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背景
在小班阶段,儿童开始逐渐了解并探索周围的世界,然而他们的安全意识还很薄弱。因此,为了保障小班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幼儿正确的安全意识,我们设置了《病从口入》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2. 3.
认知食品和饮料的属性,区分好坏食品 规范用餐行为,培养卫生习惯
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及遇到危险时应该怎样应对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第一部分:认知食品和饮料的属性
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讨论,介绍食品和饮料包装上的文字和图案含义。 2. 准备一些食品和饮料的模型,分为好坏两组,让幼儿根据外观和包装等特征区分好坏食品。
3. 呈现一些食品和饮料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说明食品和饮料的特征。
第二部分:规范用餐行为
1. 教师展示正确的用餐方式:洗手、摆好餐具、注意不谈论敏感话题、吃完后将餐具放回餐桌上等。
2. 与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让一个同学扮演顾客,另一位幼儿扮演服务员,演示正确的用餐流程和注意事项。
3. 播放相应的教学视频,提醒学生注意用餐卫生,并与学生进行讨论,观点交流。
第三部分: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及遇到危险时应该怎样应对
1. 教师引导幼儿学会呼救的方法:紧急情况下应及时用手机拨打120或119,同时清晰表达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位置。
2. 设计一些情境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解决:例如,火灾时的应对方法、手指受伤后的自救办法等。
3. 观看相关视频资源,让幼儿逐步学会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食品卫生和用餐行为的认知和安全意识。幼儿们在模拟各种情景,进行自我体验和觉知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相关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应在生活中不断强化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学习,让幼儿能够在生活中自觉避免危险。同时,需要不断地将游戏化融入教学,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