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铃薯收获贮藏保管技术

来源:欧得旅游网
马铃薯种薯收获贮藏和保管技术

一、种薯收获和贮藏

(一)马铃薯收获前准备工作

1. 收获所需准备:网袋(40公斤装)、标签、秤、运输及其他检修工具、临时预贮场地等。收获期间,合作社派业务人员进驻基地,统一印制和出具收购有效票据。

2. 人员安排:每个收获点需安排5-7人抓好现场秩序、安全、现场收获指导、上秤、记录等工作。

(二)马铃薯入库标准

1.分级标准:种薯按单薯重40克以下和40克以上两个级别,入库时分别存放。

2. 装袋标准:每袋装40+1公斤,出售时按净种40公斤/袋计。 3. 封装标准:每袋种薯袋内、袋外放挂标签。标明:品种、等级(二级)、合作社名称、入库时间、净重、质量检验员等信息。

4. 质量标准:种薯必须保证无腐烂、病变、冻害、发芽情况,无石块、根叶等杂物;无损坏薯或切伤薯。

(三)贮藏方法

在一般贮藏条件下,小薯容易先发芽而消耗营养,种植后出苗不齐、苗弱,为了提高种薯使用价值,单薯重40克以下的小薯可用于2018年晚秋种植繁育使用,40以上的中大薯主要用于2019年小春大春种薯使用。为了减轻库容压力,有条件的合作社可联系烟站等集中贮藏保管,条件不成熟的合作社可分散到规划种植的村,由村相对集

中贮藏保管。

1. 根据种薯总量,按每10个平方米堆放3-4吨准备仓库,入库前做好仓库清理、消毒,消毒方法是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雾后关闭门窗、堵塞通风洞1-2天。

2. 种薯贮藏仓库的室内温度4℃-10℃、空气湿度90%为宜。 3. 种薯堆放前,必须先在地下垫一层砖,砖上垫上竹杆或木板。然后按“井”字型堆放,即一层放置5袋,横二直三,往上各层分别交叉。堆放高度6-7层,四周离墙10-20厘米,排间留足20厘米空间,每10排空一排,以便通风、透气、防冻和清点数量。

4. 种薯堆放好后,冬季防冻用干燥的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进行覆盖,覆盖物严禁使用塑料薄膜等不透气物品。

5. 贮藏室内屋顶和四面壁风洞,在新鲜种薯入库后的前10天要打开通风,10天后减少通风量,冬天如遇冰雪天气,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封塞,高寒山区要在靠墙的空隙内塞满干草,以免低温时造成种薯冻伤,若遇极端冰冻天气,贮藏库可采取电暖炉等升温设备升温保护。

6. 运输种薯时,车辆要有防雨遮盖物,下雨时,严禁装卸货,遇下雪或气温低过冰点时,严禁出库及运输,以免被雨、雪淋湿及运输过程中冻伤,导致贮藏过程中造成种薯腐烂。

镇雄县农业技术推

广中心

2018年7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