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 蝮鲤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水泥土粉体搅拌法在软土地基的应用 ◆文/倪进 【摘要】 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通过对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承栽力设计方法 及施工工艺进行介绍,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该种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对实施软土地基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作 用。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设计 施工 水泥土粉体搅拌法是将水泥粉体与软土搅拌形成固结体,这种 方法能降低桩间土的含水量,有利于消除多余的孔隙水.提高地基 承载力。一般情况下.采用了这种办法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处理的工 程,基础大多是复合基础。笔者最近建设一厂房,就采用了水泥土粉 体搅拌法对地基进行了处理。 一、工程地质概况 工程位于四川眉山市.施工用地位于岷江左岸约1O公里的浅 丘宽谷区,丘体相对高差10—30m,沟谷宽200~500m,沟谷中部为南 向发育的耶江河。场地位于耶江河右岸冲洪积一、二级阶地,地势总 体平坦。据钻孔揭露,场地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耕土层(Q4m1),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p1)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 (Q3ap1)。根据地基土的时代、成因、岩性及工程地质特征划分,共分 为5层:①耕土;②粉质粘土;③粉土;④粉砂及⑤砂卵石。 地基土结构表 土层编号.层底深度、揭露深度(m) 各层厚度(m) 粉 耕 质 粕 粉 粉 砂卵 土 粘 土 土 砂 石 ① ② @1 ⑤2 ④ ⑤ 土 ● ① ② ⑤1 ③2 ④ ⑤・ ZK1 0 50 4 3O 6 20 / 7 7 820 0 50 3 8 1 9 i 1 5 0 5 ZK2 0 50 5 00 640 / 7 2 7 60 0 50 4 5 1 4 / 0 8 04 ZK3 0 50 { / 4 3 5 7 6 20 0 50 { / 3 8 1 4 0 5 ZK4 0 50 5 80 6 70 / 74 7 90 0 50 5 3 0 9 / 0 7 0 5 ZK5 0 50 5l0 6.20 / 7 4 790 0 50 4 6 l,l / 1.2 0 5 Ⅸ6 / / / 6 2 6 8 7 20 / / / 6 2 0 6 0 4 4 3 6 2 4 3 5 7 6 2 3 8 09 3 8 0 6 04 区间值 0 50 ~ ~ ~ ~ ~ 0 0 ~ ~ ~ ~ ~ 5 80 6 70 6 2 74 &2 5 3 1 9 6 2 1 4 0 5 工程地质性质评价 极 —— 较 较 极 —— 差 般 差 差 差 般 根据地质勘探结果,考虑到拟建筑物为单层结构,高6m左右, 大跨度,并根据拟建筑物特点,地勘报告对地基土作如下评价: (1)耕土:无实际工程意义,为地基清挖土。 (2)粉质粘土:分布于二阶地区域,较连续,可塑状,承载力一 般,可采用特征值为120KPa(取标贯测试值),可作为本次拟建筑物 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在厂房设计方案确定后进行结构计算,发现120KPa不能满足 荷载需要,不能采用天然基础。同时考虑到造价因素,建设单位不愿 意采用预制管桩基础,因此,设计改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将符 合地基的承载力提高至160KPa。 二、工程设计思路 根据地质情况,结合设计规范,本工程的复合地基处理设计如下: 1、地基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进行处理,桩径500,桩距1000,等 边三角形布置。桩长5m,基坑开挖至一1.600m然后成桩,桩端进入粉 质粘土长度不小于lm。 2、采用P.032.5普通水泥作为固化剂。掺入量为15%,并提供 合适的外加剂及其含量,要求水泥强度等级大于7.0Mpa。 3、桩验收合格后将上部500范围桩头打掉,其上作3o0后砂石 垫层。砂石体积比为4:6,砂采用粗砂,石子粒经为1—2era砾石,要 求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O.97。 4、水泥搅拌桩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11 3节执行,并 按照第11.4节验收。 5、复合地基的承载力通过单桩和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单桩 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600KN,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不小于160Kpa。 6、在大面积施工前,先选少量作试验桩,对成桩的工艺指标控 制并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7、施工完毕.及时用净土回填至散水底和室内地坪,要求压实 系数不小于O 94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详图 砂石垫层 桩头5OO打掉 l 600 Z=一 三、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1、施工前,对场地进行整平、桩位放线,组装架立喷粉桩机,并 检查主机各部分的连接,喷粉系统各部分安装试调情况及灰罐、管 。 路的密封连接情况,对部分松动不见做了必要的调整和紧固工作; 灰罐装满料后,对进料口加盖密封.排除异常情况。 2、成桩时,先用喷粉桩机在桩位钻孔,至设计要求深度后(钻速 为O.57—0.97m/min),将钻头以0.97m/min速度边搅拌、边提升,同时 通过喷粉系统将水泥通过钻杆端喷嘴定时定向搅动的土体喷粉,使 土体和水泥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形成水泥、水、土混合体。 3、本工程使用的喷粉施工机械配置了经国家计量部门确认的具 有能瞬时检测并记录出粉量的粉体计量装置及搅拌深度自动记录仪。 4、搅拌头每旋转一周,其提升高度控制在15ram。 5、当搅拌头到达设计桩底以上1.5m时,开启喷粉机提前进行喷 粉作业。当搅拌头提升至地面下500ram时,喷粉机停止喷粉。成桩过 程中有6处因故停止喷粉,按照规范要求,将搅拌头下沉至停灰面 以下lm处,重新喷粉搅拌提升。 四、质量检验 (一)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做到了事前交底、 f]:转175页) 一173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4)合理地调整各部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荷载分布均匀, 及设计单位到现场验收,对较复杂的地基,设计方在基坑开挖后应 尽量防止受力过于集中。 要求勘察补钻探。当探出有不利的地质情况时,必须先对其加固处 2)开挖基槽时,要注意不扰动其原状结构。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当相邻建(构)筑物间距较近时,一般应 先施工较深的基础.以防基坑开挖破坏已建基础的地基础。当建 5)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除了前述的措施外,在基础设计中 理。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可以采取调整基础的埋深度,不同的地基计算强度和采用不同的垫 层厚度等方法。