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砸奔驰鼓励绿色出行为了响应9・22中国城市无车日的活动,江苏黄埔再生�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他的公司举办了一场活动。他不仅亲手砸掉了自己的一辆大排量奔驰车,而且还为集团的员工购买了200多辆自行车,提倡大家骑车上班。
当天上午,陈光标亲手遥控操作一台机械手,将自己那辆还有3年才报废的大排量的奔驰轿车砸扁。关于砸车的原因,陈光标解释,这是为了带头倡导低碳绿色出行,为此他还建议,目前的油价应该再提高50%、停车场收费按每小时10至20元计费、车辆上牌费2.0排量以下10万,2.0排量到3.0排量之间30万,3.0排量到4.0排量之间40万,4.0排量以上收取50到80万上牌费,所得�金用于发展公共交通,缩小贫富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更促使大家“少开车、多骑车”,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砸了车,那该如何上下班呢?此前一天,陈光标特地购买了两百多辆自行车,发放给公司所有员工,并亲自骑车带领员工走上街头,宣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提倡低碳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为了鼓励员工低碳绿色出行,陈光标还现场宣布,只要自己的员工骑自行车上班,路程在5公里之内的每月补贴300元,路程在10公里之内的每月补贴600元。
运用解读
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方法有许多种,陈光标为员工购置200多辆自行车,提倡大家骑车上班,就是值得称道的方法之一。然而,他砸掉豪车的行为,就显得很不理智,让这次环保行动变了味、走了调。从小处讲,这不是高调宣传环保,而是在高调炫富;从大处
第 1 页 共 5 页
讲,这更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与构建“�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
适用话题
环保绿色出行作秀浪费理智态度宣泄消费生活
邓亚萍:知难而上的勇者
从一名普通运动员到“乒乓女皇”,从剑桥经济学博士到国际奥委会官员,从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到人民搜索总经理,邓亚萍每一次迅速而利落的转变,都让人想起当年球桌前“小个子巨人”利落的抽球。邓亚萍在第八届网商大会女性论坛上透露,她已正式拜马云为师,学习如何经营互联网公司。一年多的工作,让邓亚萍感慨良多。她认为乒乓球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有很多共性,尤其与做搜索引擎的标准非常吻合。第一是狠,第二是快,第三是准,第四是转,第五是灵。在她的带领下,人民搜索正朝着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大步迈进。新的运营、LOGO的发布、全网页搜索平台的建设,一次次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接受记者专访时她说,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要敢于去拼搏,敢于去接受挑战,不能见了困难就跑。邓亚萍还透露说,老师马云已经给她讲授了第一堂课,告诉她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经营互联网公司。不难看出,邓正萍正以一种开拓的姿态前行。
运用解读
1.虚心请教。在乒乓世界里,邓亚萍是王者;在互联网行业,她是新兵。步入新的岗位之后,她能够以一种卑谦的姿态向他人学习、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不断进取,真是难能可
第 2 页 共 5 页
贵!2.挑战自我。正如邓亚萍所言,人生无处不存在挑战。挑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有没有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邓亚萍用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华丽的人生是需要自己去演绎的。
适用话题
与思考同行生命的姿态在学海里游泳超越自我
姚明客串央视展“嘴上功夫”
尽管球迷们不能在赛场上再欣赏到小巨人的飒爽英姿和精湛球技,但通过央视电视直播,球迷们有幸领略到姚明的“嘴上功夫”。2011年9月亚洲男篮锦标赛期间,刚刚退役的姚明在中央电视台担任嘉宾解说员,对中国球迷而言,这无疑是本届比赛的一个亮点。专业、风趣,是球迷们对姚明解说的一致评价。不过在谈及解说亚锦赛时的感受时,姚明的语气却很沉重:“解说和打球都不容易,我当解说嘉宾,就是想在赛场边为中国男篮加油。”几场球解说下来,姚明特有的风趣解说风格得到了球迷们的广泛认可。
通过这几天全国媒体的广泛报道,很多球迷已经知道姚明将担任宣传比赛的解说,也知道姚明的解说间是那间“唯一没有落地窗”的房间。于是比赛前一个小时,姚明的解说间下面就已经围满了想一睹姚明真容的球迷。比赛还未开始,现场球迷就高喊“姚明,出来!姚明,上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至少能让姚明感觉到球迷们对他的热爱和期待。由于电视直播有姚明的存在,不少媒体记者甚至放弃了到现场观看中国男篮首战的机会,守在电视机前听姚明“侃大山”,现场的媒体席也因此变得空空荡荡,这在以往的比赛中也是不太多见的。由此可以看出,姚明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第 3 页 共 5 页
运用解读
1.低调处事。姚明,无疑是一个时代的强者。虽然拥有辉煌的过去,可他没有一点骄傲与自大。500元一场的解说,他做得有滋有味;面对大家的追捧,他更是格外低调。透过他幽默风趣的解说,我们看到了姚明生命的另一种光彩。2.热爱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管站在哪里,都一样能够焕发光彩。姚明虽然退役了,可在直播间里,他一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适用话题
位置热爱生活谦虚榜样人生的航标
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一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儿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50年前的那个夏天,湖南安江的稻田里,一株水稻让车过路的青年教师停下了脚步。这株水稻穗大粒多,在层层稻田里显得鹤立鸡群,随风摇曳。这不期而至的偶遇,瞬间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灵感,从这一刻起,中国的稻田里便上演了一段历经半个世纪的传奇。这位青年教师叫袁隆平。那一年,他31岁。
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袁隆平始终执著地追梦。作为一名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袁隆平院士虽已年届八十,却依旧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2011年9月19日下午,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攻关重大突破
第 4 页 共 5 页
记者见面会”上,袁隆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说“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终于放了下来”。原来,经过农业部专家严格的验收测产,设在湖南省隆回县的百亩超级杂交稻实验田,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
运用解读
1.时代之光。袁隆平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著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2.执著追求。八十岁,已是一个应该安心享受生活、安度晚年的年龄。可对袁隆平来说,追求的步伐却始终没有停下,内心的梦想依然是那么美好。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与追求,袁隆平才给人类带来了如此美好的未来。
适用话题
梦想追求心灵的美好生命的活力偶像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