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Vol.3 No.3Jul.,2000
StudiesinInternationalTechnologyandEconomy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模式
何淳宽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管理与决策科学系,合肥 230026)
摘要: 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论述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优势,归纳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并且阐述了不同模式的特点。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本文还论述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采取的立法支持与支持,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成立中小企业协会的建议。
关健词: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特点; 模式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成为其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因素。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还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何研究开发新技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如何培养企业家和技术人才;如何参与国际竞争;以及企业融资、方针、立法支持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研究探讨,总结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本文拟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模式问题展开论述。 一、新时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
随着新技术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小企业凭借其在规模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在市场竞争力上可以领先于大企业。
1.规模经济极限与灵敏多变的市场信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在信息社会,大企业的规模经济达到了极限,过度的扩张反而造成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反馈迟缓,制约了大企业的发展。1998年度康柏公司、IBM公司的亏损就充分证明了这个问题。相反,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的市场中表现出很高的灵活性,市场适应能力远远超过大企业。
a收稿日期:1999-07-19第3期 何淳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模式 ・39・在利润率低的行业,大企业的规模经济难以再体现其优势,反而使大企业显得极为笨拙。而中小企业的最佳经济规模在部分上已经超过了大企业,给中小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企业只能向规模大,利润率高的产业调整。这就给中小企业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协作经营
社会化大分工的发展越来越细,产业划分也越来越多。一个核心产业往往附带出许多配套产业。大企业在发展核心产业的同时,无力完成也无需完成其核心产业的配套产业。中小企业在配套产业的效率通常高于大企业,给大企业以有力支持。大企业的发展也为中小企业带来稳定的市场,使众多中小企业可以比较从容地开发新技术,更新老产品,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市场消费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适合于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时尚性、季节性等特性组织生产。还有许多产业或因产品附加值低,或因产业地域性特点,或因产业规模所需求的资金、设备、人员有限等原因不适合大企业生产,这方面的市场需求也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中小企业注入了活力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投产新产品的周期大大短于大企业。尤其是在信息产业,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发展壮大而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联合——扩散”的特点。高新技术开发通常需要多家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比大企业更具灵活性。一项复杂的高新技术产品包含许多中间技术和投资,这些中间环节由中小企业做,能达到比大企业单独开发更高的效率。这样就形成了大企业开发核心技术,由中小企业开发配套技术的扩散系统。扩散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需求异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原材料消耗比较少,而且有新能源和新材料替代。尤其是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时效性、驾驭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等特点,大异于传统的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资源易于“就地取材”,促进了企业的分散化和小型化。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技术环节
1.中小企业技术项目选择的特点
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较弱,资金短缺,承担风险能力差,所以投资时它们往往首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技术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
选择为大企业配套的技术项目。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庞大,市场销售稳定,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稳定的市场,减少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开发为大企业配套的技术项目也容易得到大企业的技术支持,有利于缩短研究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选择易于产业化的技术项目。面对一项新技术,企业考虑的是:能否把它转化为生产力;怎样做才能获得最大利益;与其他技术相比经济效益如何,是否为最佳选择。中小企业规模小,投资能力弱,易于产业化的技术项目能使企业在耗费较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条件下,获得利润。这种技术创新方式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灵活,产品多样化的特点,是中小企业投资的重点。
选择市场可靠的技术项目。在做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市场需求是关键的一环。一种产品・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40・2000年的市场占有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中小企业不可能承担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开发一项新技术,然后再像大企业那样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广阔的销售网络来打开市场。所以选择技术项目时,其市场可靠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可靠的技术项目有利于中小企业减少产品的销售成本,降低经营风险。选择现成的技术项目。现成的技术项目可以使中小企业降低研究开发费用,缩短技术创新周期。中小企业选择现成的技术项目能加快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能力,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新产品投放市场,保持产品的技术先进性。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两个方向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给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是对企业的挑战,也是机遇。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中小企业能借此充分发挥经营灵活多样的特点,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技术创新一方面要靠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也要靠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中小企业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而且从事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十分困难,我们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尤其是采用新技术来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实现结构升级,生产方式过渡到自动化和智能化,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增强企业竞争力。把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重视提高自己的渗透力,非高新技术企业重视提高自己的吸纳能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就会提高。
(二)资金环节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能力弱
中小企业利润较低,自身积累少,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1)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弱。中小企业规模小,利润低,在缴纳了各项税费之后能挤出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十分有限,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筹措不到足够的资金,而使一些市场前景好、效益佳的技术创新项目无法实施。(2)中小企业面向社会融资困难。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资本金不足,信用能力低,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据统计,占99%的中小企业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38%。另外,中小企业直接面向民间融资的渠道不畅,影响了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吸纳。
2.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
虽然融资的难度很大,但是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是很多的。
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投资者合作。科技成果持有者以技术入股,实际上分担了技术创新的部分投资。科技成果持有者已经支付了科技成果研究开发的全部费用,减轻了技术创新资金筹集的负担。科技成果持有者以技术入股作为股东也要承担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
