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医院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全院细菌耐药性的统计分析,指导临床用药,并对相关耐药菌采取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方法 对2013年1月~12月送检的微生物标本阳性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分析2种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和4种阴性菌的耐药性,从而指导临床用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及患者的医疗费用。结果 我院的病原菌感染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也出现升高的趋势,常见的的6种细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增高,特别是鲍氏不动杆菌出现泛耐药,应临床引起足够重视。结论 我院的细菌耐药状况较为严重,临床应科学用药,同时应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并做好消毒隔离。
标签:细菌耐药性;多重耐药菌;鲍氏不动杆菌;抗菌药物
近年来,随着临床各种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对细菌谱及耐药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医院2013年3041株阳性细菌的耐药性的研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从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及患者的医疗费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12月阳性标本结果,送检标本主要是以痰、血液、分泌物、尿及各种体液、组织液等为主。
1.2方法
1.2.1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菌种的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对标本进行接种、分纯。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室内质控菌株采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2.2耐药菌鉴定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我院的HIS系统,提取全年的药敏数据,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
2结果
2.1病原菌构成分布 2013年1月~12月阳性标本结果3041株,其中包括革兰阳性菌597株;占19.63%,革兰阴性菌1956株,占64.32%;真菌488株,占16.05%,见表1。
2.2病原菌耐药性 常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见表2,革兰
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3。
3讨论
2013年全年我院共分离阳性细菌3041株,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1956株,占64.32%;革兰阳性菌597株,占19.63%;真菌488株,占16.0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这与许多文献相符[1-2],其中以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大部分病原菌是条件致病菌,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这主要与临床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鲍氏不动杆菌已经排在了第2位,因其易产生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将可能是导致医院感染最棘手的病原菌[3]。而真菌感染達16.05%,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老龄、严重基础疾病、营养不良、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及侵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引起的[4],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表2结果显示,我院检出的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除了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仅对头孢曲松及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达到50%,其他常见病原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基本都在40%以上,其中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基本在50%以上,仅对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属于非发酵糖的革兰阴性杆菌的鲍氏不动杆菌则对大部分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达到50%以上,对于三、四代头孢菌素更是高达90%以上,极易产生多重耐药及泛耐药菌株,而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所有的抗菌药物中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最低,这主要是由于舒巴坦作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不动杆菌属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不仅抑制多种β-内酰胺酶,而且可以直接不可逆地结合不动杆菌属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Z,明显降低头孢哌酮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仅对头孢曲松及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达到50%。
表3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拉考宁、米诺环素的药物敏感率均较高,对青霉素类、大环酯类、磺胺类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33.6%和63.5%,说明耐药菌株MRSA及MRCNS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与文献基本一致[6]。
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病原菌中存在的耐药基因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随着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给患者的健康带来的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应大力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并定期公布细菌的耐药率,而临床应多参照药敏结果科学用药,而非经验用药,同时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依从性,防止耐药菌的传播和扩散。
参考文献:
[1]肖永红,王进,朱燕,等.Mohnarin 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77-2383.
[2]张建敏,王佳玲,郭瑞霞,等.859株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716-718.
[3]王辉,孙宏莉,宁永忠,等.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22.
[4]邓婕,吴京宇,宋洪涛,等.228例医院真菌感染患者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369-2371.
[5]应华永,卜黎红,朱以军,等.2009年金华市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505-35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