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6)、适当加强基础有刚度和强度。 7)层层设置圈梁、构造柱。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 (构)筑物各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时,一般应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 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或减少裂缝。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 轻、低部分。 阻止其进一步发展。 8)正确地设置沉降缝。沉降缝位置和缝宽的选定应合适,构造 要合理,可以和其结构缝合并设置。 三、结语 以上是对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 讨.我相信只要我们施工时精心组织、严密施工、勤观察、多动脑、总 参考文献 9)限制伸缩缝间距。对体形复杂、地基不均匀沉降值大的建筑 结经验结合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变形裂缝会得到有效控制。物更应严格控制。同样。也可以和其它结构缝合并使用。 梁.以适应窗台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 7、施工技术 10)部分窗台砌体应加强。对宽大的窗台下部宜设置钢筋砼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何星华,高小旺。建筑工程裂缝防止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5.9 1)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工作,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通知勘察 夸k夸k 夸k夸k夸k夸k夸k夸k夸k夸k 夸k 夸k夸k夸k 夸k夸k 夸k夸k 夸k夸k夸k 夸k 夸k (作者单位系河北邢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夸k夸k夸k夸k夸k夸k 夸; (上接171页) 组成,含量大于70%,块度80~400ram不等,局部大于400ram,棱角 状,分选差。成分以弱风化岩为主,少量花岗岩,呈微风化状,坚硬, 充填物为小碎石、角砾及泥质。中下段局部含l0~30 cm淤泥薄层。 4.施工后期的沉降观测 (2)地基沉降观测。可以用事先埋设的沉降标来观测。凯里到施 淤处理软土地基,已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各项指标均正常(沉降 10~15 cm).基本达到预期的目的,也为整条公路投入正式运营创造 了条件。 5.总结 通过对钻孔取样分析.检测单位认为抛填体主要由碎石、块石 秉改扩建工程到现在已基本竣工.在K63+500一K63+880段用抛石挤 K63+500~K63+880段路堤在施工期间及竣工后将产生沉降, 一通过这个软基处理的实例,我们得到以下几点浅显的认识: (1)根据软土路基设计理论,采用抛石挤淤处理K63+500一K63+ f2)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施工工艺。本实例采用部分挖淤 是地基本身的固结沉降,二是地基在承受荷载之后,发生侧向变 形.而产生的形变沉降。前者按规范要求一般为路堤高度为5%,而 880段软基的施工方法是正确的; 后者必须根据物流中心的实际情况确定,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计算表 了这些因素,而且为了增大其承载力,由于本路段路基是柔性基础, 明铁路路基变形沉降的平均值为40 cm。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地考虑 换填处理的工艺是成功的: (3)沉降观测与钻孔探测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检验抛石挤淤处理 参考文献 其沉降通过日积月累,会逐步变大,因此,在路基正式通车运营后必 软土地基的效果。并能合理确定后续工程的施工时间。 须进行经常维修和定期维修。 路基施工的沉降观测。路基施工的沉降观测,是一项非常必要 [1]贾德华,许舍兴,汤建文.抛石挤淤处理高速公路软基实例分析 和及时的工作,因为在该路段的软基极其复杂,往往有很多事先估 U].公路交通技术,2002,(s1). 2]刘润,朱逢春,抛石挤淤综合法在加固浅层淤泥质地基中的应用 计不到的因素.在施工中加强观测有利于我们判断地基的稳定状 f况,决定安全的施工速率,保证路基工程的使用效果,本合同段主要 U],山东水利,2001,(09), 从以下二个方面加强观测: 10 m范围内,顺线路方向埋设1—3排观测桩,施工期问定时用经纬 仪测量桩的侧向位移,用水平仪测量桩顶的高程,并作好记录,以观 f31朱逢春,相树珍,徐书峰,抛石挤淤综合法及其在加固浅层淤泥 (1)路基坡脚外的侧向变形和高程变化。事先在路基坡脚外2~ 质地基中的应用U].治淮,2001,(06), [4]郑伟标,软土路基处治之我见U].广东公路交通,1999,(s1), [5]靳九贵.抛石挤淤地基承栽力的试验方法田,河南科技,2004,(01), (作者单位系贵州省桥梁工程总公司) 测位移和高程的是否有异常变化。 业业 夸 -Ae '誓业 业 9 (上接173页) 事中监督和事后试验。 1、施工前.对整个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强调 了工程重要性,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控制质量,做到每一条桩都必须 合格: 2、施工过程中.坚持全过程监理,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 录.并对照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 3、施工过程中,对水泥用量、桩长、搅拌头转数和提升速度,复 搅次数和深度进行了重点检查。 (二)结果质量检验 1、成桩3d后,用轻型动力触探(NIO)检查每米桩身的搅拌均 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检查数量为随机抽样3根。经检验,承 载力复合设计要求。 五、结论 1、通过计算分析及施工观测表明,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处理 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是成功的。 2、在软土地基上建房屋建筑等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是经常遇到 的问题.本文中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是个快速、经济、有效的办法, 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1】施建勇 地基基础理论及应用[[2]龚晓南. 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匀性.检验数为3根。 桩进行了均匀性检查.并测量直径。结果均为合格; 3、成桩28d后。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载荷条件时,进行复合地 2、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深度为停灰面下1.Om),对10根 社.2000.I3]J GJ 79 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一(作者单位系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