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化。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和大企业联合,或互相之间联合投资的形式,也可以吸引私人投资和外资。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就要向投资者详细介绍技术创新项目,使其了解技术创新项目的前景。投资主体市场化的主要途径是股份制。中小城市企业发展初期适合采用法人合股的方法。通过一段时期的运转,证明其成功之后再上市面向社会第3期 何淳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模式 ・41・公众发行股票。
金融机构的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筹资的部门。允许社会各种官方或民间的基金组织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或直接投资参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完成筹资后应注意资金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对技术创新项目的宏观指导;另一方面企业要保证项目论证的科学性和项目执行的严肃性。资金的有效利用必须形成投资—积累—再投资—再积累的良性循环。
(三)人才环节
1.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
技术创新需要技术、资金和人才,特别是人才问题,现在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技术和资金都是要由人来使用的,技术创新的成效最终可以反映在人才问题上。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缺乏人才培养机构,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方面对社会依赖程度大。而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往往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就业,这就造成了人才供需上的矛盾。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中小企业培养和开发人才的途径
企业开设培训中心培养人才。有能力的中小企业可以成立自己的培训中心或开办培训班。开办这些机构可以从三方面聘请培训人员:(1)成功完成过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发人员;(2)从事技术创新研究的人员;(3)国家或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各指导职能部门的人员。委托专业的培训机构或高等院校培养。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培养人才,可以避免自己开办培训机构的费用,而且培训方式更加专业化。这种做法比较适合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
注重从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人才。任何人才都要经过实践锻炼才能成长起来。技术创新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参与开发的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更是需要在实践中锻炼。
面向社会吸收招聘人才。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才流动量大。在人才市场上,企业可以招聘到大批优秀人才。但是,这对中小企业也有不利的地方。社会上通行的就业观念歧视中小企业,阻碍了高层次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中小企业开诚布公地与人才进行交流,另一方面需要在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大力支持。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三、
从我国和外国的实践经验来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可以按经营管理形态和技术应用范围划分成两大类,各类至少可以划分成四种模式,现分述如下:
按经营管理形态划分:(一)自主开发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基本依靠企业自己的力量来实现技术创新。它应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足够的资金,原则上在企业内部完成技术创新项目。一般来说,中型企业才有这种比较全面的条件。这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好处是易于保密,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保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且,自主开发有利于独占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不仅受到国内的法律保护,也受到国际法的保护,使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独享技术创新成果所带来的利润。
必须指出的是,企业要衡量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选择这种模式,如果企业自身的条件不・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42・2000年具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而硬要去实行,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二)联合开发型
这是在中小企业中采用得较多的一种模式。所谓联合,可以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联合,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也可以是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之间的联合。联合的原则是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企业与科研院所也有各自的优势。企业经济实力较强,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较强。正是中小型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各自优劣的多样性,给联合开发提供了基础。
联合开发型在共同选择了技术创新项目的前提下,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采用这种模式,双方的条件虽然都不具备自主开发的能力,但是联合起来以后,也许比自主开发型企业的优势更为强大。因此,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模式。但是,在联合开发中,双方一定要完善协议或合同,避免以后的利益纠纷。
(三)开放型,也可以称为社会开发型
所谓开放,指的是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能力很低,不能做到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最后依托社会力量来实现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发,包括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等,都靠社会力量来提供,企业牵头,实际上也处于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这种模式,不等于企业一无所有,企业总要有一项长处,社会开发力量才会向企业聚集。如企业或有资金,或有设备,或有市场,或有组织协调能力等等。这种模式看来简单,实际上要求企业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宽容性格,因为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多位开发者所共享,成果的利润要多方合理分割。企业不可能独占技术创新成果。但是,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小企业来说,这也许是最佳的模式选择。
(四)依托型,也可以称为技术转移型
这种模式,多被以生产配套零件的中小企业所采用。所谓依托,即依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是已经成熟的,或者是已在某个产业领域中使用过的,现在转移到某个企业,或者转移到另外一个产业领域。美国“硅谷”的形成,既有微电子技术创新的成果,也有大量的美国东海岸的技术转移,美国西海岸的“硅谷”正是得力于东海岸的技术转移,才使“硅谷”的微电子工业发展如虎添翼。我国5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形成,其中既有技术创新成果之功,也有技术转移之功。
严格讲,技术转移并不是技术创新,但技术转移中也有不少技术创新成果,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由甲地向乙地转移,由甲产业向乙产业转移,其中转移的动力就是组织与服务的创新,换句话说,是管理制度的创新,也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善于依托大企业的小企业,既从大企业的技术转移中实现了技术创新,又避免了可能的风险。
依托不能说是低层次的技术创新模式,相反,管理科学作为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范畴,它是管理制度的创新。在新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管理科学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不仅向管理科学渗透,甚至逐渐成为其核心。如果我国西部的企业能依托东部沿海企业,使东部沿海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向西部转移,西部的企业会发展更快,东、西部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
按技术应用范围划分
(一)产品主导型
所谓产品主导型,是以产品技术创新为主的一种模式。如移动电话的模拟技术到数字技第3期 何淳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模式 ・43・术;照相机的胶片感光技术到数字技术;机械控制的洗衣机到模糊技术控制的洗衣机等等。
人们常说的企业产品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就是以产品为主导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如何使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主题。
(二)设备主导型
所谓设备主导型,是以提高设备生产效率为主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我国的中小企业多数属于传统产业。在新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产业正在发生变化。产品本身可能变化不大,如肥皂、牙膏、啤酒、快餐面等等,但生产这些产品的设备已经日新月异。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肥皂、牙膏、啤酒、快餐面在过去不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它们都经历了由手工操作到半机械化、机械化乃至到今天的自动化。这些都是设备技术创新的良好事例。
设备主导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的,设备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之一,其科技含量已经越来越高,以设备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三)工艺主导型
所谓工艺主导型,是以工艺技术创新为主的一种模式。工艺技术一直是制约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壁垒,换言之,工艺技术创新在我国进展缓慢。
