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多球训练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多球训练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欧得旅游网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9年第2期Journalof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No.2,2009

多球训练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屈芳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要:多球训练法是中国乒乓球队吸收20世纪60年代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一种训练方法,结合中国

乒乓球技术训练所做的一种创新。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乒乓球专项班的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在相同训练内容、同一单位时间,统计两者的击球频率,并对运动员训练前,训练中的心率(即运动后的即时心率),以及恢复期的心率(即运动后休息三分钟后的心率)进行记录。对所得数据分析比较,评定训练量与训练效果。

关键词: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单球训练;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2009)02-0046-03

1前言

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原中国乒乓球队教练李仁苏从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排球训练法中移植过来的一种训练方法。多球训练是乒乓球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弥补单球训练中来回少、间隙大等不足,提高了训练效率,为教练员设计各种高难度技战术的训练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普通高校乒乓球运动队肩负着学习与训练的双重任务,参加运动训练的时间极为有限,更不用说体能训练了,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大学生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都保持较佳状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分别选用多球训练法与单球训练法的广州大学乒乓球专项班的队员,在相同训练内容、同等训练时间里,统计不同训练方法中运动员的击球频率,并对运动员训练前、训练中心率(即运动后的即时心率),以及恢复期心率(即运动后休息三分钟的心率)进行记录。通过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比较,评定训练量与训练效果,以期发现其中规律,为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实验法针对广州大学体育学院2004级—2007级的张倩、赵娜、袁芳、付蕾、赵爽、李威、肖翔、白帆、阮福和董庆10名乒乓球专项班学生进行研究。问卷调查法对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方向五十名同学进行调查。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

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途径查阅、搜集国内体育期刊中关于乒乓球多球训练的文献资料,为本论文的完成提供理论依据。

2.2.2实验法

在广州大学2004级到2007级乒乓球专项班中随机抽选10名学生,选择相同训练内容,同等训练时间,进行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并记录运动员运动前、运动后即时和恢复期的心率。运动前心率是指安静时测得的每分钟心跳次数,运动中心率即运动后的即时心率,10s心跳次数乘以6;恢复期心率是运动后休息3分钟后10s心跳次数乘以6;同时记录,挥拍击球的总次数。

规定多球训练方法的内容为:正手三分之二台走位拉,训练时间分别为5分钟,要求运动员竭尽全力练习。供球质量对训练效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保证多球训练的节奏与落点等因素,多球由具有多球训练实践经验多年的老师给运动员供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收稿日期:2009-03-13

2.2.3数理统计法

作者简介:屈芳(1982-),女,河南新乡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第2期屈芳:多球训练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47·

通过实验统计数据,用Excel2003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训练的密度比单球训练的高50%,有利于运动员在有效的训练时间内完成训练的任务,提高竞技水平。

结果表明,多球训练不仅对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基本技术动作有帮助,而且对增加运动负荷,提高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机能也很有效果。由此我们得知,多球训练能提高移动速度、击球力量、增加运动难度,运动员要连续不断地快速移动步法击球,其密度大,强度大。而单球一对一的训练手段因来球的速度较慢,较平稳,运动员有充分时间击球,因此,要提高缺氧时的工作能力,必须采用一种符合乒乓球运动节奏,即把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揉和在一起的训练方法,而多球训练正好是适合这种要求的较理想的方法。

2.2.4问卷调查法

对广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方向2004级—2007级学生随机抽选50名学生就本文涉及的多球训练方法的特征、作用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及运动员与教练员对不同多球训练形式在实践中的效果制作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研究。

2.2.5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专项班任课教师和相关专家交谈,全面了解多球训练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3结果与讨论

3.1多球训练方法对运动员训练强度与密度的

影响分析

在乒乓球实际训练中多种技术的训练都可采用多球训练法。本文实验中对10名运动员运用多球训练方法进行三分之二台走位拉,测量运动员在多球训练前心率、运动后的心率、恢复期的心率和挥拍次数的情况,如下表1所示:

3.2多球训练在战术组合训练中的应用

在对运动员进行战术训练时,多球训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乒乓球组合技术训练中,有的技术内容的练习用单球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训练质量和效果都不太理想,容易受对手回球质量的影响,达不到训练目的和要求。如正手侧身拉直线后转全台正手连续发力拉,若用单球训练方法进行,陪练一方的队员掌握不好,易失球,而且回球质量不高,影响练习的连续性和难度,而多球训练则不同,不存在接对方回球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训练质量和强度。在现国家队中,用多球训练法形成运动员的某种战术特点也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在采用多球训练进行技战术的训练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组与组之间和一组之间的训练节奏有所控制,不可以一个节奏连续击球。此时一般采用间歇训练法,在15分钟的一段训练时间内,分为几组进行,在组之间根据运动员的情况停顿30秒左右,在每一个组合之间停顿2秒左右,一个战术组合中则要根据战术的设定在运动员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尽量

在进行正手走位拉的多球训练和单球一对一同样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5min)的负荷比较,测出运动后的心率,多球训练后的心率明显高于单球一对一训练后的心率。由上表1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同时练习拉球这一内容时,由于多球训练的密度更大,训练的强度更大。具体显示为,训练前的心率几乎相同,训练后即时的平均心率,多球训练为190,单球训练为131,多球训练后即时心率比单球高59;恢复期心率为多球训练比单球训练高15,多球训练后的心率恢复到训练前的82%,充分说明多球训练的强度比单球训练大得多且恢复也较快;多球训练的挥拍次数比单球训练挥拍次数多77次,可见多球

地加快供球速度,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阈值,以适应实际比赛中快速的击球速度。

3.3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作用的分析3.3.1提高技术能力

第一,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建立适宜技术学习的心理定向。由于单球训练受到对方击球性质的影响,动作容易变形、出现错误动作,训练质量和效果不太理想,常常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多球训练的高强度、高密度及其稳定性使运动员单位时间练习次数多,掌握技术快,兴奋程度高,比单球练习更容易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

第二,提高步法移动速度。单球步伐训练中即使

·48·

屈芳:多球训练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第2期

一方队员防守能力很强,能随意地控制击球的落点且不失误,然而却很难控制击球的节奏,制造出类似实际比赛的击球节奏与旋转。多球训练可以模拟实际比赛效果,加大训练强度、密度与难度,适应11分赛制对于比赛的节奏、强度的要求,更有效地掌握并提高运动员步法能力。

动员意志品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多球训练的强度比单球训练高45%;挥拍击球密度高50%。多球训练运动负荷明显比单球训

练的量大。

3.4.2提高比赛战术运用能力

战术组合模拟训练是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模式中的一种。教练员、运动员可以依据战术内容、打法特点、个性化特长技术等制定出多种多球训练战术组合模拟训练方法。多球训练战术模拟训练内容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逐渐提高的训练过程。教练员可以根据线路的不同设计单一路线、复合路线,也可以依据技术类型、打法特点、竞争对手来制定多球训练具体战术模拟训练内容。

4.1.2多球训练方法对提高队员的技战术水平、

专项素质、意志品质效果明显。

4.2建议

4.2.1正确分配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比例,多球训练应在总训练量的30%-40%左右,不可过高,但

也不能过低,保证专项耐力等素质的有效提高。

4.2.2多球训练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

免因训练密度高、强度大而可能造成的损伤,影响训练的正常进行。

3.4.3提高专项素质能力

任何项目的训练都离不开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乒乓球运动属于技术性很高的项目,运动员及教练员大都对素质不够重视,因此运动员大都怕练素质。与乒乓球专项技术相比,身体素质练习就更显得枯燥乏味。如何寻找一种训练方法既能使运动员乐意去接受,又能紧密地与专项素质相结合起来?多种形式的多球训练可以做到这一点。例如,现代乒乓球运动对运动员的快速力量(爆发力)和速度耐力(相持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在多球训练中可以安排加大训练强度与密度,适当降低训练难度较为简单的复合多球线路的练习。如正手半台两点冲拉下旋球,要求运动员全力击球的同时提高上台率,以每组10球左右,在不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组练习。

4.2.3提高供球质量,在落点、旋转、力量、弧线等

方面尽量可能与单球练习相近,并根据运动员的技术状况安排多球单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4.2.4每组练习的量,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

别、身体素质以及打法特点而有所调整,不可一概论之,通过多球训练使运动员形成不同的打法特点,而不是统一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寅生,等.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

版社,2002.

[2]苏丕仁.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3]赵贻贤,等.乒乓球研究[N].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

社,2001.

[4]俞继英,等.奥林匹克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4.4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意志品质

敢打、敢拼,在逆境中不放弃、在领先时不放松、在压力面前不手软、在疲劳面前顶得住是现代乒乓球运动员所必备的意志品质。11分赛制实施后要求运动员具有更强的心理素质。在高强度、高密度、高难度复杂的多球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再坚持一点、再拼一下,再难的球也不轻易放弃。可以有效地锻炼运

2001.

[5]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6]赵贻贤,戴玫.乒乓球研究[K].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

版社,2001.

(下转第61页)

第2期高亚妮刘雪梅池水莲:全息照相的教学探讨

·61·

定性以外,还必须隔绝外界任何形式的震动,才能保证曝光时感光板上的干涉条纹稳定。只有当条纹漂移量小于1/4条纹间隔时,实验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必须将所有的光学器件用磁性底座固定在全息防震台上,各光学元件的连接处锁紧、夹好,不能有松动。在准备拍摄前应该远离全息台,在曝光期间不能讲话、随意走动或发出任何声音,以保证周围环境的稳定。

息照相实验成败的各个因素,并在实际操作中全面考虑。同时还应当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新蕾.大学物理实验[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何圣静,李文河.物理实验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9.

3总结

[3]高金光.对提高激光全息照片质量的研究[J].潍坊学院学

报,2003,3(4):35-36.

[4]代伟.全息照相实验技巧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

在全息照相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全息照相“干涉记录,衍射再现”的原理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全

(8):35-38.

ExplorationonHologramExperimentTeaching

GAOYaniLIUXuemeiCHIShuilian

(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1ogy,Guangzhou510640)

Abstract:Beginningwiththeprincipleofhologram“interferestherecord,thediffractionreappears”,weana-lyzevariousfactorswhichinfluencelaserhologramexperiment,andproposeconcretesolutiontoimprovetheholo-gramquality.

Keywords:holograph;interference;diffraction

!!!!!!!!!!!!!!!!!!!!!!!!!!!!!!!!!!!!!!!!!!!!!!!!(上接第48页)

StudyonApplicationofMulti-BallMethodinCollegeTableTennisTraining

QUFang

(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

Abstract:Multi-balltrainingmethodistheChinesetabletennisteamtoabsorbatrainingmethodoftheJapanesewomen'svolleyballcoach(Songbowen)duringthe20thcentury,aninnovationcombinedwithChinesetabletennistechnology.Inthispaper,throughtheuseofliterature,experimental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expertinterviewsandotherresearchmethods,comparingmulti-ballmethodwithasingleballinthesametrainingcon-tent,thesameunitoftime,writedownthebattingfrequencies,andheartrateofpre-training,thetrainingheartrate(theimmediatepost-exerciseheartrate),andheartraterecovery(heartrateafter3minutespost-exerciserest-ing),ananalysisofthedatathroughcomparison,evalutetrainingvolumeandtrainingeffect.

Keywords:multi-ballstrainingmethod;singleballtraining;contrast;stud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