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5期 2014年10月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 Vo1.29 NO.5 0ct.2O14 论刘兰芝艺术形象的和谐之美 史英新 (烟台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山东烟台264670) 摘要: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她勤劳能干,坚强勇敢;天资聪颖,富于才情;知书达理, 富有涵养;善解人意,心地善良;坚守爱情,至死不渝;威迫不屈,荣华不动。她不是以往传统意义上的、 单一层面的女性形象,而是实现了情与理的和谐统一,优美与壮美的协调一致的女性艺术形象。 关键词:刘兰芝形象;文质情理;优美壮美;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735(2014)05—0131—04 文学家塑造出各种文学形象供给我们审美享 但不外乎内外两面的和谐一致,即我们今天所说 受。我们在审美享受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审美取 向和标准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许许多多的审美形象 进行分类和归纳,甚至会逐渐划出等级,这个等 级往往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极具个体化。中国 的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就此而言,古今中外 的审美标尺大致相当。刘兰芝之美,美在其高度 的和谐统一。 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孔 古代文学中,由于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影响,文 学家塑造的诸多女性文学形象有着不少共同点, 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诗首句是“孑L雀 1](392 后人常用首句为题, 而大部分在主体审美意识中渐趋淡化。但刘兰芝 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艺术形象却表现出勤劳能干,坚强勇敢;天资聪 颖,富于才情;知书达理,富有涵养;善解人意, 因此而称为《孔雀东南飞》。本诗是一首汉乐府诗, 与《木兰辞》并称乐府诗双璧。这首诗创作时间 心地善良;坚守爱情,至死不渝等特点。尤其是 她对自身人格尊严的维护,使之短暂的人生展现 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356句, 1780个字,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 出有尊严的优雅和优美,成为彬彬君子。中国传 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五言叙事长诗。在徐陵收此 统文化对于人的规范向来很严,对于女性的规范 诗人《玉台新咏》之前,它已在民间流传了三百 多年,期间,经过人们不断丰富、加工和再创造, 更是严格乃至严酷,对审美客体的要求自然很高, 收稿日期:2014-05—28 作者简介:史英新(1961—),女,山东莱州人,副教授。 ・l32・ 史英新:论刘兰芝艺术形象的和谐之美 2014年第5期 使之更加完美。这个加工的过程自然是一个审美 的过程。 还要继续,这表现了兰芝的勤劳;三天织出五匹 绸子,显示其能干。其二,她天资聪颖,富于才 情。“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1】【3 能织布、会裁衣,弹得琴瑟, 能诵诗书,说明她是一聪慧之才女。她被遣回到 诗前有小序,介绍了诗的故事梗概。东汉建 安年中,庐江府小官吏焦仲卿娶妻刘兰芝,夫妻 恩爱美满,但焦母不喜欢兰芝,将兰芝驱遣回娘 家,兰芝与仲卿分别时立有誓约,互不相欺,期 待重逢。可是兰芝家人私自将其许配他人,逼其 出嫁。兰芝投水自杀捍卫爱情并报复封建家长。 焦仲卿闻讯,自缢于庭树。人们感伤于此,创作 此诗以念纪他们。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本诗 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以兰芝、仲卿两人殉情 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鞭挞了封建礼教吃人 的本质,热情歌颂了兰芝、仲卿夫妇坚守爱情、 至死不渝、反抗压迫的精神,表达了人们对爱情 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这正是《孔雀东南飞》 五四运动以来,《孔雀东南飞》被改编成各种剧 本,搬上舞台。