工艺技术创新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我们常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个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工艺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工艺主导型的技术创新模式在提高工艺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效率。
以人们最熟悉的皮鞋为例,传统的上线工艺由硫化取代以后,不仅密封、结实、防水,而且大大提高了工效。中小企业主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盈利,故工艺主导型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创新模式。
(四)材料、能源主导型
材料科学是高新科技之一。新材料的出现,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人类享受到了更多的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财富,已经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能源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消耗的能源,这与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有密切关系;二是产品的能源消耗,它决定了产品的性能。随着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新能源的开放,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生产设备的寿命得到延长。
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也引起了“绿色”的兴起。
企业把材料和能源的技术创新作为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生产工艺的突破口,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技术创新模式。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和区域技术创新系统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着重于加强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创新体系,从宏观上指导创新活动的开展;区域创新系统着重于优化区域内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区域间发展关系,把技术创新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培育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整个技术创新系统的动力和源泉。离开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和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就失・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44・2000年去了支撑的脊梁。反过来,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和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在宏观上指导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并在资金、技术、人才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的优劣。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和区域技术创新系统需要给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各种宏观指导和支持,在宏观上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完善有关中小企业的立法,通过法律扶持规范中小企业。目前,我国有关中小企业的法规还很不健全,中小企业的权益没有得到法律保护。通过立法可以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明确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发展中小企业的基本方针;明确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举措。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能够为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法律规范和保障。
成立专门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指导的行政部门。国家和地方中应该成立中小企业指导委员会(或称作中小企业协调局)。成立这样一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是研究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协调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各组织和机构的关系;帮助中小企业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帮助中小企业培训人才。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应当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引导、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地方应成立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成果。特别是要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关键技术,引导中小企业之间联合进行技术开发。
在财政上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当制定、完善有关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和财政补助制度。对坚持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可以适当地减免税费。应当规定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财政补助,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贷款。
改革金融机构,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国有大银行中应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办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国家还应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国有中小银行,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提供专项贷款。鼓励其他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积极参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中小企业多渠道筹资。
促进中小企业的人才开发。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成立中小企业人才交流中心,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固定的人才市场。定期举办大型的人才交流会,为中小企业与人才之间架设桥梁。改革和健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高等院校中开设与技术创新相关的课程,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为中小企业提供熟练的技术工人。
成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心。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较弱,缺乏稳定的信息来源渠道。信息服务中心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收集信息情报,帮助中小企业及时获得先进技术,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加快中小企业的企业制度改革。技术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企业制度的滞后会影响和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在中小企业中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成立中小企业协会。中小企业协会可以促进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它们之间的技术交流、人才交流和管理经验交流,可以避免技术创新项目的重复建设。协会可以联合中小企业合资成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会,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协会还有义务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做宣传,帮助吸引技术和资金。第3期 何淳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模式 ・45・
结束语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技术创新是一种通过技术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技术创新系统的一个分支,它既需要宏观上的支持,也需要微观上的调节。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还不成熟,不完善,需要在实践中研究探索,总结经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参考文献:
[1]成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M].广西:漓江出版社,1996年.
[2]郑贤操,陈文学,陈祖煌.国企改革:转轨与创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3]王建伟,张永成.知识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1999,(2).
TheCharacteristicsandPatterns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
ofMedium&Small-scaleEnterprises
HEChunkuan
(DepartmentofInfo.Management&Policy-makingScience,Univ.
ofS&TofChina,Hefei230026,China)
Abstract: Accordingtothenationalconditions,thisarticlediscussesthecharacteristicsandsuperioritiesofthetechnolongicalinnovationofmedium&small-scaleenterprises(TIMSE),fromwhichitsummarizesthepatternsofTIMSEandelaboratesonthefeaturesofdifferentpattern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IMSE,thearticlealsoexplainsthelegislation&policysupportwhichshouldbegivenforTIMSE,andpro-videssuggestionsofenlargingcapitalmergingchannelandestablishingmedium&small-scaleenterprisesasso-ciationinthelightofournationalconditions.
Keywords: technologicalinnovation; medium&small-scaleenterprises; characteristic; patter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