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单花番茄研究初报1)

来源:欧得旅游网
相关性,即强优势组合表现了较强的互补效应,如黄丝早X60天、黑46-2 X桦骨八15B等组合;叶绿体互补作用的存在,仅仅为杂种优势的预测提供了一个方面的线索,但是叶绿体互补可否预测杂种优势,尚需作大量的工作。参考文献而弱优势组合表现出没有互补效应,如绥金X垦35。叶绿体离体混合物的希尔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杂种叶绿体的光化功能活性。但是,在我们所测定的范围之内也有些组合,如桦94/Bup44 X桦骨八15B等,其亲本混合叶绿体没有表现互补作用,但其杂种本身叶绿体活性却有明显的优势。[1]李继耕:1963.1.8.“人民日报”.[2]周佩珍等,1964,植物生理学报.(1); 154一159,[3]Chen, S. L., 1952. Plant Physiol., 27. 35-48.[4 ] Arnon, D. G., 1949. Plant Physiol., 24- 1-15.[5]OBgHHHHKOBa, H.中.,1976, Ce,2bCxoxosnacreeHHast6UO,loeUfl, (5); 675一679.单花番茄研究初报1)高振华贾秀盛王福盛李维仲(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番茄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果菜,是茄科番茄属半蔓性草本植物。从野生种到栽培种一般都是总状花序、合轴分枝、果穗分层、一序多花由为75-1、75-2, 75-3, 75-4, 75-5及75-6,并进行单果留种。第二代于1975年冬在大寨公社农场温室中栽培,8月4日露地播种,8月24并大至小顺序排列。野生种每序花数很多,果实很口分苗,10月6日定植于温室,栽时已现蕾,),在温室中11月28日成熟,比小,栽培种则每序花数较少,而果实较大。1975有个别开花(图1年7月初,我们在大寨公社大寨大队、武家坪大队的早粉二号中发现六株每序均为单花的番茄,它在田中表现叶系稀疏,果大早熟。对这种类型的番茄我们进行了单株单果留种。经过连续三代观察、选育及多地试种,发现单花性状稳定,可以做为我国一个番茄资源材料。早粉二号早熟6天以上。第二代除75-2株系中部分出现一序多花的植株外,均仍表现每序单花。单果平均重230克,大的可达450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平均为5.6,有的高达7.2%,一、单花番茄的选育经过第一代是在早粉二号自然群体中发现的六株,它们表现生长势强、花叶、叶系稀疏,小叶片少而厚大。每序单蕾(单花、单果)、果实明显增大,一般在300克以上,大的有达550克的。果型与早粉二号相同,为粉红色扁圆形,果面光滑或稍畸形,花柱迹大。株型有高封顶的呈自然单秆形,结3-4果;也有的如早粉二号,为自封顶型。封顶后有的在叶腋上又萌发出侧枝或花序,但也为单花。单花番茄明显早熟,一般比早粉二号约早熟7天左右。我们对各株分别编号图1单花番茄苗期1)在研究工作中曾得到李家文、李曙轩、谭其猛教授,李树德、朱德蔚等同志的热情指导和帮助,特此致谢。25风味香甜。对75-2的二代中多花植株和单花看,当代是单花,第二代就出现了单花株和多花植株分别进行单株单果留种。第三代于1976年春在大寨大队、武家坪大队及大寨公社农场三个试验点进行了单果株系株,并未见单、多花混合株,其比例也无规律。将其分别单株留种后,单花三代68株仍全为单花,多花株自交二代则发生3:1分离。这就证小区比较试验。所有16个供试材料仍表现为一明75-2当代单花植株上除自花授粉外,还自然序单花,表明单花性状稳定,而且保留果大、早混进了部分多花番茄的花粉,同时也证明了多熟及品质好等优良性状。单果平均重275克,花性状对单花性状是显性。2,单花番茄中也有一花双生、骄生或极少最大果重达750克,比早粉二号早熟6天以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4.5%,高的达6 0Jo a但小区产量多数株系低于早粉二号,也有的比早粉二号高。果实形状大部较圆正,也有的严重畸形,株型仍不一致。根据调查,我们把它们分为矮单、矮茄、单秆、高茄四个类型(图2)0矮单型矮茄型单秆型高茄型图2单花番茄株型(第三代)矮单型;每株一序单花,自行封顶;矮茄型:较早分枝,每株双权,结三、四果就自行封顶:单秆型;顶端优势较强,每隔2-3叶一果,结3-4果,不出侧枝,自成合轴单秆:高茄型:秧叶高大,双权分枝,结4-8果。75-2中一序多花株系的后代共得27株,其中出现一序多花的20株、一序单花的7株,发生了3:1的分离现象。二、对单花番茄的几点初步看法1.番茄花序上的单花现象是一个隐性突变,多花性状对单花性状是显性。从发现单花番茄经连续三代单花性状的鉴定,并未发现这一性状的分离现象(除75-2外)。但75-2的后代为什么有多花植株呢?从连续三代遗传分析26的3-4生的(似茄子的花序)。此种花序和单花仍是同一突变系,与多花性状在遗传上有质的不同。因为一花双生或三生的自交后代仍多数为单花,个别为一花双生或三生,且无一定分离规律,如75-3p-5I-①和75-3)-51-p是同一株同一花序上的一花双生果,其后代58株中绝大多数仍是单花单果,只有8株上个别的花呈一花双生,而无一株多花番茄。说明它和多花是不同的一对质量性状。单花番茄也可以说是番茄花序上的茄型突变。单花双生之果一般大小均匀,总重较大是一个较好的性状。3,单花番茄有可能是栽培上的一种进化类型。番茄从野生种到栽培种,花序上花数有倾向于减少、而果实逐渐变大的发展趋势。单花番茄花数最少,而单果平均重较大。这样的果实养分集中,有利早熟和提高品质,对于培育大果类型的品种看来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三、单花番茄的利用问题这种单花番茄由于是从生产上正在利用的早粉二号中突变来的,故其一般性状是好的,但由于花序性状发生突变而出现果实大、早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等特性,而且侧枝少,有的甚至不发侧枝,这不利于整枝。这些性状可进一步试验在育种上利用,可能对选育适于机械化栽培品种提供有益性状。另外,对研究花序遗传规律也是较好的材料。但这个材料要在生产上直接利用,还必须解决选整果型,统一株型,保花保果,选育高产抗病株系及相应的栽培技术等间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