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对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治疗效果
李起东
河南省遂平仁安医院泌尿外科 河南遂平 463100
摘要 目的 探求输尿管上段大结石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患者98例,根据单盲抽法分为两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结石清除率略低于试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上段大结石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大结石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临床多表现为血尿、肾绞痛等,若不接受规范治疗,可并发输尿管梗阻、肾积水、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对患者肾脏功能还具有保护作用,其中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临床常用的两种微创术式,但部分学者对其疗效仍持有一定争议[2,3]。鉴于此,本文旨在观察输尿管上段大结石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患者98例,根据单盲抽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7.65±4.11)岁;病程3~9个月,平均病程(5.01±1.10)个月。试验组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8.26±4.20)岁;病程3-8个月,平均病程(5.85±1.02)个月。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确诊为输尿管上段结石,且结石直径≥1.5cm,均为单发结石;无凝血功能障碍;入组前未接受相关治疗。知情研究目的,签署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肾脏功能、心功能不全;合并肾积水;伴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取截石位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后,逆行将输尿管导管插入患侧输尿管至肾盂,留置导尿管,协助患者调整为俯卧位,垫高腰部,B超定位结石及肾中盏位置后,在B超引导下取18G穿刺针穿刺肾中盏,拔出针芯有尿液流出1.1 一般资料
[1]
后表明穿刺成功,将导丝沿穿刺针置入,沿导丝使用筋膜扩张器逐步扩张穿刺通道至F18,再使用扩张器将通道逐步扩张至F24,经通道置入F20肾镜进入输尿管上段,探查结石位置后,置入钬激光光纤粉碎结石,加压冲洗将结石冲出体外,常规留置造瘘管及双J管,术毕。试验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患者术前患侧常规留置输尿管1~2周,全麻后患者取截石位,将输尿管拔出,患侧输尿管插入输尿管硬镜,上行至结石部位,置入导丝后退镜,输尿管扩张鞘沿导丝置入,随后沿鞘置入输尿管软镜进入输尿管,探查结石位置,将导丝拔出,插入200μm钬激光光纤进行碎石,能量为30W,将结石直径碎成2mm左右,然后接住取石篮取石,术后留置F5双J管,术毕。两组术后均予以抗生素治疗2~3d,术后72h内拔出双J管。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经影像学检查统计两组结石清除率;记录两组术后输尿管水肿、发热、尿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以%和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2
结果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组别对照组(n=49)试验组(n=49)tP23.26±4.6510.24±3.0316.4210.00063.25±6.7445.28±5.9613.9810.000”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手术相关指标 见表1
)6.36±1.024.14±1.0810.4610.00029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术后住院时间/(d)西藏医药2019年第40卷第2期(总143期)●基础医学●
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
中应用研究
刘莹
西峡县人民医院 河南南阳 47450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入院后首份12导联心电图QRS波终末是否变形,分为观察组(心电图有QRS波终末变形)48例与对照组(心电图无QRS波终末变形)44例,经采用相同治疗方式后,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病死及Killp≥Ⅲ级患者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源性休克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CK峰值、QTd值、ST段抬高导联数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可作为判断该疾病预后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 预后
2.2 结石清除率、并发症 见表2
表2 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并发症输尿管水肿发热尿外渗总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的输尿管部位,术中可及时准确的捕捉有无结石上移,且手术通道为自然通道,可减轻机体创伤性,避免建立经皮肾通道,从而降低肾盂内压力,最大限度预防肾损伤风险,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临床应用发现,结石清除率仍有待提高[6]。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试验组,结石清除率略低于试验组,由此可见,两种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各具有不同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意愿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输尿管上段大结石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具有结石清除率高优势,故临床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术式。
【参考文献】
[1] 张学齐,郭吉楠,杨江根,等.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4):354-356.
[2] 安宇,黄建林,张峰,等.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5):6863-6866.
[3] 何跃,奉友刚,何俊,等.经皮肾镜微通道气压弹道碎石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6,37(3):329-331.
[4] 杨文增,崔振宇,安丰,等.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1):11-14.
[5] 冯瑞,李中兴,葛广成,等.微通道经皮肾镜与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比较性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37(2):165-170.
[6] 桂志明,苏劲,柳健军,等.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1):61-64.
对照组(n=49)3(6.12)4(8.16)2(4.08)9(18.37)45(91.84)试验组(n=49)1(2.04)1(2.04)0(0.00)2(4.08)49(100.00)χP2------5.0180.0252.3460.0743 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近年来该病
患病率不断增加,若不接受规范治疗,可造成肾功能衰竭,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首选方式,可在减轻患者损伤的同时达到最大治疗效果。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其主要通过经皮建立工作通道,将套管鞘经通道置入病灶位置,可有效避免结石进入肾盂,从而提高结石清除率,但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术式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且术中需要穿透肾脏组织,易增加肾盂内压力,影响患者肾脏功能,不利于预后[4]。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临床常用的微创术式之一,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性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泌尿系统结石,但由于结石距离肾盂较近,输尿管硬镜难以探查到结石部位,且在碎石过程中易导致结石回流至肾盂内,从而降低结石清除率。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不断完善,输尿管软镜逐渐应用于临床,由于软镜镜体较为细软,具有可弯曲的特性,易于进入肾盂、狭窄
30
[5]
本文责任编辑:李海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