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教学设计

来源:欧得旅游网
11 赵州桥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1.各种桥的图片。 2.生字书写动漫及生字词卡。 3.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赏图入境,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能说说你们见过的桥吗?(出示各种桥的图片。)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说说你们觉得哪座桥比较古老。(师指赵州桥)看,就是这座桥!

你们想知道它有多少年的历史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赵(zhào)、州(zhōu)”这两个翘舌音的字。 设计意图

直奔主题,言简意赅,结合直观展示,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默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生字。

课件出示 (1)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一标。

(2)默读课文,把遇到的比较难记或容易读错的字词圈一圈,并多读几遍。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赵县 石拱桥 安济桥 石匠 设计 智慧 历史 横跨 前爪 (2)教师出示多音字“爪”,讲解它的两个读音。

课件出示 读zhǎo时,指的是“指甲或趾甲;鸟兽的脚趾”。读zhuǎ时,指的是“禽兽的脚(多指有尖甲的);某些器物上像爪的东西”。

活动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预设:

生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生2:它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桥。

3.过渡:正如同学们体会到的那样,赵州桥的独特设计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让我们读读第1自然段。

4.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为什么说这座石拱桥世界闻名? 预设:

生1:因为它的年代久,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生2:因为它在设计上很独特。

5.过渡:这座桥的设计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我们先来学习一下生字书写。

设计意图

按要求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读文后说一说自己对赵州桥的认识,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学习作准备。

三、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1.读一读课后要求书写的生字。同桌提醒书写时的注意点。 2.结合学生提出的书写难点,教师进行集中指导。

“县”:上部里面不能写成三横,倒数第二笔为撇折,不能写成竖折。 “匠”: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竖折。 “史”:“”要写得扁些,撇和捺都要伸展。

3.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把写得好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

先引导观察,促使学生把握会写字的间架结构及书写注意事项,再辅以教师的重点指导,学生一定会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2.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4.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放结合,品读感悟

1.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为什么这么出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

2.学生汇报交流。

3.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样评价赵州桥的?(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4.过渡: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赵州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第2、3自然段。)

那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赵州桥的独特设计和历史价值,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细读品悟,感受特点

活动1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2.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卡的内容。

活动内容 特点 具体语句 设计的好处 3.汇报活动卡中的内容。

(1)读第2、3句话,说说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写赵州桥的雄伟。

(2)试想一下:你站在这样一座桥上心情会怎样?带着这份心情来读读这段话吧! (3)赵州桥为什么如此坚固?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呢?(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板书:石头砌成,没有桥墩)

(4)“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预设:

生1:“创举”就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生2:因为以前人们修桥都有桥墩,而这座桥却没有桥墩,所以说这是“创举”。 生3:因为赵州桥的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既可以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这种设计在当时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所以说是一个“创举”。

(5)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

(6)合作讨论、总结学法: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小结:第一句话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一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写出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

活动2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赵州桥的“美观”

说一说:赵州桥有哪些特点?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1.设疑:第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可不可以换成“这座桥不但美观,而且坚固”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这句话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写的是赵州桥的美观。前半句与上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半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2.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 3.找出描写这些雕刻美观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预设: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4.你能找出桥上雕刻了几种图案吗? (1)请同学们画一画具体描写龙的句子。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抓住具体描写龙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段内容。

(2)教师点拨: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受图案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并结合图画理解“缠绕、前爪、抵着、回首遥望”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动作理解词语。

5.展开想象练习。

(1)思考:栏板上还有许多姿态各异的龙,想象一下都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引导:“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这样表达会更好。

思考:作者只写了几幅最精美的图案,其他图案雕刻得怎么样?(出示: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图案精美:有的……有的……还有的……)

(2)通过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品味龙“像活了一样”的感觉。 (3)小结: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不仅是对这段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围绕赵州桥的美观,课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描写了桥上几幅精美的图案,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借鉴一下,先写出你要写的事物,再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写话。

比如:下课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值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说说内容,有助于教师对学情的掌握,然后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赵州桥的价值。同时,设计中注意语文要素的落实,学生表达的训练。

三、回顾总结,指导学法 活动1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这样既坚固又美观的赵州桥在我们现在看来并不出奇啊!为什么它会世界闻名呢?(因为它是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建成的。)(板书:世界闻名)

2.思考: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座桥可能经历过什么?(地震、发大水……)至今它依然保持着原貌,这说明了什么?(桥十分坚固。)

活动2学习第4自然段

1.设疑:课文第1~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2.交流讨论:说说你对“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理解。

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这个问题。(1)赵州桥的设计很有特色。(2)赵州桥雄伟、坚固,已经经过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了,还完好无损。(3)赵州桥美观。这些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后人引以为傲。

3.小结:作者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现在,让我们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抒发心中的自豪之情。

活动3回顾总结,指导学法

1.过渡:第1自然段写了赵州桥世界闻名,是全文的总起(板书:总起);第2、3自然段分述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板书:分述);第4自然段总结了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板书:总结)。

2.小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这样的结构。 设计意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学习方法:总—分—总。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从而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并鼓励学生运用此法,提高写作能力。这是在为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打基础。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来参观学习。(板书:惊人创举 独特设计)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2.拓展延伸。

(1)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不仅是在古代,在现代也有许多杰出的桥梁建筑。(图片展示现代化桥梁。)

(2)赵州桥世界闻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体现。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

3.布置作业。

抄写第3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自然段。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当成导游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设计意图

在学生观看了图片、学习了课文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目的是让他们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借此来训练表达能力,既能积累好的词句,又能丰富语文底蕴。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