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肠球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分析

来源:欧得旅游网
肠球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分析

杨鹏雅

【摘 要】目的 综合分析肠球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痛原菌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1例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药敏试验结果、血常规等.结果 (1)101例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鹑鸡肠球菌和鸟肠球菌;(2)101例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有75例发热,20例白细胞减少,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3)环丙沙星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最高,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最低;红霉素对粪肠球菌的耐药率最高,替考拉宁对粪肠球菌的耐药率最低,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球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是发热,根据药敏结果采取针对性抗菌治疗能够积极控制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18(042)006 【总页数】2页(P554-555)

【关键词】肠球菌属血流感染;临床特征;病原菌特点 【作 者】杨鹏雅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感染科,福建泉州36200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52

微生物侵入到血液之中,血液迅速繁殖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能力时会造成血流感染状况出现,血流感染是临床医学的急症,应该尽快采集血液来加以培养。血流感染具较高的病死率,是临床抗感染中最为常见的困难之一[1]。早期阶段中,使用合适的抗菌治疗方法能够显著降低病死率,对不同的病原菌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肠球菌属是革兰阳性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均有不同的作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肠球菌数进入到循环系统之中,最终出现血流感染状况[2]。现阶段来看,血流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不可或缺部分。国外研究资料显示,血流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感染中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肠球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特点,为治疗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1例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其中男63例,女38例;科室分布:重症监护室29例、感染科27例、血液科20例、泌尿外科18例、消化科3例、脑外科2例、产科1例、肿瘤科1例。 1.2 方法

肠球菌属血流感染诊断参照美国CDC/NHSN特殊类型感染检测中的有关定义:发热在38°C以上、低血压、血培养1次或者1次以上。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操作结果按照CLSI(实验室标准协会)2010 年版标准加以判读。耐药:青霉素G≤14;敏感:青霉素G≥15;耐药:氨苄青霉素≤16;敏感:氨苄青霉素≥17;耐药:万古霉素≤14;敏感:万古霉素≥17;耐药:红霉素≤13;敏感:红霉素≥23;耐药:利奈唑胺≤20;敏感:利奈唑胺≥23;耐药:四环素≤14;敏感:四

环素≥19;耐药:环丙沙星≤15;敏感:环丙沙星≥21;耐药:替考拉宁≤10;敏感:替考拉宁≥14。 1.3 观察指标

分析101例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粪肠球菌、鹑鸡肠球菌、鸟肠球菌、屎肠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血常规(发热、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101例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50例(占49.50%)、48例(占47.52%),其次为鹑鸡肠球菌(2例,占1.98%)和鸟肠球菌(1例,占0.99%)。

2.2 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的血常规表现

101例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有75例发热,占74.26%;20例白细胞减少,占19.80%;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占5.94%。 2.3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患者的耐药率

环丙沙星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最高,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最低;红霉素对粪肠球菌的耐药率最高,替考拉宁对粪肠球菌的耐药率最低,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患者的耐药率分析项目粪肠球菌(n=50)株数(株)耐药率(%)屎肠球菌(n=48)株数(株)耐药率(%)四环素3570.001020.83青霉素G3672.003981.25氨苄青霉素2550.004287.50万古霉素510.0048.33红霉素

4488.004389.58环丙沙星2652.004593.75替考拉宁12.0036.25高浓度庆大霉素3060.002960.42利奈唑胺714.0048.33χ22.154 428.366 622.112 145.269 93P0.002 140.000 220.001 550.001 56 3 讨论

肠球菌属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固有的耐药会使得多种抗菌药物失效[3]。万古霉素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多篇报道研究显示出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本文研究中万古霉素粪肠球菌的耐药率为10.00%,屎肠球菌的耐药率为8.33%。随着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的出现,对上述病例均采用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药物加以治疗。由于微生物和药物因素的影响,肠球菌已经成为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据相关资料显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使得医院的获得性肠球菌感染呈现显著上升水平,粪肠球菌占分离肠球菌的92%左右[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最高,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最低;红霉素对粪肠球菌的耐药率最高,替考拉宁对粪肠球菌的耐药率最低,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球菌血流感染能够见临床各个科室中的患者,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如肿瘤患者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01例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50例、48例。文献报道显示,泌尿道是血流感染肠球菌属的主要来源。在胆道来源的血流感染肠球菌属中,肠球菌占革兰阳性菌的首要位置[5]。肝移植患者中肠球菌是血流感染肠球菌属最为常见的革兰阳性菌。

综上所述,肠球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是发热,根据药敏结果采取针对性抗菌治疗能够积极控制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 参 考 文 献

[1] 石作珍,邹翠美,王惠云,等.血流感染肠球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5,37(9):833-835.

[2] 吕媛,李耘,薛峰,等.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2011-2012年度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3):278-288. [3] 李东冬,陈荣,沈定霞,等.致血流感染的肠球菌耐药现状及分子流行特征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39(5):370-374.

[4] 闫少珍,孙自镛.2006—2011年Mohnarin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的荟萃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40(7):543-548.

[5] 王进,肖永红.2006—2007年Mohnarin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38-12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