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农村乡镇学区加强和 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 宇 【摘要】农村乡l镇J学区,大多存在着人员少、经费紧、事务杂等一系列困难,但教学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所辖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是新时期农 村乡l镇)学区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本文是笔者总结多年工作经验,摸索出来的一点管理经验,谈出来仅供领导和同行 参考。 【关键词】农村乡教管中心教学工作管理 农村乡f镇)学区,大多存在着人员少、经费紧、事务杂等一 相互听课笔记,查学校教研活动情况,查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资 系列困难,但教学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每一个农村乡 (镇)学区教管中心的工作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创新管 理方式,加强对所辖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是新时期农村乡 (镇)学区面临的一项现实课题。 一、当前农村乡镇学区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广泛深入调研,我们发现,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强有力 的推动下,农村乡镇学区的教学管理工作得到了程度不同地加强。 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教学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为了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乡镇学区也制订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 比如教案书写、授课环节、教案详略、数量多少;作业次数、检测 评讲、听课节次,政治、业务学习,教研活动,考勤等都写进了教 学管理制度中,且装订成册藏在抽屉里,打印成文挂在墙壁上。而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便于操作,就形同虚设;二是教学督查流于 形式。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案和教学反思抄袭现象屡禁不止。乡镇 学区年年进行教学督查,但是多年来,不少的教师抄《教案集》; 有少数教师盲目下载、照搬现成教案;有个别教师课后补教案以应 付检查的现象却从未根除;三是奖惩机制落实不到位,导致教师开 展教学教研活动热情不高。集中体现在有的教师不愿意上公开课和 竞赛课,有的教师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有的教师不愿意参加讨论 学习。 二、加强和改进乡镇学区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针对农村乡镇学区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教学工 作既看过程又重绩效的原则,经过多年在乡镇学区工作的实践经验, 我摸索到一套比较有效的常规管理规程。概括起来可归纳为确定目 标、检查督促、分类指导、考核考评、定期总结等五个层面。 (1)确定目标 现代管理思想认为:目标是管理的核心,没有目标便没有管理。 乡(镇)学区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以下几点:(1)要对全乡(镇) 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学生基础,过去的工作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明 确优势和不足,正确估价目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科学预见的基 础上确定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既不可过高,也不能太低。只 有把目标控制在“跳起来摸得着”的限度内,才可以达到鼓励的作用. (3)要有观念性目标和指控性目标。观念性目标是教学的总体目标, 指控性目标是与观念性目标相适应的具体指标,如每年的中考升学 目标,初中毕业会考“及格率”目标,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目标等; (4)全乡f镇)总体目标之下应有分类目标,如不同类别的学校的 目标,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目标,不同职称的教师的目标等;(5) 要规定一套易操作、易考评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核制度和细则。 (2)检查督促 检查督促是对实现教学目标的监督与推进,是教学管理的中继 环节。(1)做好目标的宣传工作。把确定目标的依据、实现目标 任务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等明确地向校长、教师讲清楚,充分调 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大家齐心协力地为实现既定的 目标而努力工作;(2)根据检查的具体目的和条件开展检查。要 坚持对每位教学人员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检查 记载,如查教案、听课,召开学生课代表座谈会,查作业批改,查 料等;(3)及时反馈。把通过实事求是检查得来的真实可靠的材料, 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向被检查的学校和个人及时反馈,指明优 缺点及努力的方向。同时,领导者要善于在检查中发现自己决策中 的错误,并作出调整。 (3)分类指导 农村乡(镇)学区所辖学校类别多,有附设初中、完小、教学点。 在授课形式上,有平行班、单班、复式班。在师资力量及教师负担 量上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必须分类进行,指导 时要重视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指导教师开展教研教改,指导教师 苦练内功,指导中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如近三 年来,我们每学期组织中小学毕业班任课教师开展提高毕业班教学 质量的教研活动,组织复式班代课教师开展复式教学的教研活动,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目标教学教研活动,针对小学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开展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专题教研活动,均收 到较好的效果。在指导教师苦练内功方面,我们组织开展“三字一 话一画”的练习和比赛,开展优质课、优秀教案、论文的评选活动, 使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幅度提高。 (4)考核考评 教学工作的考核要在充分体现教学过程和绩效并重的基础上进 行。我们从德、勤、量、质、绩五方面对每位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 进行考核考评。德,主要是师德修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勤, 主要是出勤。量,主要是周任课时、作业量。质,主要是平时教学 过程的质量,即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教研活动、个人的 教学计划、总结等。绩,主要是参加统一考试时每位教师所带班级 的学生成绩。考核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所区别。工作量方面对毕 业班教师,多课头任课教师,大班额的教师,非毕业班教师,只任 一门课的教师,小班额的教师有所区别。考核结果要作为奖惩、评 优选先、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5)、定期总结 总结是对教学目标执行情况的评定,是对教学效果的科学分析, 也是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规律的加深认识。乡镇学区在教学总结中注 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总结中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和上级的任务 要求比,和乡镇学区所定目标比,和过去的教学工作比,和兄弟乡 镇比,本乡内校际之间比,通过比较看到进步、成绩、差距和问题。 对发现的矛盾、问题、差距加以深入分析,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 其因果关系。从中得出具体的经验与教训;二是体现领导与群众相 结合的方式。先是自上而下,从领导者开始对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 对工作中的成绩、问题、经验、教训做出基本的估价与分析,然后 再自下而上,发动教师从各自的角度评价乡教管中心、学校、教师 的个人工作,发表各种意见。领导再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 工提炼,得出更全面的评价。这个过程,尤其要注意抓好教师个人 的工作总结,逐步纠正有些教师不善于总结工作的毛病;三是通过 总结,坏好奖惩。要充分利用激励性工作的原则,给予适当奖惩, 以体现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新集学区) 中华少年2013.O1 CT)2013年总第02 f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