不久以前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通过荧屏进入千家万户。笔者认为诗中刘兰芝形 象的光彩照人及其超时代的审美价值,是这首诗 被人们广泛传诵和热爱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的内在美,通俗所言即品性,贤淑、 善良等均属于品性;外在美是文饰,即外貌,中 国古代称绝代佳人之美为“羞花闭月”、 “沉鱼 落雁”、“倾城倾国”等等,往往皆指外貌。若 良好品性与优美的形态体貌兼具即是我们所谓的 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刘兰芝即如此。不 仅如此,更可贵的是其对此的超越和丰富。在女 性地位极为低下的封建制度下,刘兰芝力所能及 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正是后人对其赞赏、崇尚之 因,也正是审美客体被不断以多种艺术形式加以 讴歌再现的缘由。下面对此加以论证。 一、刘兰芝艺术形象的内在美 刘兰芝艺术形象的内在美集中表现为六个方 面:其一,她勤劳能干。鸡鸣则上机织素,夜里 娘家,母亲对她的指责中也证实了以上两点。母 亲看见兰芝不请自回大为惊讶,拍着手掌说:“没 想到你自己回来了!十三岁就教你纺织,十四岁 就能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懂得礼 节,十七岁送你出嫁,总以为你不会有什么过 失!”【 N39 证明了刘兰芝的多才多艺和聪颖天资。 其三,知书达理,富有涵养。她嫁人焦家二三年, 深受婆婆刁难,无过被遣,但她任劳任怨、礼节 周到,痛苦埋于心中。临离焦家之时,刘兰芝首 先走上厅堂拜别婆婆,虽然婆婆怒气未息。回过 头来再别小姑,泪如雨落,泣不成声,嘱咐小姑 尽心奉养母亲,并希望小姑不要忘记嫂嫂。其四, 善解人意,心地善良。一方面表现在对婆婆的牵 挂,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丈夫的体谅。婆婆是刘兰 芝悲剧的主谋,但她不但没有谴责婆婆,相反离 别之时还在宽慰婆婆,她说自己从小生长在乡间, 做女儿时没受过什么好的教育,同仲卿结婚,更 感到惭愧。还说自己接受了很多婆婆送的钱财礼 品,却没能胜任婆婆的使唤。在回娘家之前,仍 挂念着婆婆在家辛劳。对丈夫的体谅表现在,丈 夫身为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夫妻 见面的日子甚少,但从十七岁做了仲卿的妻子, 一个人留守空房,无怨无悔。其五,坚守爱情, 至死不渝。兰芝见仲卿之日虽然稀少,但心怀美 好,深爱丈夫。被婆母驱赶,她虽识透与仲卿复 合之前景无望,但对仲卿依然以时时安慰,久久 莫忘相期许,并以磐石蒲苇喻夫妻相爱之决心, 一方面表达对丈夫的深情,另一方面也是对丈夫 的安慰和体恤。兰芝的假允婚真抗婚被仲卿误解, 仲卿飞马奔驰怒斥兰芝,按理说,这个久别的相 总第165期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会应该是兰芝的诉苦释放之机,因为兰芝所负之 苦苦不堪言,无奈至极,丈夫是最好的发泄对象, 但她平心静气,不生气、不责怪。这只能说明兰 芝深深的爱着丈夫,理解丈夫,能够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这是言之容易践行艰难之事,常人难 以为之。与仲卿诀别,以黄泉下相约,表现了兰 芝对仲卿至死不渝、生死相依的爱情。其六,威 迫不屈,荣华不动。焦母蛮横无理,独断专行, 刘兄专横跋扈、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二人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 人物,拥有强大的权威。对于婆婆的无理责难, 兰芝心明如镜,所以在丈夫面前指明是非,揭穿 实质,主动请遣;对兄长的市侩,兰芝假装允婚, 设套摆局,使之落空。县令、太守财势雄厚,兰 芝视若粪土,荣华不动。一个封建制度下的弱女 子无辜被遣归、无情被许嫁、无端被责骂,可她 冷静沉着,机智从容,可见其坚强勇敢非同一般。 二、尊严的维护 仅此六点已经相当了不起,即是这样的艺术 形象也定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但是,《孔雀东 南飞》塑造刘兰芝这个艺术形象的突破在于作者 赋予了她更深更广的涵义,那就是对个人尊严的 维护。刘兰芝是封建制度下的弱者,但她绝不是 一个只会赚取读者眼泪的弱女子,她同时还是一 个斗士,一个强者,她骨子里的刚强和尊严感促 使她与封建礼教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有力的维 护了人格尊严,实现了优美和壮美的和谐统一, 让读者感到痛快、酣畅淋漓,开阔了读者的审美 空间。 刘兰芝对个人尊严的维护表现在对事件发展 过程的主动控制上,首先是她主动要求遣归,因 为她不愿忍受焦母的无理挑剔和责难,她非常清 楚焦母发的是封建家长的淫威,而自己绝不是其 对手,因此无论如何勤勉和贤惠,都在劫难逃。 