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教学设计

来源:欧得旅游网


第一单元 测 量

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与千克的进率。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1吨的实际重量。

1

2、会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1、对1千米的长度和1吨的质量形成正确的表象。

2、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

2

教学内容:课本2——3页例1,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

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估测方法。

教具准备: 直 尺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毫米的认识》(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3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

三、先 学:学生自主学习

(一)我能填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

2、我知道1米=( )厘米

3、2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二)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厘米,宽大约是( )厘米,厚大约是(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厚是(3、读教材第3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 作单位。

(三)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4

)厘米。 )厘米。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想好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四、后 教:师生合作探究

(一)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 ),1厘米里面有( )个1毫米,得出1厘米=( )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4、我知道生活中 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五、当堂训练:

1、完成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擦长5( ) (2)教室长10( )

(3)玻璃厚5( ) (4)铁皮厚2( )

3、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教材第5页第2题。

※ 4、拓展练习:怎样比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六、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 良、 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七、板书设计:

毫 米 的 认 识

长度单位 厘米 1厘米=10毫米

6

毫米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2,练习一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 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直 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米的认识》(师板书课题)

7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 通过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三、先 学 后 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 )厘米。

2、如果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感觉怎么样?(不方便)

3、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 。

厘米就是1分米。

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

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 分米 厘米,课桌面的高是 分米 厘米。

四、当 堂 训 练:

8

1、我会填:

1分米=( )厘米 1米 - 2分米=( )分米

14厘米 + 26厘米 = ( )分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茶杯的高约1( ) (2)跳绳的长约2( )

(3)直尺的厚约( )毫米

(4)我的身高是( )厘米

※ 3、知识拓展:

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条上,标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

五、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 良、 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六、板书设计:

9

分 米 的 认 识

长度单位: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进 率: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第三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的例3——例4,练习二的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自己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卷 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0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千米的认识》(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三、先 学:自主学习

1、问题呈现:(看主题图)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知道千米是比米 的长度单位。

2、观察图片:

(1)成人每小时可行5千米

(2)自行车1小时可行15千米

(3)公共汽车1小时可行驶40千米。

(4)火车1小时可行驶驶80千米

(5)飞机1小时可飞行700千米

3、我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4、我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得出1千米= 米。

11

5、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我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四、后 教: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用等号相连,说明它们的长度怎么样?

②等号两边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③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⑤米可以用符号m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以怎样表示?

五、当 堂 训 练:

1、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人 25千米

飞机 800千米

摩托车 4千米

12

小汽车 80千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

(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

③跑道长400千米。( )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 4、把下图中相距1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课本第10页第5题)。

六、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 良、 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13

七、板书设计:

千 米 的 认 识

1千米=1000米

千米是长度单位,用于测量较大长度。

第四课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的例5,练习二的3——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

教学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14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三、先学后教:

1、我能填

1米=( )分米 5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100毫米=( )厘米 7米=( )厘米=( )毫米

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 单位换算的题。

2、选钥匙开锁

(1)第一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400厘米、5分米,钥匙是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0毫米。用( )的钥匙开400厘米的锁,用( )钥匙开5分米的锁。

(2)第二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3千米、5000米,钥匙是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我会用( )的钥匙开3千米的锁,用( )的钥匙开5000米的锁。

15

(3)第三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钥匙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我会用( )的钥匙开5千米-2000米的锁,用( )的钥匙开1000米+4千米的锁。

3、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四、当堂训练:

1、做书上8页的做一做。

2、填空

8千米2米=( )米 20千米-2000米=( )千米

720米+300米=( )千米( )米

五、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 良、 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六、板书设计:

长 度 单 位

16

千米 ——1000——米 ——10——分米——10——厘米 ——10——毫米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11、12页的例6、例7,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7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吨的认识》(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三、先学后教:自主学习

1、观察图片,从生活中的物品引出学习“吨”的需求。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2、我得出吨是比千克( )的质量单位,1吨=( )千克

3、思考: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质量单位“吨”呢?

4、在我的生活中,( )这些东西大约重1吨。

5、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约1000千克,也就是(四、当堂训练:

1、我能填:

18

。 )

6吨=( )千克 9000千克=( )吨

1600千克-600千克=( )吨 1吨-400千克=( )千克

2、比一比:

5吨( )4096千克 7吨( )7000千克

8000千克( )8千克 4吨( )5001千克

9000千克( )9吨 3000千克( )3000克

3、工厂第一天运进2吨面粉,第二天运进450千克,用了1270千克,还剩下多少面粉?

4、1只熊猫约重100千克,多少只熊猫约重1吨?

※ 5、拓展练习:

(1)先猜猜我自己有多重,再猜猜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有多重?

(2)观察书第11页主题图,思考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一起过去吗?为什么?

五、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19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 良、 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六、板书设计:

吨 的 认 识

质量单位 克 千克 吨

关 系: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20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21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单元小结: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