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三第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术、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多数能掌握基本观点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落,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联合在一同,增强数学 的学科特色,同时第二轮复习承前启后,是促使知识灵巧运用的重点期间,是发展学生思想水平、提升综合能力发展的重点期间,因此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
增强高中数学 骨干知识的复习,形成优秀知识网络。整理知识系统,总结解题规律,模拟高考情境,提升应试技巧,掌握通性通法。
第二轮复习承前启后,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使灵巧运用的重点期间,是促使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重点期间,因此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归纳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详细地说,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纲领》的理解能否深透,研究能否深入,掌握能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师解说、学生练习能否表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多数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解说、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
第1页/共6页
能否强,使模糊的清楚起来,缺漏的填充起来,凌乱的条理
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
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能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
难度适合,效度优秀,重在基础的灵巧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
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为重点骨干知识的稳固增强与数学
思想方法专
项训练阶段,时间为
3 月 10——4 月 30 日。
2.第二阶段是进行各样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术专项训练, 时间为 5月 1日——5月 25日。
3.最后阶段学生自我检查阶段,时间为
5 月 25 日 —— 6 月 6
日。
三、如何上好第二轮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一) .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第二轮复习, 教师一定明确重点, 对高考考什么, 如何考,
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练到位.所以
,
每位教师要研究 2009-2019 湖南对口高考试题 .
第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1.形式及内容:分专题的形式,详细而言有以下八个专题。
( 1)会合、函数与导数。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
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着重交汇问题的训练。 ( 2)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此专题中平面向量
第2页/共6页
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
( 3)数列。此专题中数列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余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
( 4)立体几何。此专题着重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
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 5)分析几何。此专题中分析几何是重点,以基天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
( 6)不等式、推理与证明。此专题中不等式是重点,着重
不等式与其余知识的整合。
( 7)摆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复数。此专
题中概率统计是重点,以摸球问题为背景理解概率问题。 (( 9)高考数学 思想方法专题。此专题 中函数与方程、数形
联合、化归与转变、分类议论思想方法是重点。 (二)、做到四个转变。
1.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
2.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门问题.
3.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
4.变以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并举,突出因材施教
5.做好六个重在。重在解题思想的分析,即在复习中要实时将四种常有的数学 思想浸透到解题中去;重在知识重点
的梳理,即第二轮复习不像第一轮复习,没有必需将每一个
第3页/共6页
知识点都讲到,可是要将重要的知识点用许多的时间重点讲
评,实时梳理;重在解题方法的总结,即在讲评试题中关系
的解题方法要给学生归类、总结,以达举一反三的成效;重
在学科特色的提炼,数学
以观点性强,充满思辩性,量化
突出,解法多样,应用宽泛为特色,在复习中要显现提炼这 些特色;重在规范解法的示范,有些学生在平常的解题那怕
是考试中极少注意书写规范,而高考是分步给分,书写不规
范,逻辑不连接会让学生把本应当得的分丢了,所以教师在
复习中有必需作一些示范性的解答。
(三)、战胜六种倾向。
1.战胜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复习集中几个难点,讲练
耗时过多,不只基础没夯实,并且能力也上不去.
2.战胜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未做先讲或讲而不
做,一孔之见,题目虽熟习,却仍不会做.
3.战胜只练不讲.教师不选典范,不指导,忙于选题复
印.
4.战胜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
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5.战胜集体力量不够. 备课组不检查学情, 不研究学生,
对某些影响教与学的现象抓不住或抓禁止,教师井井有条,
侃侃而谈,学生心慌意乱.不研究高考,复习方向出现了偏
差.
第4页/共6页
6.战胜高原现象.第二轮复习大考、小考不停,次数过
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阻碍;或量大题不
难,学生忙于对付,被动做题,兴趣降落,思想呆板.
7.试卷讲评任意,对答案式的讲评。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
讲评课效益的大敌。评讲的较好做法应当为,讲评前仔细阅
卷,讲评时将归类、纠错、变式、争辩等方式相联合,抓错
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分析本源,完全改正。
四、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安排以下:
1. 持续抓好集体备课。 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一定抓落实, 发挥
集体智慧的力量研究数学 高考的动向,学习与研究《考 试纲领》,注意哪些内容降低要求,哪些内容成为新的高考热门,每周一次研究课。
2.安排好复习内容。
与现在 “教师 ”一称最靠近的 “老师 ”观点,最早也要追忆至宋元期间。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期间小
学教师被称为 “老师 ”有案可稽。清朝称主考官也为 “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 “教师 ”或 “教习 ”。可见, “教师 ” 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现在领会, “教师 ”的含义比之 “老师 ”
一说,拥有资历和学问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 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余官员同样依法律委任,故又称
“教师 ”为 “教员 ”。
3.优选试题,命题审查。
第5页/共6页
宋此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呼皆称之为
“教
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当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称 “教习 ”。到清末,学堂盛行,各科教师仍沿用 “教习 ”
一称。其实 “教谕 ”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
“教授 ”和 “学
正”。 “教授 ”“学正 ”和“教谕 ”的帮手一律称 “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此后, 关于在 “校 ”或 “学 ”中教授经学者也称为 “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 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 ”等。
宋此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呼皆称之为 “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当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称 “教习 ”。到清末,学堂盛行,各科教师仍沿用 “教习 ” 一称。其实 “教谕 ”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
“教授 ”和 “学
正”。 “教授 ”“学正 ”和“教谕 ”的帮手一律称 “训导 ”。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此后, 关于在 “校 ”或 “学 ”中教授经学者也称为
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 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 ”等。 4.测试评讲,转动训练。
5.精讲精练:以中等题为主。
实习编写:张健
第6页/共6页
“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