她更清楚遣归意味着什么,但她不愿苟活于焦家, 她还是毅然抓住主动,请求遣归。从礼节上,媳 妇忍受婆母的责骂实属正常,可兰芝请求遣归, 她所要维护的,实是个人的尊严。 (2 其次是被 遣之晨严装打扮,穿的戴的披的挂的一丝不苟, 这种从容镇定、临事不乱的倔强之举维护的同样 是个人尊严。再次是面对兄长逼婚,不作任何说 明和恳求,她明白,“恳求本身就是屈辱”。【 ㈣ 同时,她也坚定了决不任其得逞的决心,决定以 自杀相报;再嫁期定,她淡定从容,裁衣作裳; 婚礼当晚,瞄准时机,毫无迟疑的揽裙赴清池, 黄泉下践约,同样是为了维护个人尊严。从来不 向环境低头是刘兰芝的本性,正如唐驶先生所言, 兰芝的骨子里“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 的刚性——人民想像中的被压迫者自觉意识的一 种原始形态”, 国这种自觉意识在刘兰芝被迫 无奈之时必然要升华为反抗,反抗就是维护自己。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兰芝苟且在焦家,最终被婆 婆休书相遣,而后衣衫不整、泪流满面、哭哭啼 啼回娘家面对兄长逼婚,她双膝跪地,苦苦哀求, 其兄不理不睬;抗婚不成,被驱赶入婚轿,强迫 入洞房……倘若果真如此,刘兰芝之形象将是何 等面目?这是我们所有读者所不愿看到的局面, 尽管她具有前面之众多美点。 刘兰芝深知自己的处境,所以她没有与封建 家长直接冲撞,这同样是她维护个人尊严的表现, 直接冲突的结果可想而知。她看似不动声色,实 含暗度陈仓之意,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勇敢。她 不是以往传统的、单一层面的艺术形象,而是有 着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情感之优美与壮美的协调 一致的艺术形象。我们不能不为之赞叹、为之感 动。 三、结语 以上所论针对的是刘兰芝的内在之美,而其 外在之美,《孔雀东南飞》诗文正面侧面描述相 互印证,互为彰显。对兰芝的正面描写是在兰芝 史英新:论刘兰芝艺术形象的和谐之美 2014年第5期 被遣归娘家,离开婆家之前的细节描写,描写周 全精到,头、足、腰、耳、指、口、步无所不及, 逸”之令郎。我们知道,即使千年以后的今天, 被弃再婚女子都似乎打了折扣,身价往往远非初 嫁之女子,而彼时的刘兰芝能赢得如此之青睐, 无所不美。若将此看成是对兰芝的一组特写的话, 还不足以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因为这既是静态 可以肯定的是,美名闻于遐迩,而外貌之美应该 的又是零碎的,而其至美在于“纤纤作细步”,【 ㈣ 是主要因素之一。 即头、足、腰、耳、指、口、步的协调联动,当 这一组特写灵动起来之后所形成的动态之美才是 由此看来,刘兰芝形象之美就在于和谐,情 理之和谐,优美壮美之和谐。 摄人心魄之美,美在姿态的优美协调。这形体面 貌的和谐之美正是兰芝外在美的最高层次, “精 妙世无双”,f31(1 )“精妙”二字更多的透射出了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0. 其神韵和气质,这更是其和谐美之所在,美轮美 奂、美妙至极。 侧面印证表现在,兰芝是被遣归的女子,不 【2】谈蓓芳.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论考[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6. 是待嫁之少女,可是还娘家不几日,媒人相继至。 求亲者先是县令“窈窕无双”之子,后是太守“娇 [3】唐瞍.《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A].唐驶文集(第九卷)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On the Harmonious Beauty of Liu Lanzhi Artistic Image Shi Yingxin (Department of Basic Teaching,Yantai Vocational College,Yantai 264670,China) Abstract:Liu lanzhi,the heroine of”the Peacocks Flying to the Southeast”,is dilliqent,brave,cleve,talented,reasonable,well- educated,considerate,and loyal to lave.She is much more than the teaditiona 1 woman.She is a har rnonious unity of emotion. nd areason,beauty and maqniicence.f Key words:Image ofLiu Lanzhi;Reason;Beautiful;Magnificent Harmonious and nituy (责任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