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4-1
(1)因V=30km/h,R=150m,查《路线设计规范》得最大超高ih=3%。山岭重丘三级路,采用第一类加宽,最大加宽b=0.6m
(2)计算得曲线要素:p= q= TH= LH=
(3)计算得主点桩号:ZH:K7+
HY:K7+ QZ:K7+ YH:K7+ HZ:K7+
(4)路基、路面宽度和超高计算:
① 绕中轴旋转,以路基边缘为设计高(即未超高和加宽前的设计高)。
2iG② 临界断面距过渡段起点:x0Lc=22%40=32(m)
iGih2%3%③ 设弯道按右转弯,超高、加宽在缓和曲线上按直线全长过渡,按P116表5-11公式计算,
路基、路面宽度和五个特征点与设计高之高差计算结果列于表中: 路基、路面宽度(米) 桩号 左 路肩 K7+ 路面 右 路面 路肩 特征点与设计高之高差(米) 左 路肩边缘 路面边缘 路中 右 路面边缘 路肩边缘 ZH 位于第一缓和曲线且 x〈x0 HY 位于上半圆曲线段 QZ 备注 K7+030 K7+ K7+080 K7+ K7+ YH K7+140 位于第二缓和曲线且x〈x0 HZ 位于直线段 K7+ K7+160
题4-2
(1) 计算得曲线要素:
总切线角:0=。 112733 圆曲线长:L62.45(m) 平曲线总长:L=(m)(2) 查《路线设计规范》得最大加宽b=(m)(第一类加宽) (3) 曲线内侧行驶轨迹的半径:RS1253.51.5123(m)
Rs2=161.46(m)曲线内侧行驶轨迹的长度:LS=(20)
180(4)检查能否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m)查《路线设计规范》得ST=75
因LSTL,所以=(LSST)12=arctg6RS1(161.4675)43.23(m) 221100209
)sin(最大横净距h=RS(1cos2022)()=5.65(m)
1.5bbJ3=1.51.50.753=6.75(m)行驶轨迹距障碍物h0=
因此hh0,能保证停车视距的要求,无须清除障碍物。 (5)检查能否满足超车视距的要求:
(m)查《路线设计规范》得S超=350
此时LS超 =arctg最大横净距
35233 6RSh=RS(1cos202)sin(2)sinS超LS2263.46(m)
此时hh06.75(m),须清除障碍物才能满足超车视距的要求,需清除障碍物的
(m)最小宽度为D清除=h-h0=63.466.75=56.71
(6)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看出:山区道路弯道路段较易满足停车视距要求;而要满足超
车视距则工程量太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弯道路段做到满足停车视距即可。在不能满足超车视距路段应采用双黄实线标线和禁止超车警告标志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