三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机制不健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没有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无法进行及时、有序、有效的处置。四是未建立完善规范的食品留样制度。
2、学校对同学们宣传食品安全意识不够,未设有专门负责本校食品安全的机构
3、学校周边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高。不少经营户为了获取盈利,购进一些三无产品,以鲜艳的外包装或附带小卡片、小玩具吸引学生购买,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成为校园食品安全的隐患。一些流动摊贩由于经营场所不固定性,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为工商部门执法、监管造成一定的难度。流动摊贩经营设备简陋成本低,执法部门即使没收了经营工具,短时间内他们又会“卷土重来”,长效整治和彻底取缔难度大。
(三)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
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自我安全健康保护意识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
1、大部分学生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学生们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同学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
2、有些同学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例如,在20__年8—10月,北京市丰台区已经连续发生4起扁豆中毒事件,发病人数达64人。据调查表明,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烹饪者未将扁豆煮熟、炒熟。其实像扁豆、豌豆、四季豆这三种蔬菜,其本身含有天然毒素,如果对它们加热不完全就被人们食用,则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食物中毒。人们在炒菜时如果事先了解了这些基本常识,就可以避免这类食物中毒事情的发生。
四、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方面
1、加强学校周边地区食品安全环境治理和监管。工商、城管、卫生等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地区食品摊点进行清理整治,取缔无证、无照、加工食品的窝点,有效净化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市场。
2、学校应加强学生在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维权法律等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学生们若在校内外发现不卫生的食品,可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若物品发现价格不合理,可以向消费者权益协会举报。
3、建议经营者持着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思想
4、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彻底整治“脏、乱、差”,搞好环境卫生,确保教室明亮、整洁,校园及周边无垃圾;各种悬挂物、宣传栏、标志、标牌等规范、醒目、清晰、完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绿化、美化环境,校内规范有序,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5、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监管和疾病预防控制,学校应专门成立一个负责学校12
食品安全的部门,务必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6、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高校园整体防范能力。加强师生法律法规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抓好学生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建议学生要注意自己的食品卫生问题。不要在路边临时摊点上买食品,特别是油炸食品
(二)政府方面
1、完善“三位一体”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合力。要建立学校、经营者、相关职能部门“三位一体”监管机制,促进监管职能到位。一是学校负责日常监督。学校主要领导为食品消费安全第一责任人,成立校园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食品经营者的日常经营行为负责监督,发现经营者违法经营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及时制止食品消费安全隐患。二是经营者强化自律监管。积极开展“诚信经营户”及优秀“校园放心店”评比活动,引导校园食品经营者树立“文明诚信光荣、欺诈失信可耻”的经营理念,树立经营者自我监管意识和自律意识。三是加强部门协作,用活职能平台,铸造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利器。要加大与教育部门的协助,形成工商、校园共建形式,强化业主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
2、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惩罚力度。工商、城管、卫生等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地区食品摊点进行清理整治,取缔无证、无照、加工食品的窝点,有效净化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市场。
(三)学生自身方面
1、学生应有食品安全方面的意识和知识
2、学生应加强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
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多数人买商品时很少注意商品标示
2、买食品时大多数人都会看生产日期,只有少部分不看。
3、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关注食品安全,从不关注的比例趋近于零
4、对《食品安全法》,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点都不知道的状态
5、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了解途径多种多样,网络宣传占主要
6、食品安全常识和安全现状已经收到们的重视
7、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的安全是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而种植养殖环节基本不受关注
8、食品的过期及使用添加剂是消费者是主要担心的问题
9、在商场和超市购买商品是人们最为放心
10、经常遇到或从来没遇到不安全不安全食品安全的侵害所占比例较小
11、之所以对食品感到担心主要是受到电视和电台的影响,还有报纸和杂志等
12、当购买了不安全的食品时,人们大都汇自认倒霉,奉劝亲友不要购买此产品
13、普遍认为安全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企业追求利益、主管部门职责不明、惩罚力度不够、体制不完善而造成的
14、对食品安全的问题,所采取的主要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主要通过电话举报,顾客上门举报的很少。
六、感想:
1、通过对食品安全这一课题的调查研究,我们组对自己身边的商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食品安全意识在我们的大脑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对于我们以至于整个人类来说的生产生活,研究此课题有具有进步指导意义。从中我们也提高了我们自14
己的交流能力,使其能更好的知道我们,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2、当然,我们小组成员的能力有限,所做的工作只是毛皮,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我们的目的是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的深刻重视,希望这写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各取所需,更好的生活。
食品安全问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也可能正在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一方面我们国家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才能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做为一名受教育的大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的宣传中,让更多的人认识食品安全的危害,抵制农药食品、化学食品、问题食品,努力做到让食品安全与我们的健康同行。
附录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