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历史第单元资产阶级革命家第课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课时作业岳麓版选修-课件

来源:欧得旅游网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家 第8课 美

国首任总统华盛顿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4

一、选择题

1.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人们也习惯于将他与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下列有关华盛顿对美国民主建设作出的贡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领导制定了联邦宪法 ②成功当选第一任总统 ③创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 ④为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制度创立了范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对美国民主建设作出的贡献”,①③④都是民主建设的内容表现,而②不属于他对民主建设作出的贡献,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2.青年时代的华盛顿曾加入弗吉尼亚民团,并参加过七年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领导艺术。这一时期他主要服务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荷兰

【解析】 当时弗吉尼亚是英国的殖民地,在英国的控制之下。 【答案】 A

3.北美大陆军建立时,士兵衣衫褴褛,装备很差;各部分军队各自为战,指挥难以统一。经过华盛顿一段时间的整顿,大陆军的面貌大有改观。这表明华盛顿( )

①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②具有非凡的组织才能 ③堪当民族重任 ④具有不迷恋权力的高贵品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强调了华盛顿将一支装备差、战斗力弱的军队训练成一支战斗力强的正规军,从而证明了他有卓越的军事、组织才能,故①②③正确,而④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答案】 A

4.1774年9月5日到10月26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1775年4月又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以共同抗击英国殖民统治。由此可见“大陆会议”的实质是( )

A.各殖民地间的联合代表大会 B.人民发表政见的自由论坛

C.各殖民地反英斗争的统一领导机构 D.各殖民地自发维护民主权利的大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大陆会议”是在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矛盾白热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两次大陆会议的召开加强了各殖民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其实质是各殖民地反英斗争的统一领导机构,故选C。

【答案】 C

5.1783年的一天,华盛顿在一个花园里举行小型宴会,当时有记者问他:“先生,你是怎么打败英国佬的?”华盛顿风趣地说:“先生,我先纠正你一个错误,不是我,而是美国人民打败了英国强盗„„”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1

A.华盛顿的诙谐幽默值得我们学习

B.在国际力量的援助下,美国人民最终战胜了英国殖民者 C.美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D.华盛顿与美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地位同等重要

【解析】 材料强调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中的伟大作用,只有C最符合题意。 【答案】 C

6.托马斯·杰斐逊在谈到华盛顿时说:“一个伟人的节制和美德,可能使这场革命免于像其他众多的革命那样,使盼望建立的自由被扼杀而告终。”这赞美华盛顿( )

A.创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C.拒当国王且主持制定宪法 D.废除黑人奴隶制

【解析】 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华盛顿拒绝了部下推举他为国王的请求,把总司令之职交还大陆会议,后又主持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故选C。

【答案】 C

7.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时,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为此他采用了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建议,建立了合众国银行。这一措施有利于( )

①巩固国家信用 ②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 ③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④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建立国家银行反映中央集中财权,故①②③正确。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应属于行政方面的措施,建立国家银行是财政方面的措施,④不正确。故选A。

【答案】 A

8.1796年在离职前的《告别辞》中,华盛顿总统提出的“两个星球”和孤立主义理论成为20世纪以前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其决定因素是当时美国( )

A.致力于独霸西半球 B.经济实力不及欧洲列强 C.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 D.致力于北美领土扩张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796年”及“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实力。故选B。

【答案】 B

9.华盛顿对美国民主建设作出的贡献主要有( ) ①领导制定了《联邦宪法》 ②成功当选第一任总统 ③创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 ④为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制度创立了范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民主是一种政治思想和政治体制,与担任总统没有直接的关系。将含②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 C

10.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被再次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B.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C.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D.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解析】 本题考查中西方政治家的统治。乾隆帝属于封建统治者,让位是为了继续维持专制统治。华盛顿属于资产阶级政治家,美国建立了代议制度,其行为属于人格高尚的表现。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自晚清以来在中国被广泛、持续传播,其形象被多维度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授振举国者之君子,称华盛屯(顿)。此英杰怀尧舜之德,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论》 (道光丁酉年,即1837年)

材料二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三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其有愈于华、拿二人之才之识之学者又何如?有有名之英雄,有无名之英雄,华、拿者,不过其时抛头颅溅热血无名无量之华、拿之代表耳!今日之中国,固非一华盛顿一拿破仑所克有济也,然必须制造无名无量之华盛顿、拿破仑,其庶有济。

——邹容《革命军》(19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称华盛顿为“君子”的依据是什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解读华盛顿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华盛顿对美国民主的贡献主要基于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的原因。

(3)材料三认为华盛顿、拿破仑等英雄是如何产生的?作者发此言论的意图是什么? (4)综上所述,历史人物被多维度解读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解析】 第(1)题第一问从品德方面分析;第二问从品德与能力角度分析。第(2)题第一问从民主政治角度分析;第二问从政治、经济及华盛顿的品质等方面综合思考。第(3)题第一问从历史潮流方面分析;第二问从救国和民主发展角度分析。第(4)题应该多角度、辩证分析。

【答案】 (1)建立国家而不做皇帝的高尚品德。以个人的道德和能力为主。

(2)世界民主发展的潮流。原因: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缺乏专制王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条件。②华盛顿个人有着强烈的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不贪恋权力。

(3)顺应时势而为,成长为英雄(时势造英雄)。号召国民革命救国,创建民主制度。 (4)启示:要力求客观全面地解读;避免对人物简单贴标签,要历史地、发展地解读;应充分掌握史料,尽量搜集正反两面的证据解读。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

材料一 我确信,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所以我相信,按照我的选择并经慎重考虑,我应当退出政坛,而且,爱国心也容许我这样做,这是我引以为慰的。

——华盛顿《告别辞》

材料二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人》 材料三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这句话的含义?华盛顿提出退休要求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这为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

(2)根据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三的观点。

(3)华盛顿、克伦威尔人生轨迹的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与克伦威尔在统治方式上的不同及其评价。第(1)题,注意“只是暂时的”说明华盛顿不想终身任职,然后据此分析归纳即可。第(2)题,注意材料二“军事独裁统治”、材料三中注意“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等信息,然后结合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中打击封建统治以及建立军事独裁的措施,分析归纳即可。第(3)题,注意从英美两国不同的国情,两人不同的社会经历、人格魅力等方面分析归纳。

【答案】 (1)含义:美国有良好的民主制度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着眼点:防止因个人威望走向独裁,保证民主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 贡献:使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成为惯例。

(2)材料二:就任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远征爱尔兰。

材料三: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3)社会环境和民众的需要对个人的选择有决定性影响;顺应历史潮流是发挥个人作用的必